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探寻。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因佛教和儒学之争,杀了一个大臣,这个大臣叫李仕鲁。
李仕鲁是朱元璋专门请出来做官的儒家朱熹学说的门徒,朱元璋曾为李仕鲁的入仕欣喜,《明史李仕鲁传》中记载:
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喜曰:“吾求子久。何相见晚也?”
这么样一个让朱元璋求贤若渴的才子,却还是因触怒了朱元璋被杀,原因是,他犯了读书人固执的毛病。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一度“颇好释氏教”(洪武朝后期又曾顾忌到影响,下诏清理释道二教)。
这也能理解,毕竟,朱元璋就曾经当过好几年和尚,而且还是在寺庙中脱离文盲的身份。
但朱元璋宠信僧人,也让僧人们的气焰嚣张起来,史载:“由是其徒横甚,谗毁大臣。举朝莫敢言”。
这“谗毁大臣”就牵扯到了儒学和佛教之争,也引起了以儒家弟子为主的大臣们对僧人们的反抗。
其中,领头出来抗争,要求朱元璋“废释兴儒”的就有李仕鲁。
李仕鲁在给朱元璋的上奏中表示,朱子学说是“圣学”,释教是绝对的“异端”,必须要兴“圣学”,舍“异端”。
而且,朱子学说是朱熹创立的,朱熹曾是朱元璋在建国之初,试图选用的朱家祖先,李仕鲁想来,这应该能让朱元璋妥协。
可朱元璋很顽固,坚决不采纳李仕鲁的意见,李仕鲁也火了,对朱元璋表示,既然不采纳我的意见,就让我辞官吧。
李仕鲁固执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朱元璋,于是:“帝大怒,命武士搏之,立死阶下。”
对于杀人无数的朱元璋来说,杀个李仕鲁不算什么,即使这家伙是个有才华的人。
但李仕鲁以朱子学说为“圣学”,为捍卫心中的“圣学”,宁愿放弃高官(李仕鲁时任大理寺卿)的行为,还是让朱元璋庆幸建国之初的一个决定。
明朝开国时,朱元璋本来准备给自己找一个高大上的名人当祖先。
这是历朝开国皇帝的惯例,皇族不能是普通家族传承出来的普通人。
但老朱家的祖先不好找,历史上朱姓且有相当影响力的名人太少。
当过皇帝的还是有,比如灭掉了唐朝的后梁太祖朱温,可朱温在历史上的定位是乱臣贼子。
要比较有重大影响力,还必须要有正面形象的,才方便当祖先,于是,想来想去,想到了朱熹。
朱熹的地位不亚于历史上的名将和良相,甚至不亚于部分皇帝。
因为他在儒家门徒心中的地位相当高,这从他被尊称为“朱子”就能看出来。
如果能让朱熹成为朱家皇族的祖先,不但马上让朱家有了高大上的身份,也能让全天下的读书人对朱家感觉到亲近。
理论上来讲,朱熹是朱元璋能选出的,最好的作为朱家祖先的名人。
历史上哪朝哪代的皇族能让读书人全部认同的?选了朱熹,没准就有这个可能。
但朱元璋最后还是放弃了选择朱熹做朱家的祖先。
原因大概是朱熹死时,距离明朝建立,也才不过168年,他的后人或族人到底有哪些,很方便查询。
并且,朱元璋往上数三代,他的父亲、祖父、曾祖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要说朱熹的后人没文化,这谁也不信啊。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皇帝想认朱熹当祖先的话,朱家的子孙会求之不得,会把族谱做得稳稳妥妥。
最重要的是,选择朱熹当祖先,可以拉近跟全天下读书人的关系,但相应地,也把朱熹以及他的学说带来的因果,背负到了身上。
选了朱熹当祖先,朱熹说过的话,传播的学说,也就变成了朱家皇族的祖制,朱家皇帝们,要不要遵从这些祖制?
且朱熹的言论和学说,都是全天下读书人熟悉无比的学问,可以说是倒背如流,朱家皇帝们将来想改都不方便改。
当皇帝们的行为,以及想执行的某些政策,跟朱熹的学说相违背的时候,以朱熹门徒为主的文官集团都不用讲大道理,把朱熹说过的话拿出来摆一摆,皇帝就会头疼。
比如前面讲的李仕鲁事件中,李仕鲁要推广“圣学”,朱元璋可以不听,可以举出各种理由拒绝。
但当这个“圣学”变成了朱家皇族的祖制时,朱元璋还能轻松地拒绝吗?
拒绝了就是不孝,还怎么教育全天下的百姓?还怎么让全天下的读书人信服?
这大概就是如果认朱熹当祖先,享受朱熹名望带来的好处之外的负面因素。也是朱元璋最终放弃选朱熹当祖先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了加强皇权,是删改了不少孟子著作中的不利于皇权的言论的。
而朱熹的许多言论,和孟子学说中的是一致的,因为所谓朱子学说,本就来自于孔孟学说,是一体的。
选了朱熹当祖先,朱元璋都不好去删改这些言论了。
李仕鲁事件并非朱元璋跟群臣斗争的个例,在朱元璋执政时,包括后代朱家皇帝们执政时,类似的斗争遇到过无数次。
要是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脑子一抽,选了朱熹作为明朝皇族先祖,或许朱元璋还能挺得住,但其余所有的朱家皇帝们就惨了。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唯一从赤贫阶层崛起、最终开创帝业的传奇人物。他出身安徽凤阳的佃农家庭,幼年因饥荒沦为乞丐、和尚,却在元末乱世中以“开局一个碗”的起点,推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真相:皇权独尊的终极博弈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决丞相胡惟庸,并借机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这一决策不仅重塑了明代政治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转折...
朱元璋多少岁 胡惟庸 2025-10-09 朱元璋屠杀功臣:权力逻辑下的政治清洗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政治风暴席卷朝堂。朱元璋以“胡惟庸案”“蓝玉案”为标志,对开国功臣展开系统性清洗,牵连人数超过15万,六家公爵、三十三家侯爵被除封。这...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10-09 朱元璋长相之谜:历史滤镜下的帝王相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相貌,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形象之一。民间流传的“猪腰子脸”“鞋拔子脸”画像与官方典籍中“姿貌雄伟,奇骨贯顶”的记载形成鲜明对比,这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明朝的奠基者与制度塑造者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以布衣之身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并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为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制度框架。其影响不仅...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30 朱标死后太子空缺,朱元璋为何选定朱允炆为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未立朱棣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并未选择军事才能突出的四子朱棣,而...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29 明朝开国六公爵:功勋与命运交织的传奇明朝初立之际,朱元璋为稳固政权、酬谢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其中“开国六公爵”作为最高封赏,承载着帝国奠基者的无上荣耀。这六位公爵——魏国公徐达...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9-29 李世民为何未对功臣展开清洗:权力逻辑与历史智慧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叙事中,“清洗功臣”常被视为消除潜在威胁的常规手段。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均印证了这一权力逻辑。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6 陈友谅的败局:从性格缺陷到战略误判的必然性元末乱世,群雄并起,陈友谅曾以60万大军横扫长江流域,却最终在鄱阳湖之战中折戟沉沙,败于朱元璋之手。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表面是兵力与战术的较量,实则是政治智...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9-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