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允炆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史书中记载,明太祖大约有26个儿子。 朱元璋的皇位没有传给他的儿子,直接传给了孙子朱允炆,朱允炆是不是靠爷爷朱元璋才当上皇帝的呢?
朱元璋决定在继承制度上树个朱家的好榜样
朱元璋,是历史上出名的草根皇帝。尽管他当了皇帝后,杀死了很多的建国功臣,遭到了很多历史学家和后人的垢病。
但是,他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拯救了汉民族,统一了中国。这是他在历史的长河里,最耀眼的一笔!
1368年,卓越的军事家朱元璋,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即明太祖。
当了皇帝的朱元璋,没有躲在皇宫里莺歌燕舞!因为他知道:创业难,守业更难!胸怀韬略的朱元璋,一心投入到了国家的建设中去。
经过各种形式的改进与努力,从中央到地方,从朝廷的大臣到种田的农民,都得到了休养生息,生产力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出现了历史上洪武之治的安乐局面,为三百年的大明江山打下了基础!
在中国的历史上,为争夺皇位,手足相残,骨肉相杀的例子实在是不少。这位卓越的军事家,经过深谋远虑,决定为大明皇位的合法继承制度,树立一个规范的典型。希望杜绝朱家的子孙,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血腥纷争!
1368年2月,朱元璋为大明王朝定下皇位继承的传统,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皇太子,正式确立朱标为接班人。
因为,朱标是他的长子。
其实,在朱元璋的26个儿子当中,朱标并不是父亲心目中的最佳太子候选人。
老大朱标性格温和,与善战的朱元璋却并不是同一类型的人。而老四朱棣却继承了他的血性,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
但是,为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利益,朱元璋还是放弃了老四朱棣。朱棣,就是后来历史上的明成祖。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生的儿子,也是朱元璋的第一儿子。
朱标出生的时候,父亲正在外面打仗。得到喜报后的朱元璋非常兴奋,对自己的这个长子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所以,朱标从小时候起,就得到了父亲多方面的培养。而且,这种培养,完全是按照皇家接班人的标准来进行的。
1367年,13岁的朱标赴临濠祭拜祖墓。临行前,朱元璋教导说:
"你生长富贵,习于安乐。外出,沿途浏览,可以知道鞍马勤劳,要好好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到老家后,要认真访求父老,以知我创业的不易。"
聪颖的朱标在父亲的栽培下很受教,同时也学习了很多儒家学说。所以,他的个性仁慈宽厚。
1368年正月,朱元璋立朱标为皇太子,正式确立朱标的太子之位。
1371年四月,太子朱标大婚。随后,长子朱雄英,次子朱允炆相继出生。
在朱标22岁的时候,朱元璋逐步让朱标参与学习并处理政事,"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这个,其实相当于朱元璋放权,让太子朱标慢慢开始监国。
从这些,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出,朱标成为下一个皇帝,已经是铁板定钉的事实了!
人生的旅途,总有些意外。1392年4月,盛年的朱标视察陕西回京后不久,因病逝世,时年39岁。65岁的老皇帝朱元璋悲伤地哭泣:
“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死,命也!”
是的,正如老皇帝所言,是命,朱标没有当皇帝的命。
英年的太子突然离去,皇位该谁来继承?这个问题又成了个大问题。
朝中的大臣讨论了又讨论,朱元璋也困扰了好久!他又想起了自己的老四燕王朱棣。
纵观自己的26个儿子,无论是才智,还是上场打仗,还是个性,朱棣是最接近君王的标准的。在朱元璋对子女的多种方式的教育中,成长中的朱棣也很受教。
当朱棣接受父亲的安排,到北方当藩王后,他利用自己在宫廷学到的知识,把自己的地域管理并发展得非常好。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切都显示,朱棣是当太子的最佳人选!
《明太祖实录》中有记录, 朱元璋想立朱棣为太子, 翰林院的刘三吾当面提出了异义! 只因为朱棣是老四,就算老四有才能,直接越过了其他兄弟当太子,那么老二,老三,又会怎么想呢?
一句话击中了问题的核心!老皇帝无言以对。
这个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沉默了许久。他知道,如果真把老四朱棣立为了太子,恐怕麻烦会一大堆。更为重要的是,在皇位继承的问题上还开了个不规范的先例。
哎呀,这皇帝也不是万能的!
在榜样与祖制的面前,朱元璋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实行嫡长子的继承制。
在父亲朱标去世的当年,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
其实,朱允炆也不是朱标的长子,他的上面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朱雄英。可惜的是,朱雄英没有长大成人,在8岁的时候就夭折了。
朱允炆,在个性上有点像他的父亲朱标。小时候就熟读儒家经书,性情温文尔雅。
在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后,朱元璋加紧了对他的栽培,甚至包括诛杀了一些善于带兵打仗的功臣。在朱元璋建国和治国期间,发生了战乱和屠杀。
从某个角度来说,大明朝在现阶段,需要一位个性宽厚仁者的领导人,让百姓真正的安居乐业。
朱允炆,是最佳人选,而且符合皇位的继承制度。
1398年6月24日,忙碌了一生的朱元璋在应天皇宫离世,遗诏命朱允炆继位。临终前,朱元璋嘱咐驸马梅殷辅佐朱允炆。
几天之后,年轻的朱允炆在南京即位,年号建文,后世称之建文帝。
朱允炆能当上皇帝,当然是依靠了爷爷朱元璋。
可是,如果父亲朱标不早逝,如果哥哥朱雄英不夭折,朱允炆只怕与皇帝无缘!所以,朱允炆能当上皇帝,与他的人生的运气也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黄子澄与黄香:跨越千年的宗族迷雾黄子澄(1350年—1402年)作为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要谋臣,因削藩政策引发靖难之役而名垂青史;黄香(约公元64年—122年)则是东汉时期以孝行闻名天下的...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18 黄子澄的四个女儿:靖难之役下的血色人生靖难之役是明朝初年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皇权争夺战,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更将无数忠臣良将及其家族拖入深渊。黄子澄作为建文帝削藩政策的核心推动者,其...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05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 徐辉祖为什么不帮朱棣:忠义、伦理与政治的抉择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在群臣纷纷跪迎新君的场景中,唯有魏国公徐辉祖独守父亲徐达的祠堂,拒不承认朱棣的帝位。这位朱棣的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13 靖难烽火:朱棣与朱允炆的皇权生死局1399年的北平城头,寒风卷过燕王府的琉璃瓦,朱棣凝视着南方——那里,新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正以雷霆之势推进削藩政策。这场叔侄间的权力博弈,最终演变为中国历史上著...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7-10 靖难之役:百万生灵涂炭的皇权更迭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初朱棣与朱允炆争夺皇位的战争。这场持续四年的内战,不仅改写了明朝的政治格局,更造成空前的人口损失。据历史学家估算,战争直接及...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6-23 徐妙云与朱允炆:历史迷雾中的伦理悖论与真相追寻在明朝开国初年的权力棋局中,一段关于徐妙云与朱允炆的荒唐传闻,如同幽灵般在民间野史与现代影视剧中游荡。这位被后世称为“仁孝皇后”的徐氏,与建文帝朱允炆之间,是否...
朱允炆下落 2025-06-12 建文帝削藩:朱允炆与叔叔们的血腥博弈在明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建文帝朱允炆与藩王叔叔们的较量堪称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悲剧。这位年轻的天子为巩固皇权,对叔辈藩王展开铁腕削藩,最终引发靖难之役,导致多位叔...
朱允炆下落 2025-06-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