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周世宗柴荣的详细介绍。
后周世宗,生于公元921年,去世于公元959年,是五代时期后周的第二位皇帝。他原本是邢州尧山柴家庄一位名门望族之子,后来家道中落投奔小姑姑柴氏,与小姑丈郭威一家生活在一起。
郭威从军入伍之后,柴荣跟随左右,一直是郭威的左膀右臂,随着郭威的升迁而动。他是郭威重要的辅佐,是最信任的下属。郭威后来推翻后汉,建立后周,柴荣以皇子的身份任职,后被封为晋王。郭威去世之后,柴荣依照郭威遗嘱继承后周皇位,成为后周世宗。
公元954年,郭威去世,柴荣继位。他一共在位六年,在公元959年北伐辽朝的时候去世,享年三十八岁,可以说是英年早逝。柴荣在位期间,改革军事,革除弊政,减少赋税,将后周带上了一个新高度。可惜的是他死的太早了,留给年幼的儿子一个猛虎环伺的局面,最终使得大周朝被宋太祖赵匡胤夺取。
柴荣是个知恩图报之人,被郭威夫妻两人收养为义子之后,一直忠心的辅佐郭威。郭威未曾参军之前,他外出经商,贩卖茶叶,就是为了贴补家用。等到后来郭威决定从军的时候,柴荣也跟随在郭威身边,弃商从军。在郭威从微末,走到后周皇帝的时间里。柴荣一直都是他忠心的属下,信任的亲人。
柴荣是一位非常有能力,有作为,有勇有谋的人。在他继位之前,因为一直跟随在郭威左右。所以大部分光辉,都因为郭威的存在而被掩盖。等到郭威去世之后,柴荣继承皇位,他的才能才清清楚楚的显示出来。
在位期间,柴荣清吏治,选人才,均定田赋,整顿禁军,限制佛教,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还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佚书,雕刻古籍,大兴文教,为后周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他的带领下,后周一派清明平和的景象,百姓富庶安乐,中原逐渐恢复。
不同于大部分帝王的独断专行,柴荣是一个虚心纳谏的帝王。他有着广阔的胸怀,接受臣子的建议和批评。甚至在治理国家大事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这个国家,将国家发展的越发强盛,他还会主动向臣子寻求建议。
他曾经点名让二十多位翰林学士,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两篇命题文章。只看这两篇文章就可以知道,柴荣想要的不是空谈的文章,而是要有实际内容的东西。有些人会说,空话谁不会说啊!但是柴荣却不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他是真的在虚心求教。后来他就采用了大臣王朴《平边策》中“先易后难”的主张,以此制定统一大计,付诸实践。
后周世宗英年早逝,去世的时候只有三十八岁。许多人就说,可能是柴荣做了太多天理不容的事情,于是才有了这个惨烈结局。一将功成万骨枯,征战四方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并不是说他造下了太多杀孽,他们最主要想说的其实是柴荣的灭佛运动。
中国历史上有四次“禁佛”事件,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禁佛、北周武帝宇文邕禁佛、唐武宗李炎以及后周周世宗柴荣禁佛,被后人统称为“三武一宗”四次“灭佛”。许多人就说,是柴荣对佛祖不敬,所以才结局凄惨。
中国的佛教,从一定程度上被政治所运用。当统治者希望佛教来帮他束缚子民的时候,就大力倡导佛教,不抑制佛教的发展。但是当佛教损害统治阶层利益的时候,自然就会受到打压。
柴荣之所以会推行灭佛运动,是因为那个时候佛教僧尼不事生产却广占良田。“私度僧尼,日增猥杂,创修寺院,渐至繁多……宜举旧章,以革前弊……诸道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抑停废。”在这样的情形下,开始了灭佛运动。但是个人而言,灭佛抑制土地兼并,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尽管如此,后世人对后周世宗的评价仍然十分之高。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就曾经对柴荣不吝赞美道:“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王环以不降受赏,刘仁赡以坚守蒙褒,严续以尽忠获存,蜀兵以反覆就诛,冯道以失节被弃,张美以私恩见疏。江南未服,则亲犯矢石,期于必克,既服,则爱之如子,推诚尽言,为之远虑。其宏规大度,岂得与庄宗同日语哉!《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又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世宗近之矣!”
西周初年,周天子将镐京周边千里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建立晋、卫、鲁等诸侯国;三百年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任免官员。这两场跨...
秦始皇陵 2025-07-31 柴荣:五代乱世中闪耀的明君之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五代十国是一个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就在这黑暗的时代里,后周世宗柴荣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军事智...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31 秦朝甘罗之死:少年天才的陨落与历史迷雾在中国历史上,甘罗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少年政治家。他十二岁便以惊人的智慧完成重大外交使命,被秦始皇封为上卿,其事迹被载入《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然而,这位天才...
秦始皇陵 2025-07-30 嬴政摔孩子:历史迷雾中的真实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秦始皇嬴政的形象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而复杂的面纱。其中,“嬴政摔死母亲赵姬与嫪毐所生两个孩子”的传闻,更是成为后世探讨其性格、权力观与家庭伦理...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07-29 秦驰道:大一统王朝的交通动脉与文明纽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完成对六国的征服,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王朝。面对幅员辽阔的疆域,如何实现“车同轨、书同文”的治理理想?秦朝以驰道网络为答案...
秦始皇陵 2025-07-28 和氏璧:价值几何?一场跨越千年的价值追问“和氏璧”三个字,自春秋战国时期便镌刻进中华文明的基因。从卞和献玉的悲壮传说,到“完璧归赵”的惊心动魄,再到秦始皇以之铸传国玉玺的帝王执念,这件玉器早已超越物质...
秦始皇陵 卞和 2025-07-28 书同文:从秦始皇到吕应利——跨越两千年的文字统一追求“书同文”作为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文字的统一促进文化认同与国家治理。这一理念贯穿中国历史两千余年,从秦始皇的强制性文字改革到当代学...
秦始皇陵 2025-07-25 秦始皇是否洞悉赵高:权力棋局中的信任与盲点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中车府令赵高扣押遗诏,与丞相李斯合谋篡改传位文书,将胡亥扶上帝位。这场震惊历史的沙丘之变,暴露出秦始皇晚年对...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7-25 血色邯郸:秦始皇灭赵屠城背后的历史真相与人性拷问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一场惨绝人寰的屠城在燕赵大地上演。这场屠杀不仅标志着赵国的彻底覆灭,更成为秦始皇统一战争中最为血腥的注脚。当历史的车轮碾过...
秦始皇陵 2025-07-24 法家的最高境界:在规则中构建秩序的终极形态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先秦时期最具实践性的政治哲学,其核心主张“以法治国”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两千余年的制度设计。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法家思想始终以“规则至上”...
秦始皇陵 商鞅 2025-07-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