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阳羡派是什么?有哪些特色?这是清代前期词坛流派。开山作家是陈维崧,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简介
阳羡派是清初派,主要活动在顺治年间和康熙前期。此派的创始人是陈维崧,为江苏宜兴人,
而宜兴古称阳羡,故世称阳羡派。阳羡词人崇尚苏轼、辛弃疾,词风雄浑粗豪,悲慨健举,尤以陈维崧最为突出。当时在陈的周围还聚集了一批与之风格相近的词人,如曹贞吉、万树、蒋景祁等,相互唱和,一时颇具声势,为清词的中兴作出重要贡献。阳羡词派的余韵还波及后世,清中期的蒋士铨、洪亮吉、黄景仁等都受其影响。
创始人物
陈维崧学识鸿富,才气纵横,长调小令,都颇擅长。他使用过的词调,计四百六十种,创作的词达一千六百二十九首,外加补遗两百多首,总数超过一千八百首。
无论采用词调之多,还是创作词作之丰富,历代没有一个人能够赶得上他。他的词模仿苏轼和辛弃疾,风格尤其近于辛弃疾,高语豪歌,雄浑苍凉。过于前人之处尤在于,前人表现豪放的情怀,多用长调词;而陈维崧长短并用,且能在极短的小令中表现豪壮之情,而又使人不觉其粗率。
比如小令《好事近》:“我来怀古对西风,歇马小亭侧。惆怅共谁倾盖,只野花相识。”《点绛唇》:“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驿口,黄叶中原走”。“断壁崩岸,多少齐梁史。掀髯喜,笛声夜起,灯火瓜州市”。均能以寥寥数语便表现了开阔宏大而复杂的怀古情绪。
陈维崧的词虽然以豪放为主,但也能写出清真雅正、旖旎婉转的类似秦观、柳永风调的词,使人几乎怀疑不是出自于他之手。而在这种地方,正展现出作者的才力游刃有余,不为形式所限,具有多种风格。陈维崧的词以抒写身世、吊古感怀和赠送飘泊江湖艺人的作品较好。
如《贺新郎·纤夫词》,作者以同情人民的态度、雄厚的笔力,描绘了封建统治者在战争时期强虏船夫、破坏生产的暴行,写出了在无力反抗的高压环境下,丁男病妇忍痛告别、向神祈祷平安归家的惨状。《贺新郎·赠苏昆生》,则悲歌慷慨,借苏昆生的境遇,诉知己,哀沦落,寓故国之思,沉郁激宕。
由于陈维崧作品多,其中也有不少应酬之作和消极的内容,有的在技巧上失之粗豪,缺乏必要的含蓄,这些都是陈词的缺点。风格与陈维崧近似,同属于阳羡派的较有名的词人有任绳隗、徐喈凤、万树等。
陈维崧的词,数量很多。现存《湖海楼词》尚有1600多首,补遗200多首,总集1800首以上。风格豪迈奔放,接近宋代的苏、辛派。蒋景祁《陈检讨词钞序》说:“读先生之词者,以为苏、辛可,以为周、秦可,以为温、韦可,以为《左》、《国》、《史》、《汉》、唐、宋诸家之文亦可。……取裁非一体,造就非一诣,豪情艳趍,触绪纷起,而要皆含咀酝酿而后出。”虽嫌夸张,但陈维崧以豪放为主,兼有清真娴雅之作,是为事实。更难得的是陈维崧各体词都写得很出色。
廷焯《白雨斋词话》说:“国初词家,断以迦陵为巨擘。”“迦陵词气魄绝大,骨力绝遒,填词之富,古今无两”,《湖海楼词》最为可贵的,是能注意反映社会现实,如〔贺新郎〕《纤夫词》,写清兵征发10万民夫替战船拉纤,“列郡风驰雨骤“,使得“闾左骚然鸡狗“,还写到一民夫与“草间病妇“的“临歧诀绝“,情状凄惨。〔南乡子〕《江南杂咏》揭露官府对劳苦人民敲骨吸髓的罪恶:“户派门摊”,使卖屋纳税的农民“独宿牛车滴秋雨”,而官吏的凶恶却“如鬼”。
此外多写自己的怀才不遇及国家兴亡之感,如〔点绛唇〕《夜宿临洺驿》、〔醉落魄〕《咏鹰》、〔夜游宫〕《秋怀四首》、〔夏初临〕《本意》、〔沁园春〕《赠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题〈乌丝词〉韵》等,伤时感物,豪放苍凉。〔沁园春〕《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词,则把历史故实、眼前新事、画面景色,作者胸臆全都摄纳词中,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为:“情词兼胜,骨韵都高,几合苏、辛、周、姜为一手。”这说明陈维崧能将不同风格冶于一炉,而能抒写自如。
此外,〔念奴娇〕《读屈翁山诗有作》,雄奇壮阔,兼富情趣,〔唐多令〕《春暮半塘小泊》信手拈来,口语入词;也显示出他能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望江南〕、〔南乡子〕等组词,以清新笔调,写江南、河南的风光和社会生活;〔蝶恋花〕《六月词》写农民入城的情态;〔贺新郎〕《赠苏昆生》写艺人的遭遇,这些词又显示出陈维崧词题材广阔的特点。陈维崧词的缺点是有时倾泻过甚,一发无余,便缺余蕴。稍嫌轻率。
陈维崧亦能诗,其诗早年学习陈子龙,入清之后陈子龙殉国,转而学习吴伟业,也有一定成就,但成就不如其词与骈体文。他的骈体文,在清初亦是一大家,代表作品有《铜雀瓦赋》等。毛先舒为其赋作序,评为:“具龙跳虎卧之奇”,“得歌行顿挫之致”;毛际可作序,评为“言情则歌泣忽生,叙事则本末皆见。至于路尽思穷,忽开一境,如凿山,如坠壑……”。《与芝麓先生书》、《余鸿客金陵咏古诗序》、《苍梧词序》等,都写得跌宕悱恻,有很强的感染力。著作有《湖海楼诗文词全集》54卷,其中词占30卷。
在康熙朝的权力场中,索额图与佟国维犹如两座并峙的高峰,各自承载着家族荣耀与政治野心。若论“背景之硬”,二人皆出身满洲勋贵,家族血脉与皇室交织,但细究其根系与枝干...
康熙的儿子们 索额图 2025-06-30 查慎行:清初诗坛的孤光与历史褶皱中的文人标本在清初诗坛的星空下,查慎行如一颗孤星闪烁。这位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诗人,以万首诗篇镌刻时代印记,却在文字狱的阴影中活成惊弓之鸟。他的生平恰似一部微缩的清代...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7 佟国维与索尼:跨越满汉鸿沟的权力共谋者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佟国维与索尼的名字如双子星般闪耀。一位是出身汉军旗的“佟半朝”,一位是四朝元老的“辅政首臣”,看似分属不同阵营的两人,却在顺治遗诏制...
顺治为什么出家 索尼 2025-06-27 温僖贵妃丧葬之谜:清代后宫等级制度与政治博弈的缩影温僖贵妃(1671-1694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是康熙朝初期重要的后宫妃嫔。其父为清初开国名臣额亦都之孙遏必隆,姐姐为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作为康...
康熙的儿子们 孝昭仁皇后 2025-06-26 平定准噶尔:一场持续七十年的血色征服与人口灭绝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平定准噶尔之战堪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边疆战争之一。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乌兰布通之战的炮火轰鸣,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伊...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4 遗诏迷局:史学家为何质疑雍正继位合法性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于畅春园,四阿哥胤禛即位,次年改元雍正。然而,这场权力交接始终笼罩在疑云之中。从遗诏真伪到继位细节,从政治博...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6-23 胤祹:康熙皇子中的“逍遥王”,以淡泊书写皇室异数在康熙帝三十五子中,皇十二子胤祹以“与世无争”的姿态独树一帜。他历经康雍乾三朝,见证“九子夺嫡”的惨烈,却始终置身权力漩涡之外,以79岁高龄善终,成为清代皇子中...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3 索尼:康熙朝的忠臣之辩与权力密码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棋局中,赫舍里·索尼的名字始终与“权臣”“忠臣”的争议相伴。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元老,以首辅大臣之姿主导了少年康熙亲政的关键转折,却...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20 吴六一怎么变成图海了?——从虚构角色到历史人物的认知错位在清代历史叙事与影视创作的交织中,常出现一种特殊现象:虚构人物与真实历史人物被混淆,甚至在公众记忆中逐渐重叠。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虚构角色“吴六一”,便因姓名...
康熙的儿子们 图海 2025-06-18 孝庄临终遗旨:一场以爱为名的政治算计在《康熙王朝》的权谋叙事中,孝庄太后临终前对容妃的嘱托,成为改变容妃命运的转折点。这道看似“护佑太子”的懿旨,实则是孝庄在权力天平上的一次精密布局。当容妃因执行...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