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首是《富春山居图》,这幅画的背后故事最多,最离奇,也最让人感到叹息。
这幅画的作者是元朝著名画家黄公望,在元朝统治之下的百姓被分为4个等级,身为汉人的黄公望排在第三等,也正因如此,他虽然才华横溢,但终其一生都不得施展,特别是他45岁做椽吏的时候,因为受到牵连而蒙冤入狱。
出狱之后的黄公望对元朝的统治彻底失望,于是他开始游历天下,但他的心情却依旧复杂。在他看来,一面是风景如画的大好河山,一面是亡国后的无奈和失落,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惆怅,所以他决定换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而这种方式就是绘画。
从此,《富春大岭图》、《天池石壁图》等一批优秀的作品在他的手中完成,而这些作品中让他最为喜欢的还是《富春大岭图》,但是他觉得此图不够完美,由于这幅画作只是局部展现了富春山的美景,而没有全貌景色囊入其中,于是在他晚年的时候,他决定创作一幅关于富春山的长篇画作。
富春山是浙江名山,前临富春江,山峰高峻挺拔颇有姿态,元末著名诗人周权曾这样赞叹富春山的美景:
“长啸登临,望不尽、海门修碧。”
公元1347年,已经79岁的黄公望开始创作《富春山居图》,此后经历三年的锤炼,这幅长约6余米的传世巨作终于完成,而黄公望也如释重负,他终于在有生之年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不过这幅堪称物华天宝的画作,也从此迎来了长达600多年坎坷而离奇的经历。
首先是在明朝成化年间,一位姓沈的书画家,千辛万苦才收藏了这幅画,不过好景不长,没多久这幅画就被人偷走,从此下落不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这幅画的踪迹。
到了明隆庆年间,这幅画才出现在一位书画家的手中,此后这幅画又辗转被几位书画大家收藏,最后被宜兴的一位名叫吴正志的收藏家视为传家宝来收藏。
到了清朝顺治年间,这幅画就传给了他的孙子吴洪裕,没想到的是,吴洪裕是一个画痴,他一生钟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还立下遗嘱,要求要焚烧此画来为自己陪葬。
公元1650年,吴洪裕去世之后,家里人尊重遗嘱,在烧完纸钱之后,就把这幅巨作投入到火盆之中,由于之前焚烧过纸钱因此火盆中的火势很大,所以当画被投入火盆的时候,立刻就开始燃烧。
就在此时,吴洪裕的侄子从人群里冲了进去,不顾生命危险一边从火盆里抢夺这幅画,一边大骂这是“丧尽天良”。然而可惜的是,这幅画却因此而撕成了两部分,并且都布满了被火烧的孔洞。
此后世人无不称赞吴洪裕的侄子,如果不是他,这幅传世巨作早就焚毁殆尽了。
在经历了焚画殉葬之后,这幅画被一分为二,前半段被命名“剩山图”。而后半段因为损坏比较严重,就被命名为“无用师卷”。
此后,前后两段分别被不同的人收藏,其中后半段被乾隆收入宫中,而前半段则流传到了浙江一位名叫沙孟海的收藏家的手中。
因为历史原因,收藏于皇宫之中的后半段辗转到了台湾,被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而前半段则被浙江博物馆收藏。
2011年,在两岸博物馆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两段画作在时隔361年之后合璧展出,在场的许多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些书画爱好者都喜极而泣,为这个伟大的时刻而感到开心。
而这幅画也终于可以向世人展现它的魅力,淡雅的墨色,疏密得当的山水树林,加上干湿并用的绘画手法,让画面极具变化,不愧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首。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觉得十大传世名画,为何这幅画可排在首位,难道不是《清明上河图》或者是《洛神赋图》排在首位吗?
其实十大传世名画并没有权威的排名,毕竟都是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顶级巅峰之作,怎么排名都觉得不妥。
但是在民间,许多的书画爱好者会根据自己心目中的喜好来进行排名,虽然上面提到的两幅名作名气很高,但在许多人的眼里,一位80岁的老人,能够凭借自己对于绘画的理解画出6米多的长卷画作,已经是一个奇迹。
而此画的技法和意境就更不用说了,这幅画被后世品评为“画中兰亭序”可见这幅画的珍贵之处,绝不亚于其他九幅画,所以这幅画才会被排在榜首。
虽然两段画作在短暂的合璧展出之后又再一次分开,回到了它们原来各自的博物馆,着实让人感到惋惜,不过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两段画最终会合二为一,永远的向世人展现它的风姿。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长河中,成吉思汗之孙拔都本有机会问鼎汗位,却主动将权力让予拖雷系宗王蒙哥。这一选择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是术赤家族在血统争议、地缘政治与利益权衡下的...
蒙哥的老婆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8 蒙古四杰之博尔忽:从孤儿到草原战神的不朽传奇在蒙古高原的苍茫风沙中,一位身披铁甲的将领单骑冲入乱军,将身负重伤的窝阔台救出险境。这位以命相搏的勇士,正是成吉思汗麾下“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作为蒙古帝国开...
窝阔台怎么死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0 成吉思汗算不算中国人:历史语境下的身份辨析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身份归属问题,因近代蒙古独立、民族国家观念兴起以及历史叙述的多元性,成为学界与公众长期争议的焦点。这一争议的本质,是历史人物与现代...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08 贾似道:历史夹缝中的复杂权相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原大地风雨飘摇。在这段动荡岁月中,贾似道以权相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其一生充满争议——既被《宋史》列入奸臣传,又因军事才能获忽必烈赞誉;既...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8-29 权谋与功勋的交响:木华黎与博尔术的权力天平在蒙古帝国的权力版图中,成吉思汗麾下的“四杰”(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始终是核心支柱。其中,木华黎与博尔术因功勋卓著、深受信任,常被置于比较的焦点。若...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丘处机与“杀戮”的虚实之辨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丘处机——这位金元之际的全真道宗师,常被贴上“一言止杀”的救世标签,却也因成吉思汗西征期间的血腥屠城,被部分极端观点指责为“间接害死百姓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刘秉忠与忽必烈“决裂”疑云: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文化抉择元朝初年,刘秉忠作为忽必烈的核心谋士,主导了元大都规划、国号“大元”的制定及典章制度设计,其地位堪比汉代萧何。然而,关于他与忽必烈“决裂”的传闻,始终是元史研究...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萧何 2025-08-26 伊利汗国的正确读音与历史溯源在探讨中亚与西亚历史时,“伊利汗国”这一名称常引发读音争议。这个由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于13世纪中叶建立的政权,其名称的准确读音不仅关乎历史认知,更折射出语言文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19 蒙古第三任大汗:孛儿只斤·贵由的权力之路与历史定位蒙古帝国的权力更迭始终与黄金家族的内部博弈紧密相连。作为成吉思汗之孙、窝阔台汗长子,孛儿只斤·贵由(1206—1248年)的继位过程充满戏剧性,其短暂统治更折射...
元定宗贵由评价 窝阔台怎么死的 2025-08-08 陈友谅与张士诚:乱世枭雄的实力较量与命运分野元末乱世,群雄并起,陈友谅与张士诚作为南方两大割据势力,均以抗元起家,最终却因战略选择与性格差异走向不同结局。一、军事能力:陈友谅的“巨舰铁骑”与张士诚的“守成...
张士诚 陈友谅 2025-08-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