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真的很昏庸吗?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将亲笔撰写的12篇赐给太子李治,告诫他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榜样,千万不能学我。李世民还给李治讲述一个道理,即“立大志成中志,立中志成小志”。
紧接着,唐太宗列举自己的过失,分别是“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
这些都是《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记载的,可见确有其事,但是这些会不会是唐太宗谦虚的说法呢,今天就来看看他的过失都有哪些?
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他的确配得上这个赞誉。唐朝的繁荣让人印象深刻、享誉世界,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唐朝初期面临的艰难局面,即使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也要被迫签订“渭水之盟”这样屈辱的城下之盟,以此换取发展时间和喘息之机。
在唐太宗的治理下,一穷二白的唐朝历经贞观之治迅速崛起,国库充实、百姓富足,周围曾经觊觎唐朝的小国纷纷归附称臣,李世民的功绩名留青史。
但是,纵观唐太宗一生,他也犯下许多过失,尤其是在晚年时期,甚至有人用昏庸来形容。
唐太宗过失一:劳民伤财
纵观封建王朝发展史,新兴王朝能够蓬勃向上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百姓安居乐业,朝廷政策上要采取轻徭薄赋的方针,唐朝能够取得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离不开唐太宗的这个思想。
随着唐朝逐渐繁荣富强,唐太宗也逐渐迷失自己的初心,忘记国富民强的根本,制定一系列劳民伤财的目标。

首先是大肆建造宫殿,从贞观十年开始,唐太宗修建宫殿的愿望愈发强烈,并且当时他还进行震惊四座的解释: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也就是说,唐太宗认为老百姓没有事可做的时候容易骄奢淫逸,如果给他们安排点活干就容易驱使。
这样的思想与唐太宗最初的治国理念显然是相悖的,幸好有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直到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彻底放飞自我,再无人敢约束。
贞观21年,唐太宗感觉都城宫殿过于闷热,诏令修建避暑圣地翠微宫,唐太宗在宫殿居住数十年都没有如此热,更为关键的是耗资巨大的翠微宫建成后,唐太宗不喜欢,于是再修建了玉华宫。
唐太宗晚年时期,在长安、洛阳经常看到宫殿拔地而起,楼阁依山而建,史书记载“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
劳民伤财的行为不仅仅体现在大肆修建宫殿上,还有发动战争上。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在历史上,由此可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在唐朝建立之初,百姓恢复生产、国家集聚力量,通过战争逐渐收复失地、开疆拓土,比如唐朝先后灭掉东突厥和吐谷浑。唐朝威名远播、四方来贺,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后来,唐太宗执意远征高句丽,诏令在江南十二州建造战船,意图带兵亲征,一举荡平高句丽。一生征战无数的李世民在这里栽了跟头,举国上下耗费不计其数的粮草,最终以失败告终。
史书用“百姓颇有劳弊”来形容当时的社会,可见唐太宗一系列劳民伤财的政举给社会和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唐太宗过失二:君臣离心
如果给虚怀纳谏的皇帝排名,唐太宗绝对名列前茅,凡是唐太宗行事决策有偏颇,魏征都会上前劝谏,而唐太宗也能接受批评欣然改正,他与谏臣魏征的故事更是一段佳话。
同样是随着唐朝国力强盛后,唐太宗虚心纳谏的好品质也逐渐消失,在魏征死后,唐太宗身边的大臣们几乎没有人敢说真话,从谏如流的现象就更加不可能了。
一次,唐太宗问身边的大臣,“最近我有什么过失吗”,长孙无忌等人全部回答“陛下没有过失”,反而是年纪轻轻的妃嫔直言唐太宗的过失。
从这件事可以发现,唐太宗并不是没有过失,而是没有敢提出来,这是环境氛围所致,并不是众位大臣没有发现过失。
君臣离心的现象不仅表现在唐太宗对谏言的态度,也表现在对亲信下属的信任态度。
在事业上升期,唐太宗与大臣们可谓是推心置腹,比如尉迟敬德曾经打了李道宗,唐太宗当面警告尉迟敬德“我现在知道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了,因为功臣不守法呀”。
在唐太宗晚年时期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李君羡,他曾跟随李世民大战宋金刚、王世充等人,在与窦建德、刘黑闼的战斗中也表现极为突出,李世民曾称赞他“李君羡如此勇猛,强虏何足忧虑”。
唐太宗心中有阴影,极为重视玄武门的控制权,而李君羡就负责驻守玄武门,由此可见唐太宗对他的信任程度。后来,民间传言“女主武氏有天下”,李君羡全家惨遭抄没。
从唐太宗在位前后的对比可以发现,唐太宗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距离逐渐剥离,再也没有真正的信任和兄弟情深。
唐太宗过失三:纵欲享乐
贞观十年,自从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对于酒色的贪恋程度日渐增长,从各地搜罗绝色美女进入后宫,而后来的武则天就是因国色天香出名被纳入后宫,并被赐予“才人”称号。
唐太宗被后世诟病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玄武门之变,狠心杀死兄弟手足,而他们的妻子也被唐太宗纳为妃嫔,比如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庐江王的妻子等等。
晚年的唐太宗对酒也极度痴迷,经常通宵举办酒宴,喝的酩酊大醉,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太宗身体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可能导致他51岁就驾崩归西。
唐太宗晚年对巡游打猎也兴趣极高,途中当然少不了酒宴美色,民间对英明太宗也积怨颇深。贞观15年,曾发生羽林军哗变事件,史书记载“夜射行宫,矢及寝庭者五”,最终这些写全部被处死。
纵观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天赋,在他的治理下唐朝欣欣向荣。但是,晚年的唐太宗却有很多过失的地方。
究其原因,唐太宗始终也未能免俗,在取得成就后信心倍增,日渐膨胀起来,面对别人的谏言也无动于衷,好大喜功情绪不断滋生,对自身的克制也逐渐丧失。
历史上被赞誉无数的帝王在晚年都不能做到始终如一,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康熙等等,他们的晚年都犯下大错,无一幸免,这对于今天来说也极具思考意义。
对于这些帝王的行为也要给予一定的理解,人到晚年时会受到很多思想的影响,尤其是皇帝,比如唐太宗经历过齐王谋反、太子谋反、魏王夺嫡一系列事件后心性发生很大改变,直接影响后来对待朝臣朝政的态度。
回头来看,唐太宗能够成为千古一帝,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位是贤内助长孙皇后,另一位是真朋友魏征。长孙皇后是一位奇女子,她对唐太宗劝谏帮助非常大,能够制止其杀戮之心,维护朝廷忠良。
贞观10年,长孙皇后去世;贞观17年,魏征去世。他们两位的去世直接导致唐太宗受到的约束变小,在权力巅峰的皇帝很难受到其他人的限制,自然就会为所欲为,再也没有“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的机会。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权力棋局中的理性克制:武则天不杀李治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的政治框架中,武则天以女性身份登上权力巅峰的历程充满血腥与算计。然而,面对身患重疾却仍居帝位的丈夫李治,这位以狠辣著称的女皇却始终未动杀机。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乾陵孤冢藏玄机:武则天与李治合葬背后的权力密码与情感真相公元705年,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溘然长逝。临终前,她留下遗诏“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主动放弃“圣神皇帝”的尊号,选择以皇后身份与唐...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李治与武则天:禁忌之恋下的宫廷权谋与王皇后的致命误判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缠绵病榻时,太子李治与庶母武则天的隐秘情感在侍疾的压抑氛围中悄然滋长。这段被《唐会要》记载为“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的关系,既源于李治对年长...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权力巅峰的较量:李治与武则天能力深度剖析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唐朝的李治与武则天皆以帝王身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李治作为唐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延续了贞观之治的余韵,将唐朝版图拓展至极盛;武则天则作为中国...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