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虽是文人一名,但他的品行却遭人唾弃。唐中宗时期,宋之问因告密立功,因此升迁,在朝堂上宋之问一直都是采取趋炎附势的方式,来让自己得到好处。不过等李隆基继位后,他直接赐死宋之问,终结了他的整个人生。那今天主要是想讲讲,宋之问一生到底做了哪些败人品的事情,从而了解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因诗杀人”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来看看吧。
先说两个关于著作权的公案。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某诗人到灵隐寺游玩,高兴起来吟诗两句: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然后就卡壳了,不知道怎么往下续,于是就反反复复的念叨。
灵隐寺里的一个老和尚听到了就提示:何不对“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诗人的任督二脉一下子被老和尚打通,文思泉涌,完成了整篇: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这某诗人就是宋之问。续诗的老和尚,人们说他叫骆宾王。
另一桩公案,按刑法是谋“财”杀人案。
这“财”,也是两句诗。
单纯青年刘希夷兴致勃勃地来找舅舅,出示给舅舅他写的一首诗《代悲白头翁》,其中有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写得真是好,舅舅一看就爱了,要求刘希夷把这两句诗转让给他。
这刘希夷,可能当时喝了点酒,脑子一抽同意了。
第二天酒醒,刘希夷后悔:这首诗绝对是一颗天边闪亮的星,足以让自己在诗坛扬名立万……不给了。
不给了。舅舅很愤怒,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把刘希夷给……压死了。
《唐才子传》是这样记载的:“……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
是的,这杀人犯舅舅,也是宋之问。
这俩传说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宋之问这厮,才学平平,贪婪狠毒。
其实这两个故事,真实性都存疑。稍微了解下中国诗歌的流变过程就知道,宋之问在诗歌发展史上绝对是实力派。
从南朝齐开始,沈约、谢朓等人即致力于追求诗歌的声律美和对偶美,形成“永明体”,唐初的沈佺期、宋之问在这个基础上把对偶技巧和声韵技术结合,确定了律诗的粘附规则,使后来的诗人有明确的格律可以遵循。
可以说,因为沈、宋,律诗才成为一种诗体。
回到我们说的第一个故事。
这首叫《灵隐寺》的诗和宋之问的另一首《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风格一致,写的也都是越地秋天,创作时期应该很接近。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这首诗里宋之问腆着脸写下了“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可以判定是公元709年被贬越州后的作品。这个时候宋之问已五十多岁,诗上修为差不多就相当于《笑傲江湖》中左冷禅的武功修为,根本就不需要外援。“楼观沧海日”两句,胜在气魄大,词句其实平常,倒是后面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意兴高远。
附会上骆宾王,属于蹭热点,让这个故事更有传播性。
第二个故事的悲惨男主角刘希夷,是和沈佺期、宋之问同年的进士,比宋之问长约五岁,如果二人确为舅甥,那么宋之问的姐姐最少要大宋之问二十岁才说得过去,宋之问约生于656年,他的父亲宋令文在公元650-683年间担任骁卫郎将和东台详正学士,宋之问是长子,下边还有弟弟宋之逊和宋之悌。比较看下宋氏三兄弟和他们父亲的年龄结构,这个“姐姐”怎么都让人觉得是硬安上去的。
从创作上来讲,刘希夷写诗偏古风,“体势与时不合”,不是流行调调,当时流行的是什么?就是宋之问他们推行的律诗,初唐四杰中的王勃杨炯,杜甫的祖父杜审言都是个中高手。宋之问与杨炯分直内文学馆,是颂圣时的主笔,写诗追求典雅恢宏绮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语虽清警,却充满了伤时悲逝的低徊,这样两句诗取悦不了统治者,实在犯不着为夺诗杀人。
这第二个故事,其实就是故意往宋之问头上扣屎盆子。
原因就是,宋之问实在是人品卑劣,丢尽了文人的脸。
宋之问最有名的一首诗,他往天空挂的最亮的一颗星,是《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里,抹去了背景,身份,经历,只留一种心理状态描摹,引起千百年来无数人的情感共鸣,是文学上“形象大于思维”的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但还原历史就会发现,宋之问的“近乡情怯”里可不只是对亲人的牵挂,更多的恐怕还是对自己要面临的惩处的惴惴不安。
宋之问是从贬谪地偷溜回来的。因为媚附张易之,他于公元705年被贬为泷州参军,泷州太苦,宋之问受不了,日夜惦念曾经的锦绣华庭,“经冬复立春”后就自己决定回洛阳了。
因为属于私自潜逃,宋之问不敢在社交场合露面,躲在好友张仲之的家里听风声。结果就真给他听到了一个机会:收留他的好友张仲之和驸马都尉王同皎密谋要除去当朝宰相、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
好朋友就是用来出卖的!宋之问不踌躇不犹豫,直接就去告发。
于是,王同皎被斩,张仲之全家被杀。逃归的宋之问不但未受到追究,还当上了鸿胪主簿。
读唐诗会发现,则天朝的文人没骨气的比较多,什么李峤,崔融,杜审言,苏味道,沈佺期,都曾媚附过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兄弟。但别人媚附,就是写两句诗拍拍五郎六郎的马屁,替那哥俩完成则天大圣皇帝布置的作业,宋之问不同,他把媚附的行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但当枪手代写诗,还“至为易之奉溺器”——《新唐书》里说的。
这七个字啥意思,有点文字常识的人都懂。
只能说,宋之问实在是木秀于林啊。
这样的人才自然不会只围着一个炉灶转。张易之兄弟倒台后,前面说过,宋之问靠出卖朋友巴结上武三思,武三思被杀,宋之问又去投靠了太平公主,他优秀的诗才不浪费,写诗称颂“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递南山作寿杯”,可人太平公主还没失去话语权呢,宋之问就又跑去攀附另一高枝:中宗李显最宠爱的女儿安乐公主,献的诗也是高格调:“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
这一次的投机终于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被激怒的太平公主到中宗前“发其知贡举时赇饷狼藉”,又把宋之问贬出了京城。
713年,宋之问被刚继位的玄宗赐死,这个一生在唐诗的天空挂了很多颗星的诗人,自己的生命也终于挂了。
他的名字远没有他的诗作光华灿烂,是该怨他生在了大唐那段最纠结、最艳丽、最血腥的年代,还是怨他贪婪的内心,卑污的灵魂?
《新唐书》里不无揶揄记载了他的最后一幕:
……之问得诏震汗,东西步,不引决。祖雍请使者曰:“之问有妻子,幸听诀。”使者许之,而之问荒悸不能处家事。祖雍怒曰:“与公俱负国家当死,奈何迟回邪?”乃饮食洗沐就死。
冉祖雍是受宋之问指使告发张仲之的人之一,对错不论,死得却有男儿气概。
如果他早知道宋之问是这样一个死乞白赖的无格之徒,会不会后悔上了宋氏兄弟的贼船呢?
知道的是,沈佺期的后人近年来在努力澄清关于沈佺期的部分传闻,和宋之问并称,沈家后人是几千几万个不愿意啊!
【作者简介】葛巾,70后,码字原为稻粱谋。
当61岁的李隆基在华清宫凝视18岁的杨玉环时,这场跨越伦理的痴恋不仅颠覆了皇家秩序,更在千年历史中投射出关于权力、美貌与人性的永恒命题。作为曾经开创开元盛世的明...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杨玉环 2025-09-26 红颜非祸水:安史之乱中杨贵妃的悲剧命运解析公元756年盛夏,逃亡蜀地的唐玄宗李隆基在马嵬驿面临终极抉择:六军将士以"祸国红颜"之名逼杀杨贵妃。这场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9-26 天宝无嗣之谜:李隆基与杨玉环十一年无子的历史真相公元745年,60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将26岁的杨玉环正式册封为贵妃,开启了长达十一年的专宠时代。这段被白居易誉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传奇爱情,却始...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9-26 盛世霓裳下的裂痕:杨玉环与李隆基的情感博弈与权力困局白居易笔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绝美誓言,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塑造成千古典范。然而,剥离文学滤镜后,这段相差34岁的“老少配”婚姻,实则充...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9-26 权力的边界:刘娥为何止步于称帝的深层次逻辑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以唯一女皇帝的身份突破性别桎梏,而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虽手握实权,却始终未跨出称帝的最后一步。这种差异并非偶然,而是宋朝政治生态、儒家伦理与...
武则天有男宠吗 刘娥 2025-09-26 洛阳登基:唐朝两位皇帝的特殊历史轨迹唐朝以长安为法定国都,但洛阳作为东都,在特殊历史节点两次见证帝王登基。唐中宗李显与唐哀帝李柷的即位仪式均在此完成,其背后折射出权力更迭的残酷逻辑与王朝末期的衰变...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李柷 2025-09-26 李世民英年早逝:纵欲之说的虚妄与真相的探寻公元649年,大唐贞观二十三年,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溘然长逝,年仅51岁。这一消息如巨石投入历史长河,激起千层浪,后世对其死因众说纷纭,其中“纵欲过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5 历史上的狄仁杰:超越“神探”标签的唐代名相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狄仁杰常以“神探”形象深入人心——无论是影视剧中抽丝剥茧的断案场景,还是文学作品中智破奇案的传奇故事,都让这位唐代名臣与“侦探”标签紧密相连。...
狄仁杰 2025-09-25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被迫抉择还是主动铤而走险?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箭矢破空,李世民亲手射杀兄长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亦殒命当场。这场政变以雷霆之势终结了唐朝初年的储位之争,却也因弑兄逼父的伦理争...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9-25 玄武门血幕:李世民砍下李建成头颅的权力逻辑与生存法则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一箭射穿兄长李建成咽喉,随后尉迟恭挥刀砍下其头颅。这一血腥场景不仅终结了兄弟性命,更撕裂了封建王朝的权力伦理。当史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