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斩杀单雄信的后果是什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评书当中,每当涉及到朋友之间反目成仇的情节时,都会引用这样一句话:“宁学桃园三结义,莫学瓦岗一炉香。”以此来形成对比,让听众更直观地分辨出结交朋友的差异。
在世人眼中,刘关张自桃园结义开始,便肝胆相照,即便关羽身在曹营,仍对刘备念念不忘。而刘备倾全国之力,不惜全军覆没也要替关羽报仇,也完全对得起关羽的忠肝义胆。

反观瓦岗寨三十六友的结拜,与桃园结义相比就显得如同儿戏了。在结拜时三十六位好汉意气相投,誓同生死,实际上每个人却都有各自的盘算,虽然声势浩大,但也只是貌合神离。
在这些人当中,单雄信可谓是核心人物。然而李世民最终却将其杀害,而大唐也因为他的死险遭灭顶之灾。
江湖大哥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单雄信的威名可谓如雷贯耳。这位山西潞州八里二贤庄的庄主,实际上还有一个隐藏身份,这个身份便是大隋朝九省的绿林当家人。
也就是说,单雄信是当时的江湖中的领军人物,这些江湖人都要听令于他。拥有这样的权力,可见单雄信的人格魅力与管理手段都十分了得。
在小说中,单雄信还有一位兄长,名叫单雄忠。在隋炀帝杨广追杀李渊的过程中,单雄忠以为是山贼抢劫,打算前去将山贼打发掉。但是李渊却误以为单雄忠是山贼的帮手,将其射杀。
得知兄长死于李渊之手,单雄信发誓与李家不共戴天。因此,在被擒住之后,虽然李世民好言相劝,想让单雄信放下仇恨,即便不为自己效力,只要名义上归顺也能坦然接受。
但是单雄信对李世民的诚心接纳毫不领情,在他看来杀兄之仇不可不报,否则不配为人,因此坚决拒绝归顺。尽管李世民动用了所有与单雄信有交情的人前来做说客,但单雄信依旧不为所动。
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好趁与单雄信交情甚密的秦琼不在时将其杀掉。京剧《锁五龙》将单雄信面对死亡时的大义凛然,演绎得淋漓尽致。
小说中的单雄信可谓是有情有义的热血男儿,经过长时间的演绎与打磨,这个人物在书中的形象越来越鲜明。然而真实的单雄信却与小说中的形象大相径庭。
隋唐飞将
真实的单雄信并非山西潞州人,而是出生于山东曹州济阴县,也就是现在的曹县。单雄信孔武有力,惯用的武器是一种名为槊的长柄武器。在隋末的动荡时期里,单雄信称得上是当时的猛将。
公元613年,翟让在瓦岗山聚众起义,单雄信与徐世勣前去投奔。在攻下荥阳、梁郡二郡之后,瓦岗寨的规模超过了万人,成为了当时最具实力的起义力量。
在李密反隋失败投奔瓦岗寨之后,曾牛角挂书的李密被寄予了厚望。在王伯当和徐世勣的劝说下,翟让将瓦岗寨的领导权交给了李密。李密自封为魏公,翟让被封为司徒,单雄信则成为了左武候大将军。
从李密的任命便不难看出,单雄信在瓦岗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最有能力掌管兵权的人。实际上单雄信也完全具备这一能力。在诸多战斗中,单雄信都身先士卒,往来冲杀无人能挡,被誉为“飞将”。
然而经过易主的瓦岗寨,内部却存在很大的分歧。在与王世充相持的过程中,翟让的部下劝力将瓦岗寨的统治权夺回,但翟让否决了这一建议。但是这件事还是没能瞒过李密。
为了防范这一情况的发生,李密设计除掉了翟让,徐世勣也在混乱中被砍伤。单雄信见到李密手段如此狠毒,不得不下跪求饶。李密爱惜单雄信有大将之才,在安抚单雄信和徐世勣之后,仍让二人统兵。
在之后的战斗中,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单雄信投降了王世充,而徐世勣则认为将来的天下必定归李唐所有,因此前往投靠了李世民,二人就此分别。
公元620年,李世民攻打洛阳,单雄信率军抵抗。战场上单雄信依旧勇猛过人,李世民险些被单雄信生擒活捉。关键时刻,徐世勣的出现才让单雄信放过了李世民一马。
然而手下人才济济的李世民最终还是战胜了王世充,单雄信也成为了李世民的俘虏。在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人处死之后,徐世勣为单雄信求情,但被李世民一口回绝。最终单雄信还是死在了李世民的刀下。
杀人的代价
在杀掉单雄信之后不久,唐高祖李渊在经过分析之后,认为河南河北大局已定,不会再有战乱发生。于是将擒住的河北起义军领袖窦建德杀害,并招降其部下将领。
然而让李渊没有想到的是,窦建德的部下不但没有投降,反而推举刘黑闼作为领袖发起反攻。仅半年时间,便将河北重新夺回,并且击败多员李唐大将。罗成便是在与刘黑闼的交战之时被乱箭射死。
刘黑闼的反攻,让李唐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就在于王世充战败后,其手下将领悉数被杀,连放过李世民一马的单雄信也难逃一死。
而唐军的招降,在刘黑闼等人看来无异于瓮中捉鳖,一旦投降,恐怕便要步单雄信的后尘。为了保命,刘黑闼才率军与唐军决一死战,结果将唐军打得节节败退。
然而单雄信对李唐的报复远不止于此。250年之后,唐朝爆发了黄巢起义,起义军中有四员将领,便是单雄信的第十一代子孙。这兄弟四人作战时与单雄信同样勇猛,被誉为黄军四杰。
在起义军强劲的攻势下,长安彻底沦陷,皇帝被迫出逃。唐朝至此也名存实亡,再也不见了往日的繁荣气象。
结语
李世民之所以执意要斩杀单雄信,并非因为曾在战场上失利于单雄信,而是因为单雄信作为降将,又不止一次投降,使得李世民对其忠诚度有所怀疑。为了避免后患,才将其处死。
然而这一处理方式虽然解决了李世民当时的问题,但是却也导致其他地方的将领人人自危,不敢再前来归顺。而他亲手种下的仇恨的种子,日后更是给子孙后代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贞观末局的权谋博弈:李世民为何放武则天一条生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长安城翠微宫内,5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奄奄一息。面对26岁的才人武则天,这位以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铁血帝王,最终选择放她一条生路。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史笔遮掩下的真相:李世民真实死因考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长安城翠微宫含风殿内,五十二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剧烈喘息中溘然长逝。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其死因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未能阻拦李世民弑兄戮弟?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率部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亲手射杀兄长,随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这场震惊天下的政变背后,李渊的被动...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