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古代皇帝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开国皇帝往往被称为太祖,为什么有几位皇帝例外?
众所周知,古代开国皇帝往往被称为太祖,例如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等,似乎这是个规制。
然而中国但并非所有朝代都这样。例如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被称为隋文帝。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和讲究?这与中国古代的庙号、谥号制度有关。
这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仪式感满满的体现之一。
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它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当时商朝的庙号有三种:创基立业曰“太”(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宗武丁)、中兴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说祖乙)。
另外,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赋予“祖”或“宗”的称号。也即庙号带“祖”的是打江山、建立国家有功业的皇帝,庙号带“宗”的是治理天下、德行好的皇帝。一个是创业、一个是治业。
谥号,是指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例如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会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赋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往往只有一两个字精练概括。
同时,谥号具有“褒贬死者,劝勉生者”的意义。
例如明代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被朱元璋封爵诚意伯,因而被人称为刘诚意。明武宗时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也被人称为刘文成。
谥号制度始于西周。
周朝推翻商朝后,没有沿用庙号制度。因而周朝的所有皇帝都没有庙号,只有谥号。例如周文王、武王。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认为庙号和谥号的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是对先帝、先人的不尊重,因而将庙号和谥号制度一同废止。
所以后人只能称秦始皇、秦二世。
到汉朝时,逐渐恢复庙号制度。例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是太祖,正式称呼是“汉太祖高皇帝”。
但是司马迁在写《史记》时称刘邦为“高祖”。结果以讹传讹为“汉高祖刘邦”,流传至今。
从此,庙号制度一直沿用两千年之久,直至清代末年。例如我们常见的太祖、世祖、太宗、高宗、中宗、世宗、仁宗等。
中国古代的庙号、谥号制度,都有严格、系统的规定。
例如庙号,一般来说,“太祖、高祖”是指开国立业的皇帝,“太宗”是指发扬光大的皇帝,“世祖、圣祖、成祖”是指重新打了一次天下的皇帝。
拿明代来说,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因而被尊为太祖。朱元璋死后,儿子朱允炆继位,燕王朱棣则发动“靖难战役”,占领国都南京、即位,随后迁都北京。
朱棣死后,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而到嘉靖皇帝时期,则改朱棣的庙号为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如果以这一长串的谥号称呼他,很拗口,也容易出错,当然也可以称为明孝文帝。但是后世习惯称朱棣为成祖。这也是历史上罕见的庙号。
说回隋文帝杨坚。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在北周武帝时被封为随国公,后来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后,杨坚成为重臣,最终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建立隋朝。
显然,“官二代”杨坚是因为有了父亲杨忠的铺路、打下基础,才有机会称帝。
因而杨坚称帝后,追尊父亲杨忠为太祖、谥号武元。这体现了杨坚对父亲杨忠奠定基业的高度认可,客观反映了事实,也表现了杨坚的孝道。
到杨坚死后,庙号则为高祖,接近父亲的“太祖”。
开国皇帝这种追尊前辈为“太祖”情况,还有几例。
例如魏国开国皇帝曹丕追尊父亲曹操为太祖,自己为高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将爷爷李虎追尊为太祖,自己为高祖;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将父亲李克用追尊为太祖,自己为庄宗。
中国古代的谥法分为美谥、恶谥和悯谥三类,即具有褒、贬、同情中立的感情色彩。
杨坚的这个“文”谥,属于美谥,即具有褒扬之意。《逸周书·谥法解》解释道:“经维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也即带“文”的谥号具有六个方面的功德。
由此可见后人对杨坚的高度评价。
杨坚死后,杨广即位,死后庙号为世祖,评价挺高。后人给他的谥号多达三个:明、闵、炀。
显然,后人可以分别称呼杨坚、杨广为隋高祖、世祖。但是习惯称为文帝、炀帝。
到了清代,则以年号称呼皇帝。例如康熙、乾隆、咸丰皇帝等。其实他们也有庙号和谥号。
例如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死后庙号为世祖,谥号章皇帝。后世多次加谥号,至乾隆元年尊谥加至二十二个字: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因而他也被称为清世祖。如果以二十二个字谥号称呼他,很拗口,也容易出错,当然也可以称为清章帝。
与前代不同的是,清代每个皇帝的称呼,终生一般只用一个年号,因而人们就用年号称呼为“顺治”皇帝。
所以,对于古代皇帝,既可以称庙号,也可以称谥号,还可以称年号,主要看在于哪种场合,以及后人约定俗成的习惯。
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开创了大宋王朝,其雄才大略与政治智慧为后世称道。然而,这位铁血帝王的一生中,最柔软的情感始终系于一人——他的结...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8-07 朱元璋为何对江南首富沈万三痛下杀手?——权力、财富与政治博弈的深层逻辑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智慧回响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 明朝都察院:皇权下的监察利剑与制度困局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长河中,明朝都察院以其严密的体系、广泛的职权和深远的影响,成为封建专制时代监察体系的巅峰之作。作为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