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三兄弟在秦末时期是什么样的存在?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秦末一度叱咤风云的田家三兄弟,解决其实都不太好。田儋被楚国大将章邯所杀;田荣在逃跑的时候,被齐国百姓所杀;田横不愿投降刘邦,自杀身亡。
作为战国时期田氏齐国的直系后人,田家三兄弟之所以会落得这样一个结局,原因其实非常复杂。
公元前208年,好不容易趁着秦末农民起义,刚刚复国的魏国,被秦国大将章邯打得苦不堪言,眼看就要落败,于是魏国就想办法向齐国和楚国求救。
当时齐国是田儋当政,田儋原来是齐国王室后裔,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后,田儋趁机起兵平定齐地,收复了齐国。
秦朝是六国共同的敌人,唇亡齿寒,田儋二话不说,带着弟弟田荣,亲自率兵救援魏国,不料章邯的武力值爆表,田儋不敌,于是战败,被章邯所杀。
弟弟田荣就带着剩下的残兵逃命,但是章邯并没有放过田荣,对田荣紧追不放,就在这时项梁的军队出现了,击败了章邯的秦军,解救了田荣。
田荣回到了齐国,发现田假已经被齐国人立为齐王,丞相为田角,太尉为田间。
田荣很生气,我们兄弟三个幸幸苦苦打下的江山,竟然让你坐收渔翁之利,一时间气不打一处来,就将带兵将田假赶出了齐国。
换做别人可能就自己上位了,可是田荣比较顾念兄弟之情,就立了大哥田儋的儿子田广为齐王。
但是田荣不够狠心,顾念毕竟是同宗同族的亲人,就没有将三人杀了,于是在后面酿成了大祸。
为了避祸,田假逃到了楚国,田间和田角则逃到了赵国。
后来,项梁与章邯交战,章邯不断地调兵遣将,兵力大增,项梁渐渐吃力,于是就请求赵国和齐国前来增援,一起打章邯。
按理说,项梁之前救了田荣一命,田荣应该帮忙才是,但是田荣却在这时向赵国和楚国提出了一个条件,只有赵国杀掉田间和田角,楚国杀掉田假,齐国就派兵增援。
这几乎是一个不合理要求,赵国和楚国都拒绝了。不得不说田荣有点小心眼,拿这件事要挟救命恩人。
生怕田假得到楚国的帮助,返回来攻打齐国。
于是在项梁大战章邯的时候,田荣不顾项梁的救命之恩,竟真的没有救援项梁,项梁战败,被章邯杀死。
可以说,项梁的死,田荣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项羽和田荣因此结下了梁子。
之后项羽救援赵国,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章邯,并坑杀二十万秦军。在这场战争中齐建王子孙田安和田都参加的战争。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先攻入了咸阳,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大秦帝国就此终结。
一个月后,项羽赶到,刘邦因为忌惮项羽,将咸阳献出,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大封诸侯王,为削弱齐国的实力,将齐国一分为三,分别封给田市,田都和田安,因为他们曾经参加巨鹿之战,襄助过项羽。
而田荣和田横,却被排除在齐国政权之外,因为项羽记恨田荣没有帮助楚军,导致项梁战死的事。
这让田荣怎么能甘心呢。
公元前206年,田荣积压已久的怒气终于爆发,起兵将齐王田都赶走,杀死田市,自立为齐王,将三齐之地全部占有,并且联合赵国大将陈馀,一起反叛项羽。
陈馀在赵国因为失职和张耳反目,之后项羽大封诸侯王的时候也没有陈馀的份,陈馀因此怨恨项羽。
两个怨恨项羽的人,联起手来,一起反叛了项羽。
项羽知道齐国和赵国反叛失去了控制,赶紧率兵攻过来,先攻打了齐国,将田荣打得大败而逃,逃到了平原,平原百姓听说过项羽的残暴,担心田荣会连累自己,就将田荣杀死了。
但是项羽的怒气,并没有因为田荣的死而平息,而是将怒气撒到了齐国百姓身上,项羽在齐国大杀四方,开始了掺无人道的屠城,项羽所到之处,都是齐地百姓的惨叫。
齐国百姓见项羽如此残暴,便在田家老三田横的带领下,进行了激烈的反抗。
田横见哥哥死了,项羽又在齐国屠城,就带兵起义,封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自己为丞相。
项羽听说田横起兵,便想攻打田横,但是这时,刘邦已经冲出了关中,平定了三秦之地,已经拿下了彭城。
项羽的大本营沦陷了,于是项羽就暂时放过了田横,火烧火燎的救援彭城去了。
这就是项羽率三万骑兵大败刘邦几十万大军,赫赫有名的彭城之战。
从此,楚汉争霸的帷幕就此拉开。
田横则趁着项羽顾不上自己,顺势收复了齐国。
公元前204年,刘邦派郦食其前往齐国,说服齐国归顺,田横同意了。就在齐国要正式投降交接的时候,韩信听信蒯通的建议,突袭了齐国。
齐国大败,田横带着田广逃跑了。
田横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啊,本来都商量的好好的,都要归顺了,竟然被打了,这不是耍人玩吗。
田横并不知道韩信是自作主张,只能将这件事怪到刘邦身上,刘邦非常冤枉,我哪知道韩信这小子这么贪功,玩了这么一手。
田横别无他法,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不得已向项羽求救,项羽并没有将田荣反叛的事怪到田横身上,考虑到齐国的重要性,很痛快的答应支援田横,夺回齐国。
于是项羽就派龙且率二十万大军,对战韩信,不料龙且因为轻敌,败给了韩信,水淹大军,二十万大军,几乎损失殆尽,这也就是著名的潍水之战。
齐国没有夺回来。
所以接下来,田横自立为王,带着几百人,躲到了一个岛上。
一年之后,项羽在垓下之战中战败,自杀在乌江边上。
刘邦称帝后,担心以田横在齐国的威望会卷土重来,就派人多次招降田横。但是田横还想起之前投降于汉,又被韩信攻打的事,依然介怀,没有答应刘邦。
但是此时田横给刘邦传话,明确告诉刘邦:我不会搞事情,你放心吧。
刘邦怎么会放心呢,还是派人找田横,田横不愿受降,说,我曾经杀了郦食其泄愤,如今接受你的招降,就要和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同朝为官,对我而言,是不能接受的,于是无奈自杀。
田横死后,身边的两个护卫在安葬好田横之后,在田横身边挖了两个坑,随即自杀。
使者将田横和护卫自杀的事告知刘邦,刘邦泪流满面说,何至于此。并厚葬了田横和两位护卫,并将田横送回了之前驻扎的岛上。
岛上还有五百田横的部下,田横的部下见到田横的尸首,沉默良久,于是集体自杀。
田家三兄弟,都是硬骨头,一个死得比一个惨,最惨的是田横,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却要承受最惨痛的苦果。
但同时,随着田横一起赴死的那五百壮士,则是广为后世敬重。这样的人,或许无法改变历史的潮流,但他们的存在,却为历史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颜色。
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鲁元公主作为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的独女,本应享有金枝玉叶的尊荣,却因父母对权力的极致追逐,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她的命运轨迹,折射出...
吕雉 刘邦 2025-09-26 从庙号谥号之辨:解密刘邦“汉高祖”称呼的由来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帝王称谓的演变往往折射出政治文化的深层逻辑。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尊号问题,便是一桩极具代表性的历史公案。这位白手起家的布衣天子,生前从未自称“高...
刘邦 2025-09-25 刘邦的深情与政治困局:免死金牌为何未赐戚夫人与刘如意?在楚汉争霸的烽火中,戚夫人以绝世风姿与柔情蜜意成为刘邦的宠妃,刘如意则以聪慧伶俐的姿态成为刘邦最疼爱的幼子。然而,当刘邦在病榻上咳血时,他深知这对母子的命运已如...
刘邦 戚夫人 2025-09-25 淮南王血脉的延续:刘长四子的命运浮沉西汉初年,诸侯王权力与中央集权的博弈贯穿始终,淮南厉王刘长作为汉高祖刘邦第七子,其家族命运始终与皇权更迭紧密相连。刘长因谋反被流放蜀郡途中绝食而死后,汉文帝出于...
刘邦 2025-09-24 刘邦为什么恨钟离昧:权力、猜忌与历史宿怨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高祖刘邦与钟离昧之间的恩怨纠葛,犹如一曲跌宕起伏的悲歌,既折射出权力斗争的残酷,也暗含着人性中猜忌与报复的复杂心理。刘邦对钟离昧的怨恨...
刘邦 2025-09-24 鲁元公主的丈夫:赵王张敖——权力联姻下的命运交织在中国西汉初年的历史长卷中,鲁元公主作为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的独女,其命运始终与王朝政治紧密相连。而她的婚姻,更是权力博弈的典型缩影——丈夫张敖的身份,不仅承载...
吕雉 刘邦 2025-09-22 吕后:历史褶皱中的复杂人性与权力镜像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吕后(吕雉)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她既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统治者。关于她是否算“好人”的讨论,本质上是...
吕雉 刘邦 2025-09-22 刘承佑与刘邦:跨越四百余年的皇室血脉与时代变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与刘承佑虽同为刘姓帝王,却分属西汉与五代十国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以布衣之身推翻秦朝、击败项羽,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
项羽 刘邦 2025-09-22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