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谢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谢迁(公元1449-1531年),字于乔,号木斋,明代大臣,浙江余姚人。成化11年(1475)状元,嘉靖朝一品大学士。是明朝余姚三个“阁老”中最著名的一个。逝世后,明世宗特赠太傅的官衔,谥号文正,葬于余姚东山乡白虎庄(今余姚市临山镇临山村)。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谢迁,成化十一年(1475年)中进士一甲第一名(即状元),授以翰林院修撰。1488年,明孝宗即位。宦官郭镛要求挑选妃嫔充实六宫,谢迁向新登位的明孝宗进谏:先帝的陵墓还未建成,挑选妃嫔从礼仪上讲,应当从缓进行。尚书周洪谟等人都赞同谢迁的意见,明孝宗终于采纳了。明孝宗在当太子时,谢迁早就是讲官了。待明孝宗即位,谢迁每次向他讲课,竭力使他掌握做好皇帝的道理。明孝宗多次夸他讲得好。因此,谢迁晋升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
入阁参政
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朝廷命谢迁同李东阳入内阁参与政务。当时,谢迁正料理父母的丧事,竭力推辞,直到居丧结束才接受任命。随即又晋升为詹事,并继续兼任侍讲学士。以后皇太子出阁时,又加封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上书皇帝,劝告太子亲贤者,远佞臣,勤学问,戒安逸。皇帝对此,颇加赞扬。
尚书马文升提出大同边警,饷费不足,要求增加南方两税折银的数字。谢迁表示反对,他说:先朝因为南方赋税较重,所以用折合银两的办法来减轻。如果再提出增加,恐怕百姓不堪负担。结果马文升提出的议案没有被通过。
弘治朝末时,明孝宗想刷新朝政,治理弊政。当时,内府所有的库房、仓场与马坊,宦官作奸违法的事,不易彻底查清。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为禁军不属兵部管辖,都挂空名领取军饷,弊端尤其严重。谢迁找机会把这件事报告明孝宗,并提出根除弊端的策略,结果赢得了皇上的赞同。
谢迁仪表堂堂,相貌俊伟,办事坚持原则,为人光明磊落。他遇事明了,处理迅速,善于据理论争。谢迁和刘健、李东阳一起辅佐皇帝,当时人们评价说:“李公谋略高超,刘公办事果断,谢公谈吐尤健。”三人均被誉为“贤相”。
宦官当道
明武宗即位后,谢迁晋升为少傅兼太子太保。宦官刘瑾乘皇帝年幼,独揽大权,排斥忠良。谢迁认为事关国
家兴亡,决心“触危机而罔恤,当逆峰而直犯”,多次向皇上陈述已见,但都遭到拒绝。直到要求诛杀刘瑾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谢迁就同刘健一起辞官回家了。
刘瑾对谢迁怨恨不已,一个叫焦芳的人由于投靠刘瑾而挤入内阁,对谢迁也深感不满。正德四年(1509年)二月,刘瑾、焦芳一伙借口浙江推举的德才兼备的人,如余姚人周礼、徐子元、许龙,上虞人徐文颜都是谢迁的同乡,而草拟的诏书又出自刘健之手,胡说余姚隐士这么多,肯定徇私勾结,互相拉扯。企图以此作为谢迁、刘健的罪状。他们假传皇命,将周礼等人关进监狱审讯。刘瑾还企图逮捕刘健、谢迁,抄没两家财产充公,幸亏李东阳竭力为他俩解脱。结果,朝廷将周礼等人统统发配到边疆服役,并且下令:从此余姚人不得入选京官,只能派作县令。
正德四年(1509年)十二月,刘瑾倚仗权势,撤消了皇帝给予刘健、谢迁等人赐爵授官的诏命,并追回皇帝赏赐的玉带、官服等物品。与此同时,撤消授官诏命的竟达六百七十五人。当时,人们都为谢迁的安危感到担忧,然而谢迁依然与客人下棋赋诗,镇定自若。
世宗优待
刘瑾被诛后,朝廷恢复谢迁的官职,但他推辞不受。明世宗即位,派遣使者慰问谢迁,起用他担任参议。谢迁派儿子谢正入朝谢恩,并劝明世宗要勤奋学习,效法祖宗,善于纳谏。嘉靖六年(1527年),明世宗亲自下诏令派传令官到谢迁家去征召他入阁复职,并命令浙江的巡抚、按察使敦促谢迁起程赴京。此时,谢迁已是七十九岁的高龄,不得已只好奉命北上。明世宗待谢迁十分优厚,天气寒冷时叫他不用上朝参见。一旦得知谢迁生病,又是派太医,又是送药物,还叫专管酒宴的光禄卿送上美酒佳肴。第二年三月谢迁终算告老还乡。“虽残伏枕还忧国”,谢迁回乡后还念念不忘国家兴亡,明世宗也常派遣官员问候谢迁的起居。
嘉靖十年(1531年),谢迁在家去世,享年八十三岁。明世宗特赠太傅的官衔,谥号文正,葬于余姚东山乡伏虎庄(今余姚市临山镇临山村)。
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智慧回响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 明朝都察院:皇权下的监察利剑与制度困局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长河中,明朝都察院以其严密的体系、广泛的职权和深远的影响,成为封建专制时代监察体系的巅峰之作。作为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9 朱元璋文字狱: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文字狱犹如一道道阴霾,笼罩着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为专制统治者钳制思想、维护权威的残酷工具。朱元璋,这位从草根崛起的大明开国皇帝,其...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