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之所以可以统一六国,重要原因便是自从秦孝公以来,其他的六位君王皆是明君。而这一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而且还特别难得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纵观其他的国家,他们的发展似乎显得就有一些不尽人意。而且许多国家之所以可以从高高在上的巅峰低到谷底,其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一个君王的不作为。那最后他们也将祖祖辈辈打拼下来的基业毁为一旦,最后沦落到了丧家之犬的地步。
一、秦国君王
其实在很长时间以来,秦国君王就立志要统一六国一统天下。然而这样的积液却耗费了六代君王的心血。秦国一直位于西北边境,其他位居中原的诸侯国相比,秦国的综合实力显然是差了一截。
甚至在秦国建立之初,其他国家的君王并没有将其放在眼里。秦国在历史上一共存在了700多年,拥有33代君王。而在这其中大多数都是治国有方,勤政爱民的优秀统治者。
在秦武公在位的11年当中,经历了短暂的三父之乱。而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秦国确实遭受到了一系列重创。在秦武公去世之后,由他的弟弟秦德公继承王位。
而秦德公也看出了国内的血雨腥风,但奈何他未能找到改变国家发展的道路,在他去世之时,国家的状况也没有得到过多的好转。直到秦穆公的出现,才使得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穆公富有雷霆手段,而他也使得秦国走向了霸权的地位。而为了国家的发展,秦国则不再使用所谓的顺位继承制,选择将王位赐给那些有本领的皇家子嗣。
只有真正有才能有本事之人,才可以坐上统治者的位置。随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将国家的综合实力再一次推上了另外一个巅峰。等到秦惠文王继位之时,秦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地步,甚至在其他几个国家当中占上了权力的顶峰。
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秦始皇的成功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而在他成长的过程里也一直遵守着秦国的祖训,那便是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做事之前应该有所考虑。
二、其他国家出现大量昏君
如果说秦国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不遵守所谓的立嫡立长制度,而是将皇位传给有能力有本领之人的话。那其他国家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们一直遵守祖训。
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并没有进行多方位的权衡,只认为将王位传给嫡长子即可。而且秦国一直以来便遵守依法治国的政治纲要,因而才使得国家新兴向荣综合实力得到提高。
然而其他国家却并没有对其坚守,反倒是无时无刻在维持自己的利益。如果下发的一系列政治制度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利的时候,其他国家的君王则会肆无忌惮的将其制止,甚至会以损害百姓乃至臣子的利益作为基础,也要获得自己想要的好处。
而秦国却并非如此,虽然说人生在世肯定会有所欲望。但秦国君王则更能明白自己国家的运行以及强大需要依靠百姓的支持。而且在朝为官的臣子也不应该根据其性格所决定,只有有本领、贤德之人,才能成为皇帝身边的心腹。
与秦国君王的通透相比,似乎其他君王就显得有些糊涂了。例如燕国君王燕王哙便是一个糊涂之人。他竟然通过禅让制将王位传给了朝中的国相子之。
燕王会本以为子之会带领自己的国家,走上更高的巅峰,却没想到子之将燕国历代君王打拼下来的基业,险些毁为一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阎王会就有些昏庸,但更多的还是愚蠢。
而一个国家的君王,之所以可以如此肆无忌惮的随心所欲。从根本上便是没有对齐约束的条条框框。在更多的时候,他并非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
反倒是一个站在群山之巅,可以肆意妄然的去执掌人生死的屠夫,而这也使得国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曾经强大一时的齐国,在战国早期之时,就已经将综合实力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然而在面对秦国的步步逼迫之时,齐国君王竟然选择不战而降,直接将自己祖祖辈辈积累的大片基业拱手送到了秦国的手中,而这也是昏君当道所造成的结果。
无论如何,秦国君王对于子孙后代的约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先进性。自从秦孝公去世以后,就颁布了一系列的制约制度。就算是商鞅被车裂而死,但仍旧将其变法的制度保留了下来,而这也成为秦国继续强大的根本元素。除此之外,其他的秦国君王仍能励精图治,无时无刻都为了国家的发展而呕心沥血,这也促进了国家的强大。
战国时期,秦国在秦孝公的推动下,由卫国入秦的商鞅主导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法运动。这场变法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为核心,将秦国...
商鞅 秦孝公 2025-07-31 赢驷车裂商鞅:权力博弈下的必然结局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具实力的国家。然而,这场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商鞅,却在秦孝公死后,被新君赢驷下令车裂,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赢驷车裂商...
商鞅 秦孝公 2025-07-31 嬴驷诛杀商鞅:权力博弈下的必然抉择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溘然长逝,其子嬴驷即位后迅速下令逮捕商鞅,最终以谋反罪名将其车裂于市。这场震动秦国的政治风暴,表面是君臣反目,实则是新兴法家集团与旧...
商鞅 秦孝公 2025-07-21 秦孝公到秦始皇:跨越百年的帝国崛起之路在中国历史的星河中,秦国从边陲诸侯到吞并六国的崛起轨迹,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而秦孝公与秦始皇,正是这部史诗中两位关键的领航者。他们相隔百年,却通过血脉与制度...
秦始皇陵 秦孝公 2025-07-01 秦孝公:战国变革的奠基者与秦国崛起的引路人秦孝公(公元前381年—前338年),嬴姓,名渠梁,是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公元前361年—前338年),以非凡的改革魄力和战略眼...
秦孝公 2025-06-26 赢虔的儿女:历史迷雾中的模糊身影在战国时期风云变幻的秦国历史中,赢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是秦献公庶长子、秦孝公兄长,也是秦惠文王嬴驷的老师,以能征善战闻名。然而,关于赢虔的儿女,史料记载却...
秦孝公 2025-04-29 商鞅:法家流派的杰出代表在中国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商鞅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坚定的改革决心,成为了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为日后的统一六国...
商鞅 秦孝公 2025-02-24 赢虔的结局与劓刑之谜在战国时代的历史长河中,赢虔作为秦国的重要人物,其命运波折、结局凄凉,引发了后人的诸多感慨与思考。一、赢虔的生平与贡献赢虔,秦献公的长子,秦孝公的兄长,以左庶长...
秦孝公 2025-02-22 咸阳宫的主要建筑及重要景点咸阳宫,作为大秦帝国的大朝正宫,不仅是秦国的政治中心,更是国家象征。它位于今陕西西安以西,咸阳以东,历经秦孝公至秦昭王时期的不断扩建,最终形成了占地3.72平方...
秦孝公 2024-11-07 秦孝公与秦惠文王:父子之间的政治传承与变革秦国,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据极其重要位置的国家,其崛起和强盛的过程离不开历代君王的英明治理。在秦国历史上,秦孝公和秦惠文王是两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们不仅是父子...
秦孝公 启 2024-07-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