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主要战役有:广州之战、虎门之战、镇江之战、吴淞之战、浙东之战。
1、广州之战
清道光二十年(1840)夏,英国为打开中国贸易大门,借口清朝销毁鸦片,发动侵华战争。英军自广东沿海北犯,攻陷浙江定海后,在天津大沽口与清政府商定于广东举行谈判。十一月,钦差大臣琦善抵达广东,因英国全权代表义律(即C.埃利奥特)所提条件苛刻,清廷决定从各省调兵,准备武力抵抗。英军为迫使清方就范,率先向清军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进攻。
这两座炮台筑于虎门口东西两侧的山上,是虎门要塞的第一重门户。沙角炮台由副将陈连率兵600余人据守,大角炮台由千总黎志安率兵150余人守卫。十二月十五上午,英舰7艘、轮船4艘、舢板10余只,载英军1500余人,分左右支队,开始进攻。右支队以舰炮轰击沙角炮台正面,压制清军炮火,陆战队抄袭炮台侧后,抢占制高点,用野炮俯击。清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陈连壮烈牺牲,炮台失陷。大角炮台也被英军左支队占领。
2、虎门之战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2月英国舰队向广东虎门进逼。清军提督关天培向总督琦善请求增兵,琦善不允。23日英舰向虎门一带进攻。关天培率领所属部队固守横挡、永安、靖远、镇远各炮台。25日英军从横挡登陆,次日攻破各炮台,关天培在靖远炮台率兵抵抗,负伤数十处,仍与英军搏斗,英勇战死。虎门陷落后,英军侵入珠江。
3、镇江之战
1842年7月21日英军进犯镇江,英军在进犯镇江途中,每前进一步,均遭到了殊死抵抗。在圌山,遭炮台官兵的阻击,迫使英军延缓进犯的速度。7月21日,英军开始攻城,英军用炮火轰击北门、西门,城破后,镇江守军没有退却,在城楼上,清军用猛烈的炮火阻击攻城的英军,利用城垛为掩护,步步为营,与登上城楼的敌人肉搏,有的抱着英军一同跳下城去。
城破以后,在城内多处进行了激烈的巷战。在副都统海龄的指挥下,我1500名官兵,同仇敌忾,用土炮、鸟枪、大刀、长矛与拥有精良武器的7000名英军血战街巷,在每一寸土上与敌争夺。在四城门均被英军攻破后,海龄妻子为激励丈夫与敌血战到底,以及表示与城共存亡的决心,竟带着孙子一起跃入烈焰之中自尽。悲痛欲绝的海龄顾不得埋葬亲人,挥泪召集残部,要求全体将士“宁可战死沙场,也不在侵略者面前苟活”!海龄率部与英军“腾掷街巷”作殊死一战。在最后的关头,他下令部下将公文纸和木柴一起堆在他的周围,又亲手点火自焚,壮烈殉国。
城破发后,镇江百姓表现出了不屈的民族气节,尤其是妇女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有姓名可查的不愿受辱而自杀殉国的达140多人,其中和敌格斗被害的22人。
4、吴淞之战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6月13日英国军舰三十余艘侵入长江口,迫近吴淤。清两江总督牛鉴派人向英军求和,提督陈化成坚持抗战。16日拂晓英舰向吴淞炮台进攻。陈化成下令开炮,击伤英舰多艘。因牛鉴从宝山溃逃,英军登陆,陈化成孤军奋战,和所部官兵英勇战死。
5、浙东之战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内阁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三月将义律召回,改派璞鼎查为全权代表,继续扩大鸦片战争。七月初五,璞鼎查同海军司令巴加、陆军司令郭富率领舰队驶离香港北上,于八月初抵达舟山海面。26日侵占福建厦门、鼓浪屿后,除留少量兵力守据外,大部英军进窥浙东。1841年9月23日,英舰船31艘,载陆军2100余人,驶抵浙江舟山海面,企图重占定海。
定海位于舟山岛西南部,三面环山,南临大海,于1840年7月曾被英军占领。次年2月英军撤走后,清廷即令总兵郑国鸿、王锡朋、葛云飞率军5600余人进驻。三总兵积极备战,整训军队,并于城郊山岭加筑炮台土城,增设炮位,分段防守。9月28日,英炮兵占领城南大小五奎山岛,并构筑野炮工事。10月1日,英舰及岛上炮兵轰击定海前沿阵地,步兵分两路登陆:左纵队1500人进攻竹山门和晓峰岭;右纵队600人攻击城南土城。三总兵督部顽强抗击,相继阵亡,定海再陷。
英军再占定海后,继取镇海。镇海位于甬江海口,东濒江,北临海,招宝山雄踞城东北,与东岸的金鸡山相对峙,山上筑有炮台等工事,安炮157门,由钦差大臣裕谦统清军5000余人驻守。10日晨,英军在舰炮火力掩护下,分三路发起进攻中央纵队500余人从金鸡山麓登陆,左纵队1100余人绕金鸡山侧后登陆,实施两面夹击。清总兵谢朝恩率部1500人顽强抗击,大部阵亡,阵地失守。右纵队700余人则从招宝山登陆攻西岸,浙江提督余步云率军千余不战而逃。英军占领招宝山后,居高临下,俯击镇海城。裕谦督军千余誓死抵抗,战至下午,兵败城陷,裕谦自尽殉国。13日,英舰船8艘,载兵700余人溯甬江直犯宁波。余步云等弃城而逃,宁波亦陷。
1886年10月28日,纽约港哈德逊河口,一尊高达93米的青铜巨像在万众瞩目中揭幕。她身披古希腊风格长袍,头戴七道光芒冠冕,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紧握刻有“1776...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9-03 从绵宁到旻宁:帝王名讳背后的深意与传承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帝王的名讳不仅仅是简单的称呼,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政治意义以及家族期望。道光帝原名绵宁,后改名为旻宁,这一改变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着深刻...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8-26 林召棠:以诗言志,映照一生清廉与抱负在清代科举史上,林召棠作为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不仅以才华横溢的殿试答卷赢得道光皇帝的赞赏,更以一系列饱含深情的诗句,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与精神追求。这些诗句,或...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林召棠 2025-08-20 孝静成皇后家世考:从蒙古贵族到清宫显贵的百年跃迁在清朝后宫的权力版图中,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焦点——她既非科尔沁黄金家族后裔,亦非新帝生母,却凭借家族的百年经营与个人智慧,在道光、咸丰两...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8-15 道光帝旻宁:三十载风雨飘摇中的帝王岁月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作为清朝第八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其三十年的在位时间(1...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8-13 嘉道中衰:清朝盛极而衰的转折密码“嘉道中衰”是清史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指嘉庆、道光两朝(1796-1850年)清朝国力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清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多领域出现系统性...
嘉庆怎么死的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8-11 旻宁之后:奕詝承继大统与清朝末路的开端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即道光皇帝,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君主。他在位三十年,亲历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其统治时期的重大事件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奕詝 2025-08-05 道光皇帝的寿数:一位末代守成之君的生命刻度1850年2月25日,圆明园慎德堂内烛火摇曳,69岁的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在病榻上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位在位三十年的清朝君主,终其一生未能扭转王朝颓势,却以“节...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7-18 奕经大败英军: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战略溃败与历史反思奕经(1796-1853),作为道光帝侄子、乾隆帝曾孙,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中以"扬威将军"身份指挥的宁波...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7-04 穆彰阿“万全之策”考:晚清权臣的务实外交与政治投机道光年间,当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的炮声震动紫禁城时,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向道光帝进献了一纸“万全之策”。这份策略既非林则徐主张的“严禁鸦片、武力抵抗”,也非琦善倡导...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林则徐 2025-06-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