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末唐初的动荡岁月里,徐茂公(本名徐世勣,字懋功,后赐姓李,又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单名勣)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他的一生,是文武双全、出将入相的典范,更是忠诚与智慧的完美融合。
一、军事奇才:开疆拓土的战神
徐茂公的军事生涯始于瓦岗军时期。他早年投身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凭借敏锐的战略眼光和出色的战术指挥,迅速崭露头角。面对隋朝名将王世充的围剿,他巧妙利用地形,以奇计在洛水之上大败敌军,杀得隋军只剩千余人,展现了其非凡的军事天赋。更令人惊叹的是,他提出攻取黎阳仓的计策,通过开仓放粮招募饥民入伍,仅用半月时间便使瓦岗军增兵二十万,确立了李密在各路起义军中的盟主地位。
降唐后,徐茂公的军事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他随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贞观三年,他与李靖联合出征东突厥,亲率十万大军出击,在诺真水大破敌军,斩首三千,俘虏无数,彻底摧毁了东突厥的军事力量。高宗时期,他更是指挥唐军攻占平壤,彻底征服了困扰唐朝两朝的高句丽,为唐朝的边疆安全立下不世之功。
徐茂公的作战艺术备受后世称赞。他善于借时制胜,精于谋略和行军布阵,其军事才能甚至被唐太宗誉为“古之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及之”。
二、政治智者:三朝不倒的权谋大师
徐茂公不仅是一位军事奇才,更是一位深谙政治之道的智者。他历经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审时度势的政治智慧和谨慎为臣的处世哲学。
在太宗朝,他面对李世民的权术试探,展现出极高的政治敏锐度。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临终前将无过错的他贬为叠州都督,并嘱咐太子李治:“徐懋功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相当于宰相),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试探,徐茂公没有丝毫怨言,接到命令后连家都没回,第一时间奔赴远在青海的叠州,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忠诚与谨慎。
高宗朝,他身处更加险恶的政治环境,却依然能够游刃有余。在“废王立武”事件中,他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的巧妙回答,既顺应了皇权的意志,又避免了卷入朝堂斗争,为李治绕过阻力立武则天为后提供了台阶。这种置身事外的智慧,让他在复杂朝局中赢得了生存空间。
三、道德楷模:忠诚与谦逊的化身
徐茂公的一生,是忠诚与谦逊的完美诠释。他早年随李密降唐,李密死后,他义葬旧主,展现了其重情重义的江湖豪情。降唐后,他始终对唐朝忠心耿耿,无论面对雄猜之主还是庸懦之君,都能处之泰然,令朝野敬服。
他谦逊退让,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每次战后所得朝廷封赏,他都分发于手下将士,并常言:“我是山东一田夫耳。”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让他在朝野上下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唐高宗曾评价他:“绩奉上忠,事亲孝,历三朝未尝有过,性廉慎,不立产业。”并按照汉代卫青、霍去病的坟墓样式安葬他,以表其对大唐的丰功伟绩。
四、家族悲剧:预言与现实的无奈
然而,徐茂公的一生并非没有遗憾。他晚年曾警告子孙:“若有不臣之心,可先斩之。”这句遗言,既是对家族命运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人性贪婪的警惕。然而,他的孙子徐敬业却未能继承这份隐忍,最终因一时激愤而招致灭族之祸。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最终兵败被杀,徐氏家族也因此蒙羞。这场悲剧,印证了《旧唐书》的评价:“英公(徐茂公)善保功名,拙于训子。”
在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储位之争中,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其选择李治而非更得宠的李泰为继承人,绝非简单的血缘偏好或政治投机。这场权力博弈背后,交织着对皇权...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世民杀单雄信连徐茂公都救不了:权力博弈下的必然选择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之战后处决单雄信的决策,看似违背其“礼贤下士”的常规形象,实则是权力结构、政治风险与人性弱点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历史细节看,这一决策背后隐藏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徐茂公 2025-10-10 李渊的抉择与李世民的急流勇进:权力更迭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玄武门外血光冲天,秦王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三日后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禅位。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变了李唐...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靖灭突厥后的雪藏之谜:功高震主与权力博弈的深层逻辑公元630年,唐军名将李靖率三千轻骑夜袭阴山,以雷霆之势击溃东突厥二十万大军,生擒颉利可汗。这场战役不仅解除了唐朝北方百年边患,更让李世民一雪“渭水之盟”的耻辱...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靖 2025-10-09 李世民称帝初期国力未盛:渭水之盟背后的战略抉择公元626年,唐朝刚经历玄武门之变完成权力更迭,突厥颉利可汗便率领二十万大军直逼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刚刚登基的唐太宗李世民选择与突厥签...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09 权力漩涡中的兄弟相残:李世民与李建成储位之争的深层逻辑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内箭矢呼啸,秦王李世民一箭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亦殒命当场。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揭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9-30 李世民为何未对功臣展开清洗:权力逻辑与历史智慧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叙事中,“清洗功臣”常被视为消除潜在威胁的常规手段。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均印证了这一权力逻辑。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6 李世民英年早逝:纵欲之说的虚妄与真相的探寻公元649年,大唐贞观二十三年,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溘然长逝,年仅51岁。这一消息如巨石投入历史长河,激起千层浪,后世对其死因众说纷纭,其中“纵欲过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5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被迫抉择还是主动铤而走险?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箭矢破空,李世民亲手射杀兄长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亦殒命当场。这场政变以雷霆之势终结了唐朝初年的储位之争,却也因弑兄逼父的伦理争...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9-25 玄武门血幕:李世民砍下李建成头颅的权力逻辑与生存法则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一箭射穿兄长李建成咽喉,随后尉迟恭挥刀砍下其头颅。这一血腥场景不仅终结了兄弟性命,更撕裂了封建王朝的权力伦理。当史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