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每一位开国皇帝的背后也有着数不清的人命,特别是功臣,最容易没命。所以李善长问刘伯温朱元璋会先除掉谁?那么刘伯温是怎么回答的?
朱元璋的所作所为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中,朱元璋是一位出了名的心狠手辣的开国皇帝,他从一介平民开创了大明王朝,但由于史书中记载朱元璋在建立了明朝后处决了很多开国功臣,朱元璋在我国历史中的口碑并不是很好。
朱元璋幼时家中贫穷,曾经在给地主家放牛,为了生计还进入皇觉寺中成为了和尚,做了和尚后的他四处云游化斋,逐渐增长了见识。也是在这段云游中,朱元璋见到了全国上下百姓艰难的生活,也看到了很多揭竿而起的起义军。
后来,朱元璋投入到了郭子兴的帐下,加入了他的起义军,一起反抗元朝的统治。朱元璋逐渐显露出他过人的才智,作战英勇又机智灵活。
朱元璋在军中精明能干,很快便在军中得到了很多拥护。他在军中逐渐发展起来了自己的势力。后来,在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被小明王韩林儿任命为左副元帅。
这个官职与当时朱元璋的能力和声望并不相匹配,他其实本来也不愿屈居于小明王韩林儿之下,但当时韩林儿在南方的白莲会势力很大,朱元璋为了可以借到韩宋的威势,便只能听从小明王韩林儿的要求。
为了可以借用到韩宋势力的威慑力,他还以龙凤纪念号令军队。朱元璋在名义上追随韩林儿,实际上是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浙西韬光养晦暗中发展。
虽然朱元璋在表面名义上成为了小明王韩林儿的臣子,但在朱元璋心中,他在利用韩林儿,不仅利用到了韩林儿的威慑力,还可以利用韩林儿成为自己的挡箭牌,让他可以躲在韩林儿的背后韬光养晦,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韩林儿的势力发展
韩林儿的父亲是韩山童,韩山童在元朝末年伙同一帮友人建立了白莲教,他们对外称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计划以此为由头起兵反元。
很快事情败露,他的同伙刘福通等人迅速逃离并起兵,韩山童却被元朝的官兵抓获并判处了死刑。刘福通带领着他手下的起义军迅速发展起来。
这样过了几年,刘福通等人势力发展起来后,便开始不断地寻找韩林儿,找到韩林儿后,迅速把他护送到毫州,韩林儿在这些人的拥护下在毫州称帝,成为了小明王。
虽然韩林儿在这个政权中看起来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天子”,但是这些人的起义斗争确实给了当时的元朝很重的打击。红巾军在气数已尽的元朝军队面前,几乎可以做到战无不胜,元朝军队节节败退,很多城池被红巾军占领。
随着红巾军发展得越来越壮大,能力平庸的韩林儿逐渐无法掌控红巾军。由于红巾军中大部分都是当时社会上的穷途末路之徒,他们攻占城池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论是韩林儿还是刘福通,都无法控制红巾军的所作所为。
尽管红巾军所到之处战无不胜,但是根本没有能力管理好攻占下的城池,大多城池在攻占下来之后不久便会被元军夺回。在这样的局势下,红巾军虽然气势很足,在长时间的攻守之中却不能与元军抗衡。
没过几年,红巾军的几位大将均被元军一一击破。韩林儿和他身边的几个红巾军的元老被击溃后更是四散溃逃,刘福通被元军大败后逃回安丰,王士诚、田丰等人均被王保保带兵杀死,陈揉则是被元军押解回京等候处决。
韩林儿一时之间势力大减。张士诚曾经的手下吕珍此时却包围了安丰城内的刘福通和韩林儿,无奈之下,刘福通只能派人前去向朱元璋求助。
朱元璋帐下的谋士刘伯温曾劝阻,认为此时不该出兵,不然若是出兵救出了韩林儿,日后韩林儿如何安置是一个大问题。
朱元璋认为如果没有前去救助,任由安丰被攻破,那么张士诚阵营的势力就会变得更大,日后会不好控制。于是朱元璋亲自带兵出征,击败吕珍的大军后,救出了被困在安丰城内的韩林儿。
韩林儿的处境
朱元璋救出韩林儿后,一开始本打算直接将韩林儿安置在应天府,同时在中书省为韩林儿设下御座。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知道朱元璋的这个打算后,直接对朱元璋说,他韩林儿不过是个小牧童,拜他做什么,同时跟朱元璋讲了“天命”的事。
朱元璋听了后,反复思考了一番,觉得将韩林儿接入应天府一事确实考虑欠妥,不利于日后的发展。便先将他安置在了滁州,同时将韩林儿身边的侍从全部换掉,表面上看起来对韩林儿的待遇非常好。
此时的朱元璋在名义上仍然是韩林儿的手下,但朱元璋和他身边的追随者都知道,他的志向绝不是居于他人之下做个臣子。相传刘善长曾经在朱元璋登基之前询问过刘伯温,问他知不知道朱元璋在登上皇位之前会杀了谁。
刘伯温答道:韩林儿。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刘伯温所说,没过一段时间,韩林儿就死于了江中。
相传当时是朱元璋派了廖永忠去将韩林儿迎回应天,在赶水路的时候船沉在了江中。韩林儿死后的第二年,朱元璋便更改了国号,派出大军平定中原。
从韩林儿和朱元璋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时候我们确实会因为运气或其他因素得到一些超出了我们自己能力掌控范围以内的东西,但是一时的好运可以靠运气,一直想要好运的话就要靠实力。
如果实力一直无法驾驭我们所拥有的东西,那结局一定是失去。
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 明朝都察院:皇权下的监察利剑与制度困局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长河中,明朝都察院以其严密的体系、广泛的职权和深远的影响,成为封建专制时代监察体系的巅峰之作。作为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9 朱元璋文字狱: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文字狱犹如一道道阴霾,笼罩着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为专制统治者钳制思想、维护权威的残酷工具。朱元璋,这位从草根崛起的大明开国皇帝,其...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8 马皇后为何未救刘伯温:历史迷雾中的权力与人情博弈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马皇后常以“贤后”形象出现,其智救宋濂、巧劝朱元璋的典故广为流传。然而,当刘伯温深陷胡惟庸构陷的漩涡时,这位以仁慈著称的皇后却未出手相救。这一...
朱元璋多少岁 马皇后 2025-07-08 宝庆公主:大明皇室最明亮的珍珠,却难逃政治婚姻的枷锁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紫禁城坤宁宫传来一声婴啼。六十八岁的朱元璋抱着襁褓中的幼女,这个老皇帝不会想到,自己最小的孩子将成为明朝最特殊的公主——她既是朱元璋...
朱元璋多少岁 宝庆公主 2025-07-03 曾秉正:明朝言官的悲剧与士大夫的生存困境在明朝初年的政治舞台上,曾秉正的名字与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剧紧密相连。这位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官员,因触怒明太祖朱元璋而遭“腐刑”处罚。然而,若将这段历史简化为“曾秉正...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1 朱棣晚年顿悟:朱元璋之死的真相与皇权更迭的隐秘逻辑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七日后,皇太孙朱允炆仓促即位,改元建文。这场权力交接的异常速度,在二十四年后因燕王朱棣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6-27 安庆公主:朱元璋爱女身后谜团——十六年婚姻是否留有子嗣?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十六位公主中,安庆公主的命运堪称最具戏剧性。作为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嫡次女,她因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驸马走私案被载入史册,而其与驸马欧阳...
朱元璋多少岁 马皇后 2025-06-20 卫所兵役制:明代军事基石的兴衰密码在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史上,明代卫所兵役制以其独特的“兵农合一”模式占据重要地位。这项由明太祖朱元璋创立的制度,既是对隋唐府兵制的继承,更是对元代军事体制的革新,其...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6-20 楚方玉之死:皇权碾压下的才女悲剧在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的虚构叙事中,江南才女楚方玉的命运如流星陨落,她与朱元璋的恩怨纠葛,成为皇权与文人精神碰撞的缩影。这个被艺术加工的故事,虽非真实历史,...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6-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