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每一位开国皇帝的背后也有着数不清的人命,特别是功臣,最容易没命。所以李善长问刘伯温朱元璋会先除掉谁?那么刘伯温是怎么回答的?
朱元璋的所作所为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中,朱元璋是一位出了名的心狠手辣的开国皇帝,他从一介平民开创了大明王朝,但由于史书中记载朱元璋在建立了明朝后处决了很多开国功臣,朱元璋在我国历史中的口碑并不是很好。
朱元璋幼时家中贫穷,曾经在给地主家放牛,为了生计还进入皇觉寺中成为了和尚,做了和尚后的他四处云游化斋,逐渐增长了见识。也是在这段云游中,朱元璋见到了全国上下百姓艰难的生活,也看到了很多揭竿而起的起义军。
后来,朱元璋投入到了郭子兴的帐下,加入了他的起义军,一起反抗元朝的统治。朱元璋逐渐显露出他过人的才智,作战英勇又机智灵活。
朱元璋在军中精明能干,很快便在军中得到了很多拥护。他在军中逐渐发展起来了自己的势力。后来,在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被小明王韩林儿任命为左副元帅。
这个官职与当时朱元璋的能力和声望并不相匹配,他其实本来也不愿屈居于小明王韩林儿之下,但当时韩林儿在南方的白莲会势力很大,朱元璋为了可以借到韩宋的威势,便只能听从小明王韩林儿的要求。
为了可以借用到韩宋势力的威慑力,他还以龙凤纪念号令军队。朱元璋在名义上追随韩林儿,实际上是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浙西韬光养晦暗中发展。
虽然朱元璋在表面名义上成为了小明王韩林儿的臣子,但在朱元璋心中,他在利用韩林儿,不仅利用到了韩林儿的威慑力,还可以利用韩林儿成为自己的挡箭牌,让他可以躲在韩林儿的背后韬光养晦,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韩林儿的势力发展
韩林儿的父亲是韩山童,韩山童在元朝末年伙同一帮友人建立了白莲教,他们对外称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计划以此为由头起兵反元。
很快事情败露,他的同伙刘福通等人迅速逃离并起兵,韩山童却被元朝的官兵抓获并判处了死刑。刘福通带领着他手下的起义军迅速发展起来。
这样过了几年,刘福通等人势力发展起来后,便开始不断地寻找韩林儿,找到韩林儿后,迅速把他护送到毫州,韩林儿在这些人的拥护下在毫州称帝,成为了小明王。
虽然韩林儿在这个政权中看起来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天子”,但是这些人的起义斗争确实给了当时的元朝很重的打击。红巾军在气数已尽的元朝军队面前,几乎可以做到战无不胜,元朝军队节节败退,很多城池被红巾军占领。
随着红巾军发展得越来越壮大,能力平庸的韩林儿逐渐无法掌控红巾军。由于红巾军中大部分都是当时社会上的穷途末路之徒,他们攻占城池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论是韩林儿还是刘福通,都无法控制红巾军的所作所为。
尽管红巾军所到之处战无不胜,但是根本没有能力管理好攻占下的城池,大多城池在攻占下来之后不久便会被元军夺回。在这样的局势下,红巾军虽然气势很足,在长时间的攻守之中却不能与元军抗衡。
没过几年,红巾军的几位大将均被元军一一击破。韩林儿和他身边的几个红巾军的元老被击溃后更是四散溃逃,刘福通被元军大败后逃回安丰,王士诚、田丰等人均被王保保带兵杀死,陈揉则是被元军押解回京等候处决。
韩林儿一时之间势力大减。张士诚曾经的手下吕珍此时却包围了安丰城内的刘福通和韩林儿,无奈之下,刘福通只能派人前去向朱元璋求助。
朱元璋帐下的谋士刘伯温曾劝阻,认为此时不该出兵,不然若是出兵救出了韩林儿,日后韩林儿如何安置是一个大问题。
朱元璋认为如果没有前去救助,任由安丰被攻破,那么张士诚阵营的势力就会变得更大,日后会不好控制。于是朱元璋亲自带兵出征,击败吕珍的大军后,救出了被困在安丰城内的韩林儿。
韩林儿的处境
朱元璋救出韩林儿后,一开始本打算直接将韩林儿安置在应天府,同时在中书省为韩林儿设下御座。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知道朱元璋的这个打算后,直接对朱元璋说,他韩林儿不过是个小牧童,拜他做什么,同时跟朱元璋讲了“天命”的事。
朱元璋听了后,反复思考了一番,觉得将韩林儿接入应天府一事确实考虑欠妥,不利于日后的发展。便先将他安置在了滁州,同时将韩林儿身边的侍从全部换掉,表面上看起来对韩林儿的待遇非常好。
此时的朱元璋在名义上仍然是韩林儿的手下,但朱元璋和他身边的追随者都知道,他的志向绝不是居于他人之下做个臣子。相传刘善长曾经在朱元璋登基之前询问过刘伯温,问他知不知道朱元璋在登上皇位之前会杀了谁。
刘伯温答道:韩林儿。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刘伯温所说,没过一段时间,韩林儿就死于了江中。
相传当时是朱元璋派了廖永忠去将韩林儿迎回应天,在赶水路的时候船沉在了江中。韩林儿死后的第二年,朱元璋便更改了国号,派出大军平定中原。
从韩林儿和朱元璋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时候我们确实会因为运气或其他因素得到一些超出了我们自己能力掌控范围以内的东西,但是一时的好运可以靠运气,一直想要好运的话就要靠实力。
如果实力一直无法驾驭我们所拥有的东西,那结局一定是失去。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唯一从赤贫阶层崛起、最终开创帝业的传奇人物。他出身安徽凤阳的佃农家庭,幼年因饥荒沦为乞丐、和尚,却在元末乱世中以“开局一个碗”的起点,推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真相:皇权独尊的终极博弈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决丞相胡惟庸,并借机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这一决策不仅重塑了明代政治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转折...
朱元璋多少岁 胡惟庸 2025-10-09 朱元璋屠杀功臣:权力逻辑下的政治清洗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政治风暴席卷朝堂。朱元璋以“胡惟庸案”“蓝玉案”为标志,对开国功臣展开系统性清洗,牵连人数超过15万,六家公爵、三十三家侯爵被除封。这...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10-09 朱元璋长相之谜:历史滤镜下的帝王相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相貌,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形象之一。民间流传的“猪腰子脸”“鞋拔子脸”画像与官方典籍中“姿貌雄伟,奇骨贯顶”的记载形成鲜明对比,这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明朝的奠基者与制度塑造者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以布衣之身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并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为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制度框架。其影响不仅...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30 血色黎明:李善长之死与明初权力困局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七十六岁的李善长在南京城外被赐自尽,其妻女弟侄等七十余口同时被斩。这场发生在太平盛世的血腥屠戮,不仅终结了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的生命...
李善长 2025-09-29 朱标死后太子空缺,朱元璋为何选定朱允炆为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未立朱棣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并未选择军事才能突出的四子朱棣,而...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29 明朝开国六公爵:功勋与命运交织的传奇明朝初立之际,朱元璋为稳固政权、酬谢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其中“开国六公爵”作为最高封赏,承载着帝国奠基者的无上荣耀。这六位公爵——魏国公徐达...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9-29 李世民为何未对功臣展开清洗:权力逻辑与历史智慧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叙事中,“清洗功臣”常被视为消除潜在威胁的常规手段。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均印证了这一权力逻辑。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