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项羽和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骁勇善战,为什么项羽不愿意重用他?
韩信的童年应该说是非常幸福的,有一个熟懂兵法的父亲,还有一个温柔的母亲。但不幸的是,九岁那样,韩信的父亲与世长辞,留下韩信和他母亲相依为命。但是上天好像要和他开玩笑似的,在他十岁那样,又夺走了他母亲的性命,这下韩信的天彻底塌了。
母亲去世后不久,他就成为了流浪汉,经常到别人家里蹭饭吃。开始他寄宿在淮阴一个当亭长的朋友家,日子一长,亭长一家对他非常不满,并设计把他撵走了。韩信为了充饥到淮阴城外的河边钓鱼,结果还是食不果腹。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大娘看此情景,十分可怜韩
信,就把自己的干粮分了一半给他。以后数十天,天天管他吃饭。韩信非常感动,对老大娘说:“您对我这么好,我以后一定报答您!”老大娘听后极其生气:“男子汉大丈夫,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还指望你日后报答我吗?”韩信羞愧极了,暗下决心,日后一定要有所作为。
韩信不光生活穷困潦倒,还经常遭别人的白眼和欺负。有一次,淮阴城里一帮游手好闲的无赖拿他取乐,逼他从一人的胯下爬过。韩信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于是屈身从这个无赖的胯下爬过。这一看似软弱无能的举动,却彰显了韩信善于分析形势的超群智慧,这都得益于他从小喜好习武、钻研兵法、懂得审时度势。母亲去世后,他专门为她找了一个开阔得可以住一万户人家的墓地,告诉别人他韩信总有一天会被封为“万户侯”,当然这样的话又招致别人的讥讽和不屑。
但韩信是个有梦想、有才华的青年,虽然从小家境贫寒,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国家的一代良相,为明主效力。在他三岁的时候,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非常喜欢读兵法和剑术,到六七岁的时候,兵法和剑术都学得有模有样了。父母的相继离开,无疑对于幼小的他来说是天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为此消沉。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和自己的梦想投奔了项梁,韩信还没有来得及展示才华呢,项梁就战死了。
就这样,韩信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职责就是没日没夜地为项羽站岗。在这期间,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均不予采纳。慢慢地,韩信就发现,项羽除了自己以外,不认为别人有文韬武略的。韩信每次趁机献计时,项羽总是用轻蔑的眼神瞟他一眼,然后漫不经心地说:“我会好好想一想的,你先下去吧。”这种轻蔑的眼神让韩信非常不舒服。项羽决定在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军时,韩信在门外听得不寒而栗,这样做真的就大错特错了!等范增等人离开,韩信顾不得那么多,就进去要向项羽进谏,项羽还是那样漫不经心地问:“什么事?”
韩信说:“将军,这是二十万人命呀,如果您这样做,会失去民心”,“没想到你也挺关心军中大事的,但是这行军打仗的事你根本不懂……”,韩信还要说什么,项羽就挥挥手说:“你就做好你的事就行了。”韩信失落地退下。
坑杀二十万秦军的行动终于执行了,第二日,当看到埋葬秦兵尸骨的那个小山包时,韩信无数次地自问:“项羽会是一统天下的那个人吗?我跟着他到底有什么出路?”
韩信的雄心化为失落和迷惘,他还做着一个小小的守卫,只是在蹉岁月,项羽的胜与败已经难以引起他的关注了。没有悬念,项羽终于进入咸阳,成为西楚霸王。天下已定,接下来就
要分封诸侯了。楚军进入咸阳,开始了狂欢。韩信想:“天下要平定了,还有我用武之地吗?”怀着这样的想法,他漫步在被楚军占领的咸阳。咸阳街头,满目萧条,北风呼啸而过,像人哽咽的哭声。这与韩信心目中的胜利相差太远了,诛暴秦是千万黎民的心愿,为什么咸阳城看起来没有一点喜悦的气息,相反,充满了凄惨。韩信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这时,楚军的骑兵飞速穿过街道,冲散了街道上的百姓,人马通过,街道上一片狼藉。韩信自言自语:“楚王带的可都是骄横之兵呀。”街边有个来不及躲闪摔在地上的小女孩在哭泣,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韩信顿起怜悯之心,就过去扶她起来,说:“早点回家吧,街上挺乱的。”女孩一听,哭声更大了,然后说:“家里一个人也没有了....”原来,女孩的两个哥哥都参军了,杳无音信,后来听说被项羽坑杀了,她的爹娘伤心绝望,最后病死了。小女孩问:
“项羽真的把我的哥哥都活埋了吗?”韩信叹了一口气,没有回答。小女孩又说:“前一段时间,刘邦在咸阳时,我们过了几天好日子呢。我听乡亲说,刘邦要做关中王,那样就好了。”小女孩的话一句句敲在韩信心上,韩信安排乡亲照顾小女孩后,就匆匆赶回军营。他心中已经做了决定,豁然开朗。第二天,咸阳城外旗帜猎猎作响,项羽正在分封十八诸侯。韩信站在楚王身后队列中浮想联翩:“这些诸侯里面本来有一个应该是我呀。”分封完以后,韩信注意观察汉王刘邦的表情,他发刘邦脸上没有半点高兴的神色,闷闷不乐。谁会高兴呢?本来约定先人关者为关中王,项羽竟然把人家撵到巴蜀之地。韩信觉得刘邦已经在关中得到民心了,肯定不会甘心屈居巴蜀的。看来天下太平只是表象,不久还会起战题事的。
刘邦就要走了,项羽下令只要愿意跟着刘邦,尽管去。没想到愿意跟着刘邦去巴蜀的有一万多人,韩信就是其中一员。韩信要把赌注下在刘邦身上,想一展宏图,他正式从项氏军团跳槽到刘氏军团。这一选择,成就了刘邦,也成就了他自己。
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外,滔滔漳河水映照着楚军将士坚毅的面庞。项羽立于船头,挥剑斩断最后一根缆绳,沉闷的凿击声中,数十艘战船缓缓沉入河底。这一历史性瞬间,不仅斩...
项羽 2025-09-19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破釜沉舟:绝境中迸发的决绝智慧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下,漳河波涛裹挟着历史的重量奔涌向前。楚军统帅项羽立于船头,望着对岸秦军二十万大军的旌旗,突然挥剑斩断船锚,铿锵之声穿透晨雾:“凿沉所有船...
项羽 2025-09-12 王离算名将吗?——从家族荣光到历史迷雾的军事人生在秦末乱世的风云中,王离的名字常与“巨鹿之败”“将门之后”等标签紧密相连。作为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继承了家族的军事基因,却最终在项羽的铁骑下折戟沉沙。...
项羽 王离 2025-09-11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军事天才到政治败局的深层剖析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虞子期原型之谜:文学虚构与历史想象的交织在楚汉争霸的传奇叙事中,虞子期常以“项羽麾下五大将之一”“虞姬堂弟”的身份出现,其忠勇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当翻开《史记》《汉书》等正史,这个人物却如幻影般消失—...
项羽 虞子期 2025-09-09 吕马童与项羽:一场被历史误读的“恩义”纠葛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垓下之战的尾声里,西楚霸王项羽以一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的悲壮之语,将最后的尊严交予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这段被《史记·项羽本...
项羽 2025-09-04 燕王臧荼:名字里的历史密码与时代回响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燕王臧荼的名字或许并不如秦皇汉武般如雷贯耳,但其人生轨迹却深刻折射出秦汉之际的政治风云。这位曾先后效忠项羽、归顺刘邦的诸侯王,其姓名读音...
项羽 刘邦 2025-08-27 英布与季布:乱世双雄的武力与谋略之辩在秦末汉初的群雄逐鹿中,英布与季布作为项羽麾下的核心战将,以截然不同的作战风格与人生轨迹,成为后世评价楚汉名将时绕不开的坐标。若以“厉害”为标尺,需从战场杀伐、...
项羽 季布 2025-08-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