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二十五年夏天,嘉庆在热河暴病而死。
由于死得仓促,嘉庆来不及安排后事。
不过自雍正开始建立秘密立储制后,继位人的名字,一般早早就写在继位密诏中,放在光明正大匾后面。所以只要找到继位密诏,看看密诏的名字,就知道先帝爷指定的是谁来继承大位了。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正大光明匾后的传位密诏,竟然不翼而飞了。
本来这也没什么,毕竟继位密诏有两份,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后,还有一份就放在皇帝随身的金匣里。
可是,嘉庆身边的太监却翻了一个遍,还是没能找到另一份传位密诏。
这下,朝廷大臣们可着了急,该怎么办呢?
就在这紧要关头,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出来说话了。她降谕说,命皇长子旻宁继成大位。
然而,她这个降谕,让人更加疑惑不解。为什么说更加疑惑不解呢?
因为旻宁并不是孝和睿皇后所生,而是嘉庆的原配孝淑睿皇后所生。孝和睿皇后所生的皇三子绵恺和皇四子绵忻。
孝和睿皇后不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让别人的儿子当皇帝。这还不完全是让人疑惑的地方。更疑惑的是,嘉庆在世的时候,最疼爱的就是皇四子绵忻,也就是孝和睿皇后的儿子,而且嘉庆想要立的继承人,也是绵忻。
嘉庆想立孝和睿皇后的儿子为继承人,她为什么却宣布别人儿子为继承人呢?
绵忻是嘉庆做皇帝后生的第一个皇子,而且绵忻的出生,让10年没有生育记录的后宫得到了刷新。再加上他又是孝和睿皇后所生,因此嘉庆破天荒地同意朝臣们献如意拜贺。
绵忻从小就显露出聪慧颖悟的天分。嘉庆还发现他年纪虽小,在几个皇子中却行事练达,很有做皇帝的魄力,因此嘉庆对他愈发器重。在他14岁时,便封他为瑞亲王。
要知道,他的哥哥绵恺比他大10岁有余,结果一直没有得到任何分封。还是在他被封为瑞亲王时,嘉庆才给绵恺封了个惇郡王的爵位。
这件事让朝臣们议论纷纷,毕竟绵忻年纪太小,又没有什么战功,大家最后只能认定,他在嘉庆心里的地位极为贵重。
虽说旻宁只比孝和睿皇后小6岁,但孝和睿皇后却待他视如己出,对他关怀备至。因此旻宁对她还有两个异母弟弟,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嘉庆去世后,孝和睿皇后考虑到绵忻虽然深得嘉庆宠爱,但年纪也不过才15岁,在朝廷事务的处理上,还非常稚嫩。
旻宁虽然处事平庸,但毕竟是乾隆和嘉庆属意的皇子。再加上他年长,所谓“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所以从国家利益来看,立旻宁为君,优于立绵忻为君。
另外,孝和睿皇后也担心立绵忻为君,朝臣会认为她挟裹私心,势必不服。那么绵忻继位后,必然不能服众,更不用说得众臣爱戴了。
出于这种种考虑,孝和睿皇后迅速下谕,命旻宁继承帝位。
孝和睿皇后的正大无私,不仅让朝臣们敬佩不已,旻宁继位后,更是视她为生母,对她孝顺有加。
据《清史稿》记载,道光二十九年,孝和睿皇后身体不适,旻宁听说后,每天都要好几次前往探望病情,结果两日后孝和睿皇后的病情恶化,旻宁更是衣不解带地在病榻前侍奉。
孝和睿皇后病逝后,旻宁“哀恸号呼,擗踊无数”,还不顾身体病弱,执意要在丧处“席地寝苫”。 清王朝皇室的丧事本来就礼仪繁多,再加上旻宁悲痛难抑,他本来也是个老人,身体又多病,经不起这样来来回回的折腾,所以在孝和睿皇后去世后,仅过了月余,旻宁便也撒手人寰了。
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入关后的十位皇帝分别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作为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清朝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超越前人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先后有十二位皇帝统治着这个泱泱大国。无论是一代圣君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此专题为大家介绍清朝各位皇帝在位的历史。
在清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諴亲王作为康熙帝的幼子,以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在皇室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諴亲王本名爱新觉罗·胤祕,后因避讳雍正帝名讳,改名允祕,...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9 汤斌:清廉理学名臣与太子老师的双重人生在清朝康熙朝的政坛与学界,汤斌(1627—1687)以“清廉如水、理学大家”的形象载入史册。他不仅是康熙帝亲自选定的太子首席讲师,更以刚直敢谏的品格和“豆腐汤”...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29 多铎与豪格:清初权力漩涡中的双雄对决在清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多铎与豪格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分别以军事天才与政治强人的形象留下深刻印记。若以“谁更厉害”为评判标准,需从军事才能、政治博弈...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铎 2025-07-29 单雄信四次转世:隋唐神话中的忠义与宿命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单雄信的悲剧人生与四次转世传说,不仅承载着民间对忠义的诠释,更折射出五代十国时期对天命与因果的集体想象。从绿林豪杰到反唐名将,从青龙星宿...
林豪 2025-07-29 董海川为何选择净身入宫:历史迷雾中的多重真相作为八卦掌的创始人,董海川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既是武林中独树一帜的宗师,又是清廷宫廷中身份特殊的宦官。关于他为何选择净身入宫,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从“避祸赎罪...
董海川 2025-07-29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一曲清词,半生情愁纳兰容若,这位清代词坛的璀璨明珠,以其细腻真挚的情感、清新婉约的笔触,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词作,如同一幅幅细腻的画卷,将爱情、友情、乡愁与人生感...
纳兰容若 2025-07-29 曾国藩真实死因:一场积劳成疾与精神重压下的生命终章1872年3月12日,南京两江总督府后花园中,62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搀扶下散步时突发脑溢血,瘫倒后被扶回书房端坐,45分钟后溘然长逝。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死亡...
曾国藩 曾纪泽 2025-07-28 红楼梦:封建社会的浮世绘与人性悲歌《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勾勒出一幅封建社会末期的全景图。这部百万字...
贾宝玉 林黛玉 2025-07-28 李秀成投降了为何还被杀:权力博弈与历史污名的双重绞杀1864年8月7日,南京江宁府的秋雨裹挟着血腥气,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曾国藩的军营中被处决。这位曾以“三河大捷”重创湘军、以《李秀成自述》反思天国兴亡的军事天才...
李秀成 曾国藩 2025-07-28 张皮绠:乱世烽烟中的少年悲歌与英雄之辩在晚清动荡的岁月里,一位名叫张皮绠的少年以16岁之躯刺杀蒙古名将僧格林沁,其事迹在民间被传颂为“张皮绠,真正强,麦稞地里杀僧王”。然而,这位少年英雄的结局却是被...
张皮绠 僧格林沁 2025-07-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