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旦,汉武帝刘彻之子,母李姬。元狩六年,被册封为燕王。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在封建王朝时期,出现了很多的皇帝。每一个皇帝在临终之前,都会选好自己的继承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国家,长久地延续下去。有的时候,如果在继承人方面,没有明确作出规定的话,那么后期就会发生很大的分歧。而这样的内乱有些会成功,有些直接导致了一个国家的灭亡。朱棣谋反和秦始皇临终之前下遗诏,就是两个非常鲜明的例子。
但是这两件事情收获的结果完全不同,而今天我们要讲的也是关于传位的问题。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刘彻这辈子有很多的贡献。他本身是一个很有热血,很有骨气的人。当时他的祖先都选择了通过求和的方式,去谋求自己国家的太平。但是等到了他这一代,就决定壮大自己国家的军队,通过武力解决这样的斗争。用实力说话,才能让对方永远都不欺负自己的国家。
前期他的祖先为他制造了很多的财富,当时的国库非常空虚。但是征兵打仗是需要花钱的,扩充自己的军队也是需要大笔的银子。就这样能征北伐的汉武帝渐渐没有了,所以军队实力开始逐渐下滑。而这样带来最直观的后果就是,几代人积累的财富瞬间没有了。所以在汉武帝死后,留下的是一个漏洞百出的帝国。
当初汉武帝有六个儿子,是由六个不同的妃子所生。而这些人的成就各有不同,按照传统是继承皇位的,应该是皇后为妇人所生的,大儿子叫做刘据。开始他也的确是太子,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当初的皇帝真的是十分看重这个大儿子。只不过后来因为巫蛊之事,他没有办法被逼出兵。而这相当于谋反的大罪,所以自然而然他的太子之位也被废除了。当时的汉武帝真的是异常失望。而太子因为这件事情最终上吊自杀了。从那之后,他对自己的每一个儿子都不信任。但是就算是这样的,也要考虑到底选谁成为下一个接班人。
最终他选定的是年仅六岁的刘弗陵,汉武帝也算是很有眼光。因为他是一个明君,但实际上,当时最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接班人并不是他,而是燕王刘旦。最后第六个儿子当中,太子最先上吊自杀,其他的几个孩子,早就已经因病去世了。所以到了晚年,应该就只有刘旦了。当时太子已经没有了,所以这些人全都是庶子。那么既然选太子的话,就应该选众多儿子当中,最优秀的。当时最优秀的,莫过于当时的燕王刘旦。只可惜当时的皇帝并不喜欢他,甚至说特别讨厌。
皇帝之所以特别讨厌这个人,是因为他在自己面前,毫无遮拦说自己对皇位十分忌惮。这就是为什么自己的父亲,特别讨厌这个儿子。他不懂得谦让,本来自己的父亲已经不信任任何的儿子了,所以他在四年当中没有立任何一个太子。其实本身汉武帝刘彻在坐上这个皇位的时候,也不是嫡长子。所以他不会将长幼之分看得那么重,只不过他还是不会将刘旦选为下一个接班人。本来两个人就长时间缺乏感情交流,再加上这个人就算很优秀,但是他却十分不懂得谦让。所以最终汉武帝才决定,立刘弗陵为下一任皇帝,还让霍光来扶持他。
但是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刘旦的耳朵里,对他来说真的是一个晴天霹雳。他不想要接受这样的事情,所以就起兵谋反。不过他并没有贸然行事,先是派兵到长安城内打听情况。事先派人去打探新继位的皇帝是谁,现如今多少岁?显然他对这个新继位的皇帝,有很多的不信任,甚至他还采取其他的方式,给霍光提出的建议。他本身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已识破他的诡计,所以为了断了他的非分之想,干脆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本来霍光是想要安抚他的情绪,所以就给了他很多的赏赐。但这样的事情反倒将刘旦惹怒了,他觉得自己本来就应该继承皇位,为什么是别人来赏赐我。心怀不满的她,最终决定联合其他各个王爷谋反,但是最终这场叛乱也没有成功,和他一起同盟的两个人被杀了,只有他还活着。当时念及他是皇亲国戚,所以就给予他一定的警告,告诉他不得再次谋反。
不过没过多长时间,他又决定谋朝篡位,当时是因为他看到一些宦官和霍光之间,发生了很严重的政治问题。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时机。而这些反抗霍光的人结成了同盟,决定选刘旦作为他们的指挥者。当时他们就想要挑拨皇帝与霍光之间的关系,刘弗陵本身年纪还小。他如果没有了霍光,那么他在朝廷当中的政权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但刘弗陵本身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他相信自己父亲的眼光,也相信霍光的为人。所以他并没有听信这些人的挑拨,反倒是将自己手中的权力,给了霍光。就这样,这些人的阴谋并没有得逞。
可是这些人并没有罢休,他们还是决定再次合谋。邀请霍光去家中参加家宴,在霍光来的路上将他劫杀,这样自己就可以废除刘弗陵。刘旦就可以成为新一任的皇帝了,这可惜这样愚笨的角色最终也是失败了。他和当时篡位的宦官都被抓到,刑部大牢当中被人乱棍打死。而刘旦发现自己做皇帝的事情彻底无望,所以决定跳河自尽,最终也是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其实刘旦本身也的确是很有才华,只可惜当初他并不懂得收敛,别看刘弗陵都是年纪较小,但是他为人十分正直,而且作为一个皇帝,他成为了一个十分贤明的君主。或者说,如果当年的刘弗陵在年长几岁的话,刘旦根本就没有机会谋朝篡位,以刘弗陵的才能,他很快就会将这个谋反的燕王,斩草除根。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以雷霆之势向朝鲜半岛发起远征。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不仅终结了卫满朝鲜的独立政权,更将汉朝疆域拓展至鸭绿江流域,在东亚历史上刻下深刻印记。...
刘彻 2025-09-17 王娡的三个女儿:命运交织的西汉公主群像作为汉景帝刘启的皇后,王娡以二婚之身入宫并诞下汉武帝刘彻的传奇经历广为人知。然而,她与汉景帝所生的三位公主——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其命运轨迹同样折射出...
王娡 刘彻 2025-09-10 汉武帝刘彻6子命运沉浮录汉武帝刘彻,这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雄主,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韬略,开拓了汉朝的广阔疆域,奠定了汉武盛世的辉煌基础。然而,他的6个儿子却各自有着截...
刘彻 2025-08-26 雄图霸业铸盛世:汉武帝时期的文明巅峰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基称帝,这个被后世称为“汉武帝”的少年君主,以雷霆之势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大一统”为标志的盛世。在位54年间,他通过政治集权...
刘彻 启 2025-07-18 汉武帝与王娡:母子情深背后的权力共生与情感羁绊汉武帝刘彻与生母王娡的关系,既包含传统宫廷中母凭子贵的权力纽带,又超越了简单的利益联结,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段复杂的情感传奇。从民间农妇到帝国皇后,王娡以非凡的政...
王娡 刘彻 2025-07-16 汉高祖与汉武帝:创业与守成的双重变奏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刘邦与刘彻这对祖孙的功业对比始终充满张力。一位以布衣之身终结秦末乱世,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一位以雄主之姿北击匈奴、南平百越,铸就“汉武盛世...
刘彻 刘邦 2025-07-15 汉武帝与李广利:宠信、功过与权力博弈在中国西汉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与外戚将领李广利的关系,堪称一部交织着宠信、功过与权力博弈的复杂史诗。李广利,这位因妹妹李夫人得宠而崛起的外戚将领,在汉武帝的...
刘彻 李广 2025-06-23 汉武帝与李夫人:一场跨越生死的帝王情谜在汉武帝刘彻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后宫佳丽如过江之鲫,唯有李夫人去世多年后仍让这位铁血帝王魂牵梦萦,甚至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的悼亡诗。这位出...
刘彻 李夫人 2025-06-20 石邑公主:汉武帝宫廷中的隐形人与历史尘埃中的幸存者在汉武帝刘彻的六位女儿中,石邑公主的名字如同被时光抹去的尘埃,在史籍中仅留下零星碎片。这位生卒年不详、生母存疑的公主,既无卫长公主“当利公主”的盐邑之富,也未像...
刘彻 2025-06-19 钩弋夫人与李夫人:汉武后宫双姝的绝代风华与命运沉浮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上,汉武帝刘彻的后宫堪称美女如云,但钩弋夫人与李夫人却以截然不同的传奇色彩脱颖而出。一个以“拳开玉钩”的奇事得宠,一个以“倾国倾城”的绝色闻名,...
刘彻 钩弋夫人 2025-06-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