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创建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1886年7月31日,李斯特因肺炎发作,在德国逝世,享年75岁。
总是与女人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李斯特,以“小提琴魔鬼”帕格尼尼为目标,勤学苦练,最终登上了“钢琴之王”的宝座。天生的美貌加上优雅的风度,尤其令女听众着魔。李斯特一生经历过几次恋爱,最为轰动的是他和玛丽·达古伯爵夫人以及和卡罗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的恋爱。而最为人们谈论的是李斯特决定与卡洛琳结婚的事情。
李斯特,他爱上了卡洛琳,是沙皇时期声名显赫的德裔公爵维特根斯坦的夫人。这位夫人比李斯特小8岁。1847年,这一年,李斯特36岁,到俄罗斯举办他的独奏音乐会,照例赢得掌声和女人的青眼,照例举办义演来捐助当地的慈善事业。在这次俄罗斯的义演中,居然有人花了贵宾席票价一百倍的一千卢布的价钱买了一张票。这消息让李斯特有些吃惊。这个人就是卡洛琳夫人。他们就这样认识了,李斯特对她一见钟情。
为什么?就因为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张义演的门票?显然不会这样简单。而这位家中光奴隶就有三万的贵夫人,为什么宁可被沙皇开除国籍、剥夺一切财产,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至死也要嫁给李斯特?李斯特和卡洛琳的爱情历经周折,一直耗到李斯特50岁生日时,本来已经被教皇允许和卡洛琳结婚了,却由于宗教和沙皇的原因还是没有结成婚。
漫长等待中的煎熬,一直熬到了李斯特的晚年,一直熬到了1886年,李斯特75岁,他们还是没能结成婚。这样的煎熬,让李斯特皈依了宗教,将这一分蚀骨的痛苦在宗教中抚平、碾碎,却依然没有放弃卡洛琳。李斯特死后不到半年,卡洛琳也病逝罗马,和李斯特共赴生死。李斯特说过:“我所有的欢乐都得自她。我所有的痛苦也总能在她那儿找到慰藉。”“无论我做了什么有益的事,都必须归功于我如此热望能用妻子这个甜蜜名字称呼她的卡洛琳·维特根斯坦公爵夫人。”
李斯特一生中的第一个真正的挫折来自他的初恋。他很不幸地爱上了他的钢琴学生--一个贵族的女儿,当时他俩都是十六岁。就在他们沉浸在幸福的憧憬之中时,那位贵族父亲粗暴地、干脆利落地终止了他们的交往。
年轻的李斯特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位早已赫赫有名的音乐天才,从不认为自己有不及他人之处,而此时他却突然发现,自己不过是个贫民出身的艺人而已,那道无形的阶级鸿沟无情地将他关在了幸福的大门外。少年李斯特在剧烈痛苦之中,做出了他的决定:献身于宗教。因为只有在上帝面前,才能人人平等。他的母亲反对这个决定(父亲刚刚去世不久),理由是他的性格不适合做一个神职人员。
但是李斯特很坚决,一时间他放弃了钢琴,整日埋头于《圣经》,或是狂热地在教堂祈祷,他在音乐界的销声匿迹使得一些人以为他突然去世了,甚至一本正经地在报纸上发了讣告。转机是由几个朋友带来的,他们拖他去听音乐会,又带他去巴黎著名的艺术沙龙里听名人讲演,这些方法的确有效,慢慢地,他内心深处郁积的痛苦不再那么沉重了。
这是发生在德国一个小城市里的故事:有一位姑娘要开音乐会,她在海报上说自己是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的学生。不料,就在音乐会的前一天,李斯特突然出现于姑娘面前。姑娘吓得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好半天才抽泣着诉说了自己艰苦的孤儿身世,冒称李斯特的学生完全是为了生计。她跪在李斯特面前,请求宽恕。“噢!原来是这样。”李斯特把姑娘扶起来,和蔼地对她说,“让我们来看看有没有可以补救的办法。”姑娘看李斯特这么和蔼可亲,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李斯特要她把晚间演奏的曲子弹一遍给他听,并且边听边给以指点。末了,李斯特爽快地说:“好了,晚上你大胆地上台演奏吧,你已经是我的学生了。为了证明这一点,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增加一个节目,是由你的老师——我,为我的学生演奏的。”第二天,音乐会如期举行。临近结束的时候,听众突然欢呼起来,原来,弹奏最后一支曲子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李斯特。
1831年,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李斯特已是名声沸扬的音乐家,而肖邦则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肖邦的才华深为赞赏。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那时候,在演奏钢琴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
李斯特坐在钢琴前面,当灯一熄灭,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琴声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观众看到舞台上坐着肖邦,大为惊愕。人们既为出现了一颗灿烂的钢琴演奏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荐艺术新秀的行为表示钦佩。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起看似寻常的帝王驾崩事件,却因赵高、李斯与胡亥的密谋,演变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位继承疑案。两千年来,&a...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13 蒙恬遗言:跨越时空的忠义共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逝于沙丘,一场由赵高、李斯合谋的阴谋随之展开。他们篡改遗诏,赐死长子扶苏,并囚禁名将蒙恬。这位曾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的将领,在...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03 沙丘之变:李斯为何舍弃女婿扶苏,选择胡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本是一场正常的权力交接,却因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的合谋,演变为一场颠覆帝国根基的政变。令人费解的是,作为...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30 权谋漩涡中的抉择:李斯为何舍扶苏而就胡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于沙丘。这场猝不及防的死亡,不仅终结了一个帝国的扩张野心,更将两位关键人物——丞相李斯与中车府令赵高,推入了权力博弈的漩...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扶苏继位:秦朝的另一种可能——从暴政崩塌到文治中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本应继承皇位的长子扶苏,却因赵高与李斯的篡改遗诏而含冤自尽。这场阴谋不仅终结了扶苏的政治生命,更将秦朝推向了...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从功臣到罪人:李斯如何亲手葬送秦朝与自己的历史声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在这场史诗般的征服中,李斯以《谏逐客书》力挽狂澜,以“书同文、车同轨”的制度设计奠定千年政治格局,...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历史假设:若扶苏继位,秦朝能否跳出“十五年而亡”的宿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沙丘平台病逝,遗诏本应由长子扶苏回咸阳继位,但赵高与李斯发动政变,矫诏赐死扶苏,拥立胡亥为帝。这场权力更迭成为秦朝速亡的导火索——短...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李斯:从帝国柱石到覆灭推手——秦朝崩溃中的权力博弈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兴衰轨迹始终与关键人物的抉择紧密相连。其中,丞相李斯的政治选择犹如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直接引发了秦廷权力结构的崩塌。这位曾...
李斯的儿子 2025-10-27 权谋漩涡中的抉择:李斯为何背弃女婿扶苏?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宫。随行的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与幼子胡亥联手,篡改遗诏逼死长子扶苏,改立胡亥为帝。这场政变不仅颠覆了秦朝的继承...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5 帝国双面镜:李斯从“千古一相”到“亡秦罪人”的撕裂人生公元前208年,咸阳市集的刑场上,年逾古稀的李斯被押上断头台。这位曾以《谏逐客书》挽救秦国命运、以郡县制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格局的帝国宰相,此刻却因“谋反”罪名...
李斯的儿子 2025-10-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