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觉得,末路王朝还是很容易打的,那么元朝末年红巾军浩浩荡荡的北伐,为什么会失败呢?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元朝依靠成吉思汗的绝对武力,曾经一度统治了整个欧亚大陆,可是后来,元朝的朝廷就乱了。
因为他们的皇帝是选举制度,要经过贵族议会的选举,短短90年时间,元朝的皇帝就换了好几个世系。每次世系争位失败,都面对着极其惨烈的下场。
这一切都导致元朝政权内部极其不稳,也切实地威胁到了元朝的统治。
糟糕的等级制度
一个朝代之所以灭亡,大多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活不下去的人占了大多数,最后在这一大群活不下去的人当中,又出了几个胆子大的人。这群农民起义军汇合在一起,就灭亡了一个王朝。
元朝末年就是这种状况,在元朝,所有的人被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这四个等级有点像现在还在印度流行的种姓制度。在元朝的等级制度当中,人民的上升渠道被彻底封死,占社会极少数的人有了占社会绝大多数的财富。
这种制度毫无疑问是极其不健康的。在元朝末年,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终于,一群在黄河边上做苦工的贫苦人坐不住了。
他们弄了一个天生异象,试图说服百姓和他们一起造反。
后来,在元朝政权的一系列操作下,起义军迅速壮大。元朝朝廷的骚操作都有哪些呢?被派来的官兵不好好镇压起义军,反倒杀良冒功。
导致很多百姓都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元朝朝廷还加征赋税,弄得百姓更加活不下去了。
可是,就是这样一支起义队伍,却突然失败了。
起义军的失策
在游戏界曾经流传着一句话“屠龙勇士终成恶龙。是说一个人在反对完特权阶级之后,自己也会迷恋上成为特权阶级的滋味。
这一点用在起义军首领身上是特别合适的。在北伐军队走到开封的时候,起义军开始自满。他们认为这场起义一定能取得成功。所以,他们开始沉迷享乐,觉得自己是王朝新的主人,这群起义军首领开始做当初自己最痛恨的人所做的事情。
第二个原因也和元朝灭亡的原因差不多,那就是起义军内部派系太多,各自为政,早就不是一条心了。如果说在这之前,让起义军首领最为看重的事情是如何覆灭元朝,那么在这之后,起义军首领最看重的事情就是自己能从这场战争当中夺得多少利益。
他们开始担心利益,开始担心自己能否在这场起义当中有足够的蛋糕。
于是,大家都开始向对自己比较有利的方向前进,比如张士诚,他就接受了元朝的招安,再比如陈友谅和朱元璋,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再服从于刘福通了。
至于另一个农民起义军领袖韩山童,他很久前就去世了,更加管不了现在的情况了。
第三点是起义军的谋略问题,一般这种分成几路,齐头并进的队伍,背后都会有一个应急预案,比如,部队怎么协同工作,如果部队中有一路出现比较大的失败,那么应当如何处理。
可是起义军完全没有应急预案,导致最为出色的中路军在把元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其他两路军队却是大败,这样一来,起义军彻底失去了进攻元朝的能力。
“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灯火扬州路”这一次的起义军也是如此。起义军的北伐太过于草率,导致最后都没有足够稳固的后方,起义军断绝了自己的退路,最后也难免失败的命运。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起义军浩浩荡荡杀向开封城下的时候,部队实在太过于集中,虽然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壮大,可相对于元朝正规军来说,起义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一旦起义军在一个地方安营扎寨,那也就意味着元朝军队的机会来了。
因为正面打的话,起义军依然不是元朝军队的对手,这和后来明朝灭亡的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当时明朝李自成的军队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让大明王朝无可奈何,就是因为他们的机动性太强了。
按起了葫芦起了瓢,而且这些军队的头领也很识时务,一看打不过了马上投降,明朝军队碍于大义总不好对投降的军队做什么。再加上在关外还有清朝军队的时不时地侵略,最后明朝军队就败在了这样的东西夹击当中。
起义军一开始,能够有浩大的声势,也是在于他们能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元朝的军队疲于奔命,可是到了开封城下的时候,突然起身就失去了机动性。
因为那个时候的起义军头领的心思已经不在起义这件事情上,等于是还没有成功,他们就开始想着如何分享成功之后的利益。
原本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就这样失败了,而韩林儿也死在了朱元璋接他的船上。其实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动的手因为这个是时候朱元璋已经完全不是和红巾军一路的,他想要自立门户。
虽然说红巾军的北伐失败,可这并不意味着明元朝朝廷就取得了胜利。
恰恰相反,这只是天下起义军风起云涌的一个开始而已,后来很多人都因为不堪元朝朝廷的压迫,而最终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这些起义军到了后来又互相攻伐,最终朱元璋取得了大胜利,成了大明的开国皇帝。
元朝除了皇室之间争斗频繁以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统治疆域太过于广袤,统治疆域最广大的时候。元朝甚至一度统治了欧亚大陆。
这导致在元朝统治下的民族数迅速增长,也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再加上元朝朝廷自我感觉良好,始终不愿意直面民族问题,而且还把公民分成了三六九等,这样等于让民族问题进一步地尖锐化。
其实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死去多少都有一定的汉化痕迹因为这是维持统治所必需的牺牲,如果汉化的痕迹不够明显,很有可能到最后还是会被汉族的文化力量所吞没。
元朝朝廷起来也很害怕这样的事情,所以他们保证以前在南宋的统治下的人民分成了民族当中,最低的一等。
试图通过剥削和压迫,让他们屈服,可是这一切都起到了反效果,反而让起义军可以争取到的人数急剧扩大。
后来其实出发的时候,元朝朝廷的应对措施又不够聪明,他们居然不好好核实每位军官的功绩,任由他们杀良冒功。最后再次上演了一出官逼民反的悲剧,
可是起义军居然也没有抓住这么好的机会,随着胜利的到来,渐渐地起义军内部不再是铁板一块。每个人都各怀心事,最终才给了元朝朝廷各个击破的机会,在一次轰轰烈烈的北伐之后,起义军彻底落下了帷幕。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是蒙古帝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05 旭烈兀与伊利汗国:蒙古西征浪潮中的西亚霸业在13世纪中叶的欧亚大陆,蒙古铁骑的征服浪潮席卷东西。当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率军踏平波斯高原、摧毁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一场改变西亚历史进程的变革悄然酝酿。这...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04 野狐岭之战:金朝溃败的深层剖析1211年8月,蒙古与金朝在野狐岭展开了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决战。此役中,成吉思汗以10万蒙古铁骑大破金朝45万大军,金朝精锐尽失,从此一蹶不振。这场战役的失败,...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04 铁木真为何被称为“成吉思汗”:草原史诗中的权力密码1206年春,斡难河畔的九斿白纛在风中猎猎作响,铁木真端坐于金色马鞍之上,接受蒙古各部首领的顶礼膜拜。当“成吉思汗”的尊号响彻草原时,这个承载着多重寓意的称号,...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7-31 林丹汗:黄金家族最后的荣光与陨落在蒙古高原的苍茫历史中,"黄金家族"始终是权力与正统的象征。这个源自成吉思汗的孛儿只斤氏族,曾以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人类历...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7-29 成吉思汗的十三翼之战:草原争霸的转折与智慧公元1190年,蒙古高原的斡难河畔,一场改变草原格局的战争悄然爆发。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与札木合——这对曾结为“安达”(生死兄弟)的草原豪杰,因权力与利益...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7-16 札木合与成吉思汗:从生死兄弟到战场死敌的权力裂变在蒙古高原的苍茫草色中,札木合与成吉思汗(铁木真)曾是歃血为盟的“安答”(结义兄弟)。他们年少时互赠信物,青年时并肩征战,共同对抗蔑儿乞部夺回铁木真之妻孛儿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7-14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的分裂:四大汗国的形成与权力博弈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伐西夏的途中逝世,这位横扫欧亚的征服者未留下明确的汗位继承安排,仅以“库里勒台制”为权力交接埋下隐患。其死后,蒙古帝国并未如外界想象般迅...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7-02 古代军事三大天才:跨越时空的战术革命者在人类军事史的璀璨星河中,总有些名字如彗星般划破长夜,以超越时代的智慧重塑战争形态。中国历史上,孙武、韩信与成吉思汗三位军事天才,分别以思想家、战术家与征服者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韩信 2025-07-01 拖雷为何未建汗国:蒙古帝国权力博弈中的遗产悖论1227年成吉思汗逝世后,蒙古帝国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裂变为四大汗国。术赤系据有钦察草原,察合台系掌控河中绿洲,窝阔台系继承蒙古本土,唯独幼子拖雷家族仅获封地...
窝阔台怎么死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6-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