公元1644年,吴三桂投降清朝,并且在山海关大战之中击败李自成,被册封为平西王。之后便带领着八旗铁骑入关南下,横扫了长江南部地区的半壁江山。公元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进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而南明朝廷的最后一位皇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永历帝于昆明,南明灭亡。同年,吴三桂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吴三桂原为明朝辽东将领,自降清以来,屡次受到官职升迁与爵位封赏,但是每次封赏都几乎是以对南明作战的功勋而取得,而在手刃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之后,吴三桂也到达了权势的最高峰,不仅自己封疆裂土,自己的儿子吴应熊也成为了额驸,吴家显赫一时。
吴三桂杀死永历皇帝的时候,康熙是根本表不了态的。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皇帝朱由榔逃到缅甸曼德勒,被缅王收留。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国王于康熙元年,即1662年1月22日,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明朝皇统彻底灭亡;1662年6月1日,永历帝父子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弓弦勒死,终年40岁。
此时的康熙皇帝刚刚登基,并且仅仅只有八岁,朝中一切事务由四大辅政大臣——索尼、鳌拜、苏克沙哈和遏必隆协同处理,所以此时的康熙对于杀不杀永历皇帝的事情,根本不会表态。
吴三桂非常清楚,永历皇帝必须死,而这也是他必须要向朝廷纳的“投名状”。
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亡国之君和前朝统治家族能得到善终的,是屈指可数,除了秦始皇留下了六国的贵族,也就只有曹丕称帝后保全了汉献帝了,但是在取代前朝统治者之前,还是要象征性的效仿尧舜,做一下禅让的。
但是清朝取代明朝的情况又是非常特殊的,正统的明朝并不是由满清灭掉的,而是由李自成所灭,吴三桂投降满清,引清兵入关攻打李自成的理由也就是为崇祯报仇,这个时候只有除掉了所有的明朝朱姓皇室,才能让清朝对于明朝统治的继承具备传承性和正统性,所以永历皇帝是必须要死的,不管是被吴三桂杀死也好,还是真的能被押解回京也罢,终究摆脱不了亡国之君既定的命运。
但是,对于吴三桂而言,由他亲手处死永历皇帝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是吴三桂为了向朝廷表示自己同明朝断绝关系的决心。
纵观中国古代史,异姓的王爷一直就受到皇家统治者的忌惮,特别是手中握有兵权的异姓王,更是皇帝的心腹大患。不同于其他三位异姓王,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靖南王耿精忠,吴三桂是最晚的投降的,甚至可以说是“被迫”投降的,而吴三桂在投降前后也一再坚持,投降只是为了给崇祯报仇,并且也是打着给崇祯报仇的旗号引清兵入关,这样不得不让统治者怀疑吴三桂对于满清朝廷的忠心。
而吴三桂诛杀永历皇帝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示,自己同明朝的断绝了联系,对于大清是忠心耿耿,也让朝廷看到自己的忠心,进而能让朝廷放心,保住自己的爵位和荣华富贵,即便不考虑这些,自己的儿子都在北京当人质,也是要为自己的后代着想一下。
其次,吴三桂这么做必然背上“叛徒”的骂名,而这也是朝廷所希望看到的。
在传统的忠孝观念的影响下,汉族地区的百姓和士大夫阶层虽然表面上屈服于吴三桂的影响力,但是在内心,对于吴三桂“背主求荣”的行为必然是非常鄙视,诛杀永历皇帝,也让吴三桂彻彻底底的背上了“叛徒”“汉奸”的骂名。这样吴三桂将彻底失去南方民众的人心,也将自己放在了传统文化的对立面,即便吴三桂真的有二心,也不会得到支持,这一点也让清朝对于吴三桂放心了很多。而这也成为了吴三桂想朝廷纳的“投名状”。
再次,吴三桂杀掉永历皇帝,恰恰是朝廷所想要看到的,也算是朝廷“借刀杀人”。
如果是永历皇帝被押解北京,且不说千里迢迢,路上恐遭到意外而功亏一篑,更为重要的是,即便用永历皇帝到了北京,反而成为了清廷的一块“烫手山芋”,在“华夷之辨”和“朱明血统”面前,不管怎么处理,都会引起动荡。
而吴三桂率先动手,在昆明就将永历皇帝处死,可以说是帮助朝廷解决了一个大的难题,不仅除掉了南明朝廷最后的皇帝,铲除了南明皇室血脉,更为重要的是,并不是由满清朝廷自己动手,不会激发民族矛盾,也让自己统治的传承性和合法性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必将是对吴三桂非常的满意。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后宫佳丽如云,但能以“美”名垂青史者却寥寥无几。这些女子不仅以容貌惊艳时代,更以才情、气质与命运交织出独特的传奇。一、田秀英:才貌双...
田秀英 2025-09-22 朱用纯与朱元璋:跨越时空的朱氏血脉辨析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姓作为大姓之一,曾孕育出无数影响深远的家族与人物。其中,明太祖朱元璋与明末清初理学家朱用纯(号柏庐)的姓氏关联,常引发后人对其是否为同宗后...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22 权臣末路:李善长之死的历史真相与政治逻辑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初二,77岁的李善长跪在应天府刑场。这位曾被朱元璋比作“萧何”的开国第一功臣,此刻身着囚服,身后是妻女、弟侄等七十余口家眷。随着监...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09-19 乱世双雄的镜像人生:朱元璋与朱温的相似性与命运分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朱元璋与朱温这两位朱姓开国皇帝的人生轨迹犹如镜像般重叠,却又因关键抉择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他们同为底层逆袭的军事奇才,却在治国方略与家庭伦理中...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9 樊忠存在吗: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明朝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樊忠这个名字如同一颗流星,短暂而耀眼地划过土木堡之变的黑暗夜空。他怒锤王振的壮举,在后世文学、影视作品中被反复演绎,成为忠奸对立的经典符...
王振 2025-09-19 明朝太监曹化淳结局:忠臣蒙冤与历史正名的悲歌在明朝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曹化淳(1590年1月9日-1662年6月29日)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作为崇祯帝朱由检的近臣,他历经宦海沉浮,最终在清初以“被诬遗嘱...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9-19 清朝何以独善其身:破解宦官专权的制度密码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曾是东汉、唐、明三朝挥之不去的梦魇,魏忠贤、刘瑾等权宦的恶行更成为后世警示的典型。然而,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却创造了&quo...
刘瑾 魏忠贤 2025-09-18 寇白门辞世之谜:秦淮风月中的早逝传奇寇白门(1624年—约1669年),原名寇湄,字白门,作为“秦淮八艳”之一,她的一生如同一幅跌宕起伏的画卷,从世家娼门的少女到保国公朱国弼的夫人,再到重返秦淮歌...
寇白门 2025-09-18 黄子澄与黄香:跨越千年的宗族迷雾黄子澄(1350年—1402年)作为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要谋臣,因削藩政策引发靖难之役而名垂青史;黄香(约公元64年—122年)则是东汉时期以孝行闻名天下的...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18 李三才为何位列东林点将录榜首:一场政治符号的构建与历史记忆的博弈明末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为打压东林党,命亲信王绍徽仿照《水浒传》模式编纂《东林点将录》,将东林党骨干成员按“一百零八将”排序。在这份名单中,李三才被列为“托塔...
魏忠贤 启 2025-09-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