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和唐朝都是两个十分强盛的朝代,虽然宋朝总是被诟病军事力量太弱,和唐朝根本没办法比,但宋朝也有自己的优势。论经济发展宋朝是要好过唐朝的,唐朝鼎盛时期的面积要比宋朝大得多,但宋朝人口却比唐朝多。而且商品经济在宋朝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宋朝越来越富有,经济活跃度也是水涨船高。为什么宋朝就能让全国的经济水平再提升一个层次呢?下面就来看看宋朝是如何刺激经济的。
公元960年到1279年间,在中国古代是宋王朝统治时期。这段时期在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大阶段,宋朝在任的皇帝一共有18位,国祚延续了319年。宋王朝虽然在政治上多灾多难,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年代。即便在后世看法中它并没不怎么被人们所待见,然而宋王朝却为中国的古代经济经济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与提升,为后世经济发展做好铺垫,为后世的经济开创了一个新时代。除开政治上上的妥协和军事上的失利,宋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一个时代了。
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富裕,从经济的组成和占比来看,汉唐是典型的封建农业经济,然而宋王朝却是有着相对发达的工商经济。宋朝的工商业十分发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通过对东京的描绘与刻画,几乎能从一个完整的侧面看出当年宋王朝时工商业经济的高度繁荣。
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了东京当年的繁盛:“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
通常研究古代经济学的学者们会将宋王朝和汉唐的中国古代经济划分开来,并将宋王朝称作中国古代新经济纪元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税收主要是以农业税为主。但宋王朝是例外,据相关史书记载,北宋熙宁十年,推行专卖制度的宋朝的税收中,工商税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农业税的收入。工商业的繁华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古代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制度,农民的政治地位高于商人,可在宋王朝,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许多农民反而放弃在田间劳作去从事商业。古人对土地有着深厚的偏爱,许多投身商业的农民为了得到自己的第一笔资金,便将田地拿去交易。这种田地交易在其他朝代是不被允许的,其导致土地兼并对统治阶级有着不利的影响。而宋朝却不抑制土地兼并,反而承认土地的私有,把私人占有当作藏富于民。当然,走街串巷甚至跨省交易对商人来说再寻常不过的了,各地的民众之间交流加多,户籍这一限制地域交汇的制度也在宋王朝被调整,在当时,只要你移居一个地方超过一年,就可以拥有当地的户口。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户籍制度的放宽,使得农民弃耕从商的现象变得频繁起来。
商业阶级的扩大,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商人的地位在两宋时期空前提高。大多数的封建王朝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针对商人的法律层五花八门。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商人阶级在统治者眼中“重利轻义”,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使得农民可以穿的丝绸,商人却不能。更严苛的是商人的子孙不能参加科举。不过在宋朝,抑制商人的政策有所松动,甚至商人的子孙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出任官员。商人阶级进入国家的管理层面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业交易的增多,使得钱币的使用量和需求随之增加。据李攸《宋朝事实》相关记载:“铁钱两万重130斤”,可以看出铁制的钱币分量重、价值低,不便于流通和随身携带,特别是给大宗贸易造成巨大困难。所以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便有了其必然性,因此北宋时期产生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国内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宋王朝对外贸易的发展,事实上,宋王朝是当时世界外贸第一大国。同时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也更多。宋人赵汝适在其著作《诸蕃志》中列出了与宋代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名称超过了60个,为写这本书,他在泉州亲自“询诸贾胡,稗列其国名”。宋代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比前代更多。宋代进出口货物达410种以上。
宋朝特别重视发展海外贸易,把海外贸易看成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是强本弱末,重农抑商,宋朝则农商并举。与海外贸易相对应的是航海业的进步。宋代造船业的规模和制作技术,都比前代有明显的进步。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述,宋代海船可乘五六百人以上。海船很多,据《梦梁录》的说法,福州一地就有300余艘宽一丈二尺以上的海船。
历史上,宋代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同海外的联系比前代更广,对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清晰,有数种专门记载海外情况的著作。因为传统的有西部到阿拉伯再到欧洲的丝绸之路被西夏所阻断,海上贸易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如《太平寰宇录》中记载的一样,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虽然宋朝有弱宋之称,但其经济却相当发达。
历史教授杨渭生先生认为:“两宋三百二十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在世界古代史上亦占领先地位。”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也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1240年5月2日,临安城荣王府中,一名小妾因被迫服下堕胎药而痛苦挣扎。这个本该被抹去的生命,却以先天不足的姿态降生——手足绵软无力,七岁方能言语,智力发育迟缓...
宋度宗 2025-09-22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千年古训中的治国警世箴言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当宋神宗力推王安石变法时,朝堂上激荡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四次提及"纪纲&quot...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9-22 岳飞与李清照:时代交叠中的“平行线”南宋初年的历史舞台上,岳飞以“精忠报国”的赤诚成为抗金中流砥柱,李清照则以“生当作人杰”的豪情成为婉约词坛的巅峰。尽管二人同处宋室南渡的动荡时代,但历史档案与现...
李清照的词 岳飞 2025-09-19 乌台诗案:苏轼诗文中的政治风暴与文字之祸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一场因诗文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朝野,史称“乌台诗案”。这场案件以苏轼被捕入狱为核心,牵连数十人,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之一。其导火...
苏轼 2025-09-18 宋清未入天罡之谜:血缘、能力与梁山秩序的博弈在梁山108将的星宿体系中,天罡三十六星与地煞七十二星的划分,既是对英雄排位的象征性安排,也暗含着权力平衡与利益分配的深层逻辑。作为梁山首领宋江的亲弟弟,宋清虽...
宋江 2025-09-18 丁得孙与李逵:梁山武力与价值的双重镜像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丁得孙与李逵的武力对比常被读者津津乐道。一位是东昌府副将、飞叉绝技的“中箭虎”,一位是梁山步军头领、板斧开道的“黑旋风”,二者虽同属地...
李逵 2025-09-18 梁红玉真实下场:血战疆场,忠魂永驻南宋抗金烽火中,梁红玉以营妓之身逆袭为巾帼战神,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然而,这位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女将,最终以惨烈方式血洒疆场,其真实结局远比后世附会的“归隐山林”...
梁红玉 2025-09-18 乱世双雄:钱镠与赵匡胤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赵佶:艺术巨匠与政治困局的双重镜像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 向太后“向萌萌”昵称考:一场跨越千年的网络文化戏说北宋神宗钦圣宪肃皇后向氏,这位以端庄贤淑、政治智慧著称的传奇女性,却在当代网络语境中拥有了一个与其历史形象极具反差的昵称——“向萌萌”。这一昵称的诞生,既折射出...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