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时期的“三藩之乱”,本质上来说,就是统治者内部的争权夺利。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在叛乱之初,吴三桂的军队进展神速,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云南、贵州、湖南、四川四省,而且几乎是兵不血刃。在吴三桂起兵之后,摇摆不定的老部下“王辅臣”也眼见起兵红利!拿下陇右、陕北等地,兵锋直指西安。这时候、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等势力也掀起了反抗清朝的大旗。基于此,在三藩之乱初期,吴三桂等三藩势力,可谓占据了清朝疆域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在长江以南地区,清朝几乎失去了立足之地。那么,问题来了,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差一点推翻清朝,为何最终还是失败了?
一

首先,三藩之乱的初期,形势对于吴三桂来说,可谓非常有利。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在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11月起兵之后吴三桂在短时间内攻入湘、赣、川地区。耿精忠也同时响应,攻入浙江。郑经也攻入福建南部。尚之信在广东响应。孙延龄也在广西响应。王辅臣则在陕西响应。基于此,此时的平西王吴三桂,无疑是一呼百应,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换而言之,此时的吴三桂,距离推翻入主中原不久的清朝,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对于吴三桂来说,原本以来初期的形势只是巅峰的开始,却没有想到,这已经是最后的巅峰了。对于清朝康熙皇帝的转败为胜,很大程度是吴三桂咎由自取,白白断送了良好的开局。
二
一方面,从清朝康熙皇帝的角度来看,“拉一个、打一个”策略的成功运用,是其可以笑到最后的重要原因。矛盾是推动事物前进的最根本的方式,在复杂的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次要矛盾影响事物的发展。对于康熙皇帝来说,就明白这样的道理,也即想要平定三藩之乱,必须解决吴三桂这一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康熙可以对次要矛盾的一方进行让步和拉拢。于是,康熙皇帝以灭吴三桂为第一任务、同时安抚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并且,在发现王辅臣是因为利益才跟随吴三桂起兵的情况后,康熙皇帝立即着手对王辅臣进行策反。在以上策略的指导下,三藩之乱越往后,吴三桂逐渐陷入到孤军奋战的劣势中。
三

另一方面,如果说清朝康熙皇帝拥有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城府,甚至说是老谋深算,那么,对于年龄是康熙数倍的吴三桂,反而犯了不少天真的错误。比如在三藩之乱的初期,吴三桂居然存在和清朝划江而治的幻想。众所周知,自康熙决定撤藩的那一刻开始,两人就已经进入到势不两立的阶段了。正是因为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导致吴三桂在势力巅峰的时候裹足不前,给了清朝调兵遣将、各个击破的时机。换而言之,如果吴三桂能够趁着清朝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将兵峰直指京师,显然有机会一鼓作气,取得最后的胜利。
四
最后,对于吴三桂,自称周王,抛弃“反清复明”的旗帜,也是其最终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三藩之乱的初期,吴三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曾打出“兴明讨虏”的旗帜。对于这一口号,在清朝初期显然具有较高的号召力,这也是各地明朝旧部迅速响应的重要原因。但是,当占据半壁江山之后,吴三桂显然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做出了错误的分析,也即认为这是自己的实力和威望所致。所以,吴三桂逐渐抛弃了“反清复明”的旗帜,先是自称周王,后来更是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对此,就这一点来说,吴三桂显然和当年的曹操相差千里。综上,因为自身的昏招频出,加上碰到了康熙皇帝这样的对手,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最终于公元1681年被平定。
1673年,61岁的吴三桂在云南举起反清旗帜,初期势如破竹,半年内席卷云贵川陕甘湘桂赣闽浙十省,控制长江以南半壁江山。但这场被后世称为“三藩之乱”的叛乱,最终在...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9-29 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抉择1644年,中国历史因吴三桂的决策发生根本性转折。这位手握山海关重兵的明朝将领,在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多尔衮的夹击下,最终选择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这一决策并非...
多尔衮怎么死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9-15 为什么骂吴三桂却少有人骂洪承畴:历史评价背后的深层逻辑在中国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里,吴三桂与洪承畴作为降清的代表性人物,却承受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吴三桂被钉在“民族败类”的耻辱柱上,而洪承畴的骂名却相对轻微,甚至民...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洪承畴 2025-09-02 三藩之乱中的缺席者:孔有德为何未能跻身“三藩”行列?清初“三藩之乱”是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但鲜为人知的是,清廷最初分封的汉族藩王并非三人,而是四位——除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外,还有一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8-25 三藩之乱:一场注定难以成功的权力博弈1673年,清朝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清,随后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相继响应,这场持续八年、波及大半个中国的“三藩之乱”,最终以清军攻入昆明、吴三桂之孙吴...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8-12 清朝三藩: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与清初政治风云清朝初年,在广袤的南方大地上,存在着三个特殊的势力集团,他们被合称为“三藩”。这三个藩王分别是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他们以汉族藩...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8-12 吴应熊的孩子与生母:历史迷雾中的血缘与命运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漩涡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长子,其命运与清廷、吴氏家族的兴衰紧密交织。而他的子女与生母,则在这场历史大戏中扮演着沉默却关键的角色。通过梳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7-16 大顺为什么干不过大清:政权根基、战略格局与统战艺术的全面溃败1644年的山海关,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关宁军激战正酣,突然杀出的八旗铁骑以“包抄侧翼、骑兵突击”的战术击溃大顺军,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明清鼎革的历史进程,更...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15 孔有德为何未入“三藩”之列:历史选择与命运转折的交织在清朝初年的政治版图中,“三藩”是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合称。他们凭借在清朝入主中原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被清廷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7-09 吴三桂真实死因揭秘:一代枭雄如何谢幕?吴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极具争议的政治军事人物,其生平跌宕起伏:从明朝辽东总兵到清初平西王,再到反清称帝的“吴周政权”创立者。然而,这位乱世枭雄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7-0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