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在七世纪末到八世纪初的30多年里,这三个女人的光辉笼罩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的天空。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都死于李隆基之手,标志着女性彻底退出了唐代政治舞台。
2013年秋,随着上官婉儿墓的发现,1300年前的尘封往事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2013年8月底,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咸阳发掘一座唐代墓葬,擦去泥土的墓志盖上的字迹令所有在场人员异常兴奋——“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在唐代做过昭容而又姓上官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官婉儿。
其中墓志由高质量的青石打造,呈正方形,高广皆约75厘米,在唐代墓志中可以算作大型墓志。墓志盖面和志石四侧减地线刻牡丹、忍冬、瑞兽、十二生肖,造型优美、錾刻精细,在唐代墓志线刻装饰图案中属难得的上乘之作。
墓志正文正书982字,措辞工稳,文采华丽,且书、刻俱佳,其书法风格用专家的话来说是“丰腴流美”,符合当时流行的书风。墓志序文记载了上官昭容的籍贯、世系(即父祖三代的名讳、官职、事迹等)、简要生平、死因、享年、葬时葬地等信息,序文后是不长的两段铭。
序文描述上官昭容出身名门(其祖父上官仪曾任唐高宗宰相),自幼聪颖,才能出众,特别在对待逆党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态度上,始终保持正确的立场并与其斗争。最后在政变中“遽冒铦锋,亡身于仓卒之际”。她的墓葬是睿宗皇帝下制修建并予以礼葬。
墓志文中最关键的话紧接着皇帝制命出现,曰:“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
按照唐代墓志撰写的惯例,撰文者大多会在序文末尾对出资制作墓志的请托人(一般是志主的子女或家庭重要成员)点名奉承一番,以昭显后者的孝友或慷慨。《唐昭容上官氏墓志》文面上的请托人是当时的睿宗皇帝,但是接下来特意交代太平公主痛惜上官婉儿之死的感情。
因此可以据此认为,上官婉儿的礼葬,完全是出于太平公主游说唐睿宗的结果,而实际上葬礼的资助者也正是这位当时说一不二的大唐公主。据史载,李旦在位期间,太平公主还曾劝说李旦下旨,搜集编撰上官婉儿的著作,保留了这位才女的作品。
太平公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她与上官婉儿之间的关系又如何?
首先,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很可能关系密切。根据太平公主的初嫁年代可以断定两人同龄,而且同时在皇宫中长大。上官婉儿十三岁被武则天擢为才人,之后一直在女皇身边做“秘书”,而太平公主又是武则天最心爱的女儿,两人具备频繁接触的条件。
其次,两人很可能具有相同政见并相互利用。上官婉儿曾与武氏过从甚密,而太平公主的第二任驸马武攸暨正是武氏家族成员。太平公主不可能不了解上官婉儿的地位与才能,在政治斗争中拉拢她作为自己的羽翼是明智的选择。
然而李隆基完全洞悉这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史书上明确记载,李隆基发动政变首先获得了太平公主的支持。但是令她始料未及的是,她这个年轻的侄子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李隆基在翦除韦氏势力的同时,也在计划着逐步削弱太平公主的势力。
李隆基固然恨上官婉儿勾结武氏残害李氏的行径,但在政治博弈中,仇恨是不能作为行动的理由的,就如同亲情不能阻止杀戮的刀剑一样,这种例子在李隆基之前的唐代已经不胜枚举了。破解太平与上官的联手,使其无法威胁到自己今后的地位,这才是李隆基杀上官婉儿不足为外人道的动机。
太平公主在听闻上官婉儿死讯时,她极有可能是落了几滴眼泪的,即使是哭给别人看,也是必须的。所有李氏宗亲都恨上官婉儿,而太平公主当时在李氏皇族中仅次于睿宗皇帝排名第二,不能公开批判李隆基的行为。
她对这个得到她同意发动政变的侄儿表达不满的唯一方式,是通过她的哥哥为上官婉儿正名并批准为她举行葬礼。
从此,上官昭容被认定为太平公主派系。要知道,上官婉儿当年大兴文学,提拔了一大批有才能的文人。太平公主借拉拢死去的上官婉儿表明态度,也能让这些人为她效力。
太平公主对死于李隆基之手的上官昭容高调示好,还命人收集她的遗作编纂为二十卷的《上官昭容文集》,已经公开承认上官婉儿是她一党,那么在太平公主被扣上“谋逆”的帽子之后,已经死去的上官婉儿仍然逃不脱叛党的命运。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唐睿宗传位于太子李隆基;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太平公主因谋逆被赐死。玄宗皇帝下令平毁驸马武攸暨墓,目的是让太平公主死无葬身之地。
在八世纪的初页,毁墓和建新墓似乎成了掌权者发泄怨愤和表达态度的极端方式,这种行为背后的政治因素纠缠着几代人对绝对权力的欲望。
因此,通过对上官昭容墓志的解读提出“唐玄宗因认定上官昭容是太平公主一党而毁其墓”的进一步推断,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形成了证据链,所以被专家普遍认可。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开创了“二圣临朝”的独特政治格局,与皇后武则天共同听政,这一决策深刻影响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表面看,这是李治因身体欠佳而被迫放权的权宜...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9 唐朝娄师德家族的兴衰沉浮:家风传承与历史洪流中的命运抉择作为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名相兼名将,娄师德以"唾面自干"的雅量与"八战八捷"的军功闻名史册...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05 武则天:明君与昏君的双重镜像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武则天以唯一正统女皇帝的身份,在史册上刻下了一道独特的裂痕。她既是打破性别桎梏的先驱者,也是权力场中冷酷的博弈者;既开创了&...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05 李治为何不保护萧淑妃:权力、性格与宫廷权谋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后宫争斗的惨烈程度丝毫不逊于朝堂。其中,萧淑妃从“宠冠六宫”到被武则天制为“骨醉”的悲剧,不仅折射出宫廷斗争的残酷性,更暴露了李治作为帝王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9-03 武则天为何诛杀李贤:权力漩涡中的母子血色悲剧公元684年,巴州城外,29岁的李贤在绝望中写下《黄台瓜辞》后悬梁自尽。这位曾三次监国、主持注解《后汉书》的太子,最终沦为母亲武则天权力之路上的牺牲品。这场母子...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贤 2025-09-02 权力漩涡中的姑侄决裂: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的深层动因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七月,长安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撕裂。龙武将军王毛仲率三百禁军包围太平公主府邸,这位曾权倾朝野的公主仓皇逃入山寺,三日后被赐死于家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太平公主 2025-09-01 权力漩涡中的忠臣悲歌:李昭德之死因探析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李昭德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以刚直敢言、制衡酷吏著称,却最终与来俊臣等酷吏同日被斩,其结局令朝野震惊。一、政治斗争:酷吏集团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8 权谋漩涡中的败局:太平公主为何斗不过李隆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姑侄对决堪称经典。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却在与侄子李隆基的较量中彻底溃败。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吉顼:在政治漩涡中陨落的智者在唐朝武周时期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吉顼曾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出众的才智与果敢的行动力,在复杂的局势中崭露头角,成为武则天身边的心腹大臣。然而,最终他...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6 来俊臣“请君入瓮”:酷吏权谋的终结与历史警示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酷吏政治盛行,其中周兴与来俊臣堪称“双璧”。他们以发明酷刑、构陷忠良闻名,却因一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权谋交锋,成为后世“自食恶果”的经典...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