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知道有一代名妓陈圆圆,但却扮演了一个改朝换代的“祸水”角色——因为她,吴三桂“冲冠一怒”引清兵入关,把偌大的大明江山送给了清人,这一给就是几百年。一个歌伎,在历史风云巨变的时刻,给天下英雄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秦淮八艳,万众侧目,但真正具有传奇色彩,身系一代兴亡,游走于帝王将相之间的,只有陈圆圆。不过,国丈爷买下陈圆圆,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奇货可居,乱世前夕的一种政治投资。起初,他想把陈圆圆献给崇祯皇帝,但国难当头,大厦将倾,焦头烂额的崇祯早已没有精力和心情顾及美色了。沮丧之际,田弘遇只好先把陈圆圆领回自己府第,将其收为养女,好好供养,再寻找“交易”良机。
此时,明廷内忧外患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李自成越过宁武关、居庸关,直逼京师;清军也在东北一线蠢蠢欲动。危急关头,朝廷下诏吴三桂以总兵身份统领大军镇守山海关。乱世之际,谁都想得到军队的庇护,所以吴三桂离京前,满城的达官显贵纷纷设宴为他饯行,想为自己找个靠山。
田弘遇自然也不落后,在府中摆下珍肴美酒款待吴总兵,同他府不同的是,有绝色的陈圆圆在席前奉歌献舞。这舞这歌,把上座的吴三桂迷得欲醉欲仙,宴散前,吴三桂终于按捺不住,悄悄对田弘遇说:“倘以圆圆送我,战乱之时,我会先保贵府,再保大明江山!”田弘遇会心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吴三桂派人带了千两黄金做聘礼,到田府求婚。田弘遇也备办了丰盛的嫁妆,当天就亲自把陈圆圆送到了吴家。此时战事已急,吴三桂王命在身,没过几天便赶往边关。当时有女眷不能随军的规定,吴三桂只得割爱。
陈圆圆有《转运曲》,大略是描述的此时心境:堤柳堤柳,不系东行马首,空余千缕秋霜,凝泪思君断 肠。肠断肠断,又听催归声唤。不久,闯王李自成率大军攻入北京,建立了大顺王朝。城中旧臣遗老全都遭到了搜捕,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全家也在其列,陈圆圆的美貌被闯王的心腹大将刘宗敏看中,于是夺为侍妾。而后,刘宗敏又把她献给了闯王。
据说, “大顺帝”李自成曾逼迫吴襄写信给吴三桂,劝他来京受降;据说,吴三桂也打算归顺李自成政权。但是,有关史料记载了他与父亲吴襄派来劝降仆人的一段对话, 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格局。吴三桂问父亲,仆人说:“已被逮捕。”吴三桂并不在乎地回答:“我到北京后,就会释放的。”吴三桂问其财产,仆人说:“已被没收。”吴三桂仍是满不在乎:“我到北京后,就会发还的。”吴三桂问爱妾陈圆圆,仆人说:“已被宰相刘宗敏抢走。”听到这句话,吴三桂顿时火冒三丈,怒吼 道:“岂有此理!”随即抽出佩剑,一剑把面前的茶几砍断。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使得李自成大败,李自成一怒之下,阵前斩了吴襄,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师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共三十八口。眼看大势已去,李自成只好带上京城的金银财宝撤回陕西老巢。
临走时本想带着陈圆圆,据说,陈圆圆却告诫闯王: “妾身若随大王西行,只怕吴将军为了妾身而穷追不舍;不如将妾身留在京师,还可作缓兵之计!”李自成觉得有理,危急关头,索性丢下陈圆圆跑了。
吴三桂并不知道陈圆圆留在京城,挥师紧追,一心要夺回心爱的女人。追到山西绛州,才得到京师来报,陈圆圆就在京城。吴三桂喜不自胜,立刻停兵,派人接陈圆圆 来绛州相会,任李自成残部渡过黄河,回了陕西。
据《觚剩》记载:陈圆圆到绛州时,吴三桂在军营前搭起了五彩楼牌,列旌旗箫鼓三十里地,吴三桂穿着整齐的戎装亲自骑马出迎,其仪式之隆重绝不亚于迎接圣驾降临。吴伟业的《圆圆曲》写道: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取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鬓不整惊魂定,蜡炬迎 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写的就是这段失而复得的情景。
魂归何处?陈圆圆最后的结局,一般有三种说法。
一是,她跟随吴三桂出镇云南,在吴三桂起兵反清兵败时死于战乱。康熙时陆次云的《圆圆传》所述:吴三桂在云南被封为平西王后,建苏台,营郿坞,华贵无比,陈圆圆常歌“大风之章”,向他献媚,吹捧他“神武不可一世”,因而受到 吴三桂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房之宠。
据明末遗民李介立《天香阁笔记》及《武进县志》记载:吴三桂曾向江南各省发文,责令地方官员代为寻找陈圆圆的父母和大哥。 找到后,“以礼款”,可见吴三桂对圆圆的情义。后来吴三桂的叛乱,本是出于陈圆圆的“同梦之谋”。陈圆圆的结局,也和吴三桂一起“同归歼灭”。但对被“歼 灭”的细节未具体言明,大概是死于战乱或者作为罪囚被处死了。
二是,吴三桂兵败后,城破,陈圆圆自尽。
陈圆圆随吴三桂至滇时,已是三十五岁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人容颜凋谢,加上吴的大老婆“悍妒绝伦”,所以圆圆“屏谢铅华,独居别院”,潜心修佛,远离红尘是非恩怨。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此时陈圆圆所赋之《丑奴儿令》,看似闲雅,实在是有点凄凉索落的味道。后来吴三桂举兵反清,从而招来灭门之祸。城破之日,也便是陈圆圆的生命终了之时。刘健《庭闻录》说:“辛酉城破,圆圆先死。”
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漩涡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长子,其命运与清廷、吴氏家族的兴衰紧密交织。而他的子女与生母,则在这场历史大戏中扮演着沉默却关键的角色。通过梳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7-16 大顺为什么干不过大清:政权根基、战略格局与统战艺术的全面溃败1644年的山海关,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关宁军激战正酣,突然杀出的八旗铁骑以“包抄侧翼、骑兵突击”的战术击溃大顺军,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明清鼎革的历史进程,更...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15 孔有德为何未入“三藩”之列:历史选择与命运转折的交织在清朝初年的政治版图中,“三藩”是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合称。他们凭借在清朝入主中原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被清廷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7-09 吴三桂真实死因揭秘:一代枭雄如何谢幕?吴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极具争议的政治军事人物,其生平跌宕起伏:从明朝辽东总兵到清初平西王,再到反清称帝的“吴周政权”创立者。然而,这位乱世枭雄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7-07 陈圆圆与李自成、刘宗敏:乱世红颜的命运纠葛在明末清初的乱世风云中,陈圆圆的名字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紧密相连。这位秦淮名妓的命运,如同飘摇的柳絮,被卷入李自成、吴三桂、刘宗敏等历史漩涡的核心。要厘清...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03 吴应熊官职品级考:从历史原型到鹿鼎记的虚实辨析在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建宁公主的驸马,其形象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博弈色彩。历史上真实的吴应熊,其官职品级与小说描写存在显著差异。...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7-01 吴应熊身世考:陈圆圆养子身份背后的政治联姻密码在明末清初的风云变局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嫡长子,其身世却因与陈圆圆的特殊关联蒙上神秘面纱。通过《清史稿》《吴三桂纪略》等史料的相互印证,一个跨越满汉、交...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6-27 朱国治:三藩之乱中的殉节巡抚与历史争议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爆发的三藩之乱中,云南巡抚朱国治的命运成为清初历史的关键注脚。这位以“朱白地”绰号闻名于世的封疆大吏,在吴三桂叛军的屠刀下终结了政治生...
康熙的儿子们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6-04 曹变蛟与吴三桂:武力与功过的多维较量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历史中,曹变蛟和吴三桂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活跃于同一时代,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历史评价。究竟谁更厉害,需从军事能力、历史功绩与影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4-23 清朝三藩王兵力之谜:从定制到实际规模的探寻在清朝初期,三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宛如三股强大的势力盘踞在南方,其兵力规模一直是历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兵力不仅影响着清朝的军...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4-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