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唐初宰相、外戚,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长孙无忌是唐朝名臣,为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辅佐李世民安定天下,力保外甥唐高宗继位,但最后却被自己的亲外甥逼死。那么长孙无忌为何会被唐高宗逼死呢
一,出身显赫
长孙无忌出自北魏皇室,为文成皇帝拓跋濬后裔,因此家世显赫,历北魏、西魏、北周、隋朝皆为高官,使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他自幼就喜好学习,博览群书,很有见识。长孙无忌自幼与李世民交好,因此李世民在晋阳起兵反隋,他立即前往投靠,得以担任渭北道行军典签。他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立下许多功劳,得以获封上党县公。
二,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626年),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得知太子李建成要对李世民不利,于是力劝李世民抢先下手,除掉李建成。李世民同意,于是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李建成与李元吉,成为大唐太子。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评定与赏赐随他作战的功臣,以长孙无忌为第一,于是封他为齐国公。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氏又嫁给李世民,成为皇后。李世民因此对他更加倚重,命他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三,辅佐太宗
唐朝与东突厥颉利可汗签订渭水之盟后不久,东突厥发生内乱,因此许多大臣建议李世民趁机消灭东突厥。李世民询问长孙无忌对策,他回答说:“现在大唐在休养生息,等到东突厥来了,我们再征讨他。现在东突厥内乱,一定不会侵扰大唐。如果我们出击东突厥,不一定能取胜。不如按兵不动,等待时机。”李世民听从,后来趁东突厥衰落将其消灭。
长孙无忌深受李世民信赖,引起一些人的嫉妒,他们于是上书诋毁长孙无忌。李世民见到这些奏折,便对长孙无忌说:“朕与你君臣之间,一切事情都没有猜疑。;如果各自有疑惑却不说,那我们就无法沟通了。”然后李世民又召见群臣,表达自己对长孙无忌十分信任,叫他们不要再挑拨离间。
长孙无忌知道自己位高权重,难免引起嫉妒,招来灾祸,因此经常告诫自己不要居功自傲。他于是向李世民请求辞去机密要职,其妹长孙皇后也在李世民面前求情,李世民于是解除他的尚书右仆射之职,授他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七年(633年),李世民封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极力推辞。然后长孙无忌上书李世民称自己是外戚,担心因此获授司空而遭人非议,说皇帝任用私人。李世民说:“朕授予官职,看的都是才能,绝不会因为关系亲近而任用私人。”然后李世民写了《威风赋》,赐给长孙无忌,以嘉奖他劳苦功高。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下令对长孙无忌等功臣列土封疆,让他们子孙世袭刺史。长孙无忌等人极力推辞,李世民才作罢。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下令在凌烟阁画长孙无忌等二十四功臣画像,以他为第一。
四,参与立储
贞观十六年(642年),太子李承乾与心腹密谋杀父夺位。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因为儿子李承乾谋反,将其废黜,想要立儿子晋王李治为太子,便与长孙无忌、房玄龄、徐世三人商议储君之事。长孙无忌因此在李世民面前发誓,表示誓死拥立晋王。李世民于是命晋王拜谢其舅长孙无忌。
李世民担心众臣不支持晋王为储君,便问长孙无忌对策。长孙无忌回答说:“晋王仁孝,天下归心。陛下可以召集百官询问,一定没有异议。如果百官没有同声庆贺晋王,那臣就是欺君之罪,理应受死。”后来李世民又想立儿子吴王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极力反对,李世民才作罢。
五,辅佐高宗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病逝,临终命长孙无忌与中书令褚遂良辅佐李治。李治即位,封舅舅长孙无忌为太尉、扬州都督。永徽二年(651年),李治对群臣说:“朕广开言路,希望有好的意见可以采纳。但你们提的意见虽多,却没有一条可以采用。”长孙无忌回答说:“陛下即位推行的政策律令固然没有缺陷。虽然众人提出的许多意见有些浅薄,但还是希望陛下继续广开言路,这样才能上通下达。”
李治又说:“听说你所在的官署,有许多讲情面的。”长孙无忌回答说:“讲情面偏袒私情,自古以来就无法避免。陛下的教化逐渐深入人心,百姓都向着陛下。至于公然徇私枉法,没有人敢这样。稍微讲一点人情,陛下也不能避免,何况是臣下呢。”李治因此对长孙无忌的建议大加采纳。
六,被逼自尽
永徽六年(655年),李治想立武则天为皇后,长孙无忌对此极力反对。李治于是秘密赏赐他重金,希望他能够通融。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多次到他的府上求情,希望他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但皆遭拒绝。李治再次召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商议立武则天为皇后,长孙无忌再次大力反对,但李治坚持己见,立了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因此深恨长孙无忌,与心腹许敬宗密谋除掉他。
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派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李治于是命许敬宗调查此事。许敬宗则报告李治称长孙无忌确实谋反,要求将其处死。李治犹豫不决,许敬宗因此拿汉文帝处死舅舅薄昭的事劝谏李治。李治于是让许敬宗全权负责此事,许敬宗因此判长孙无忌流放,然后将其逼死。
总的来说长孙无忌是大唐名臣,为唐朝立下许多汗马功劳,但也因此功高盖主,引起外甥唐高宗的猜忌。唐高宗想要立武则天为皇后,他极力反对,因此使得唐高宗与武则天对均他不满,便借许敬宗之手将其逼死。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房玄龄的名字与“贞观之治”紧密相连。这位被李世民誉为“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的宰辅,其政治智慧与历史贡献无可争议。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其家...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6-30 李世民的情感世界:杨妃与长孙皇后的历史镜像在唐代宫廷的璀璨星河中,李世民与杨妃、长孙皇后的情感纠葛,始终是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一代明君,李世民的情感选择不仅关乎个人偏好,更折射出唐代皇室婚姻的政治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6-23 隐没在历史褶皱中的公主:李建成之女永宁原型考在隋唐交替的烽烟中,李建成作为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其人生轨迹戛然而止于玄武门之变。相较于其弟李世民诸女在史册中的清晰记载,李建成之女永宁公主的生平却如同被迷雾笼...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19 李世民与李君羡:从沙场战友到权力祭坛的君臣悲剧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功臣谱系中,李君羡的名字如流星般短暂而耀眼。这位出身瓦岗的猛将,以“五娘子”的谶语悲剧收场,其与李世民的关系演变,恰似初唐政治生态的缩影—...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18 李世民与杨氏:权力漩涡中的伦理困境与政治博弈在玄武门之变的血色残阳中,李世民不仅斩断了兄弟情谊,更将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纠葛刻入史册——他纳弟媳杨氏入宫。这位出身弘农杨氏的贵族女子,因美貌与家族背景成为权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17 薛万彻为何未入凌烟阁:政治站队、性格缺陷与时代抉择的交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名单,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勋而设立的“荣誉殿堂”,入选者多为玄武门之变的核心支持者或贞观年间政局稳定的基石。然而,战功赫赫的薛万彻却未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12 玄武门之变的权力密码:李世民为何不敢弑父夺位?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玄武门之变犹如一颗重磅棋子,彻底改写了李唐王朝的命运。这场政变以秦王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而告终,却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谜题...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6-09 襄城公主:唐太宗长女的沉默史影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子女谱系中,襄城公主如同一缕轻烟,悄然飘散在历史深处。作为帝王长女,她既无高阳公主那般惊世骇俗的私生活记载,亦无城阳公主那般牵动政局的婚姻波折,...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06 朝堂暗涌:岑文本为何斗不过长孙无忌在贞观年间的朝堂风云中,岑文本与长孙无忌的权力博弈,宛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位以文采斐然、刚正不阿著称,一位凭皇亲国戚、从龙之功显赫,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较量,...
长孙无忌 2025-06-04 玄甲军:李世民麾下四百精骑如何改写唐初战争史在唐初统一战争的烽火中,李世民麾下有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精锐骑兵——玄甲军。这支身披黑甲、来去如风的部队,不仅是李世民克敌制胜的王牌,更是中国古代特种作战的典范...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