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众多皇帝中,属刘邦最为传奇。作为一个草根,能从逃犯一步步地走向皇帝的宝座,着实让人感慨。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刘邦这位历史上文化水平较低的皇帝,也能写出两首让人刮目相看的诗来,那一首都足以力压乾隆所写的4万多首诗。
乾隆4万首诗,都写了什么?
纵观古代的帝王们,多少都喜欢舞文弄墨,其中不乏一些名篇佳作。比如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李世民的《入潼关》等等。但要说最喜欢写诗的皇帝,那恐怕非乾隆皇帝莫属了。
根据历史的记载,乾隆皇帝干什么都要写诗,比如他吃饭的时候写一首,吃得好了写一首,吃不好还要写一首,甚至吃完饭了继续再写一首。
总之,他一有时间就写,不管大事小事,写了才叫一个痛快。正因如此,他的一生共计留下了4万多首诗。如果按照乾隆8岁开始,一直写到死的那一天,平均算下来,他每天要写1.4首诗。不得不说,乾隆对于诗词的喜爱,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不过可惜的是,他写的诗虽然多,但几乎没有什么佳作。只有一首简单的小诗《飞雪》,入选了小学的课本。看来乾隆写诗的水平,也就是小学了。
相对于自以为才高八斗的乾隆,我们的“文盲皇帝”刘邦就谦虚了许多,他的一生只留下了两首诗。一首诗《大风歌》,另一首就是《鸿鹄歌》。不过喜欢古诗词的朋友都知道,别看刘邦的产量少,但质量却是无可挑剔。
“文盲”如何能写诗?
说刘邦是“文盲”其实也不冤枉。他自幼不爱劳动,个性还很强。面对父亲对他的指责,他全然不顾,从小就表现得像一个老油条一样。因此身边的人都说他将来没出息。
其实这也不怪别人说他,别说是古代,即便是现代,按照刘邦这种一不会经商、二不喜欢劳动的人,是你你也会对他嗤之以鼻。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他自然也不喜欢学习。即便是他想学,也没钱学,更没人愿意教他这个地痞流氓。
不过他虽然文化方面是个“文盲”,但在社会经历和交际能力方面,却是个妥妥的高材生。而这也是他未来能够成就大业的最为根本的原因。
而这位帝王在征服天下的过程中也逐渐地发现,没有文化水平是一件很掉价的事情。作为一个看到秦始皇巡游车队就说出“大丈夫亦当如此”的刘邦,是不能让别人看他的笑话的。
此后他便开始自学,不懂的就问身边的人,久而久之,他在文化方面的水平也逐渐提高,最终成为了一个可以出口成章的文化人。
诗不在多,精品就行
刘邦的两首诗中,以《大风歌》最为出名。全诗虽然短短的三句,但每一句都堪称极品。比如第一句,就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天下纷乱比如成狂风大作时的景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而第二句写出了荣归故里时的那种雄心壮志,其中“威”这个字堪称点睛之笔,把刘邦的威武霸气体现得淋漓尽致。前两句相互呼应,意思是说他虽然能够称霸天下,但如果不是天下大乱,他也没有这个机会。
因此他紧接着写下了颇为伤感的第三句,这一句就把内心的痛苦和压力完全暴露出来。曾经在街头开心快乐的小地痞,如今却要想尽办法守护国土,谁又能为他分担一点呢?
虽然这首诗写的是波澜壮阔,但在初读此诗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体会。如果想要深刻理解这首诗的意境,那就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了解过后再去阅读此诗,定会让人有种心酸和疼惜的感觉。
另外一首《鸿鹄歌》虽然没有前一首的意境好,但也属于佳作,比乾隆那4万首日常小诗好得多。可以说,刘邦虽然一生仅留下了两首诗,但都是精品,足以力压乾隆所创作的4万首诗的总和,而诗文所体现出来的大气磅礴更是千古绝唱。
虽然两人都是帝王,但对于生活的理解却各不相同。正所谓“生活是艺术的母亲”,乾隆没有经历过刘邦的波澜壮阔,自然无法写出同样波澜壮阔的诗句来。
公元前196年,淮阴侯韩信因谋反罪被吕后诛杀于长乐宫钟室。临刑前,这位曾助刘邦定鼎天下的军事奇才仰天长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此言一出,刘邦立...
刘邦 韩信 2025-10-10 优势占尽却败于刘邦:项羽失败的深层真相在楚汉争霸的舞台上,项羽曾以绝对优势开局: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击溃四十万秦军,彭城之战以三万骑兵逆转五十六万联军,其军事才能与个人勇武冠绝当世。然而,这场看似毫无...
项羽 刘邦 2025-10-10 乾隆继位后的执政轨迹:从“法祖”到变革的深层逻辑1735年,雍正帝猝然离世,25岁的弘历以“乾隆”年号开启长达63年的统治。这位自诩“十全老人”的君主,在继承雍正遗产的同时,却以一系列政策调整与父亲形成鲜明对...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9 帝王权术的双面镜:雍正与乾隆震慑臣子的不同结局在清朝268年的统治中,雍正与乾隆父子以截然不同的政治手腕书写着帝王权术的篇章。当雍正用“年羹尧案”“隆科多案”树立皇权威严时,乾隆则通过“讷亲之死”“鄂昌自尽...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9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卫死后为何无人敢动?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五十八岁的雍正帝突然驾崩,直隶总督李卫闻讯后三日暴毙,终年五十一岁。这位以“缉私盐、整漕运、治江南”闻名的能臣,死后虽遭乾隆斥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1 乾隆退位:盛世余晖下的权力博弈与衰败伏笔公元1796年,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将皇位传于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自封“太上皇”。这场看似平和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玄机——乾隆以“归政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和珅临终前:乾隆“保命诏书”背后的权力困局与历史警示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的讣告传遍紫禁城。当夜,嘉庆帝以办理丧仪为由,将权倾朝野的和珅调离权力核心。三日后,和珅被囚禁于宗人府,二十条大罪的诏书如雪片般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权谋暗战:吕后如何绕过“三不杀五不死”诛杀韩信公元前196年,长安长乐宫钟室内,一代兵仙韩信被宫女用竹竿刺杀。这场看似荒诞的处决,实则是吕后对刘邦“三不杀五不死”承诺的精准破解。民间传说中,刘邦为笼络韩信曾...
刘邦 韩信 2025-09-29 刘穆之:寒门贵子的崛起与东晋末年的政治博弈在东晋末年动荡的政局中,刘穆之凭借卓越的才能与独特的政治智慧,从寒门士子崛起为刘裕集团的核心谋士,其人生轨迹折射出乱世中个人奋斗与时代机遇的交织。作为汉高祖刘邦...
刘邦 刘裕 2025-09-29 刘岱:汉末乱世中的理想主义者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是汉末群雄中极具悲剧色彩的割据诸侯。作为刘邦长子齐王刘肥的后代,他出身名门却未沉溺于世族特权,反而以...
刘邦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