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弘是北燕末代皇帝,后来北燕兵败北魏,冯弘逃往高句丽被高句丽国王杀死。冯弘的上位之路异常血腥,因为他并非通过继承,而是在冯跋死后,靠逼死太子冯翼自立为帝,而且还手段残忍的将冯跋后代全部杀死。冯弘心狠手辣,杀侄自立最后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可能多数朋友对北燕的这段历史还不太了解,那今天就借此机会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感兴趣的话可以来看看。
为了叙述清楚,有必要先扼要介绍一下五胡十六国那段虽时短且纷杂的史实。
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期间,史称南方为东晋时期、北方(有时包括巴蜀和云南)为五胡十六国时期。“五胡”指为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匈奴、鲜卑、羯(匈奴分支)、羌和氐族,但实际建立者还有汉、高句丽、丁零族等。“十六国”则是源自北魏末年史官崔鸿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其实北方亦非仅有十六国,以国祚较长、影响力较大的十六国为代表而已。北燕(407-436年)在十六国那段历史中当属重点。
慕容云字子雨,系后燕惠慜帝慕容宝的养子,封夕阳公。冯跋字文起,其祖父冯和在永嘉之乱时避乱上党,父亲冯安曾仕于西燕慕容永,成为鲜卑化汉人。
407年,冯跋发动政变灭掉后燕,拥立后燕惠愍帝慕容宝的养子慕容云上位,改年号正始,建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仍沿用燕国号,史称北燕。
慕容云任命冯跋为征北大将军、封武邑公。
慕容云原姓高,是高句丽的旁支宗族,因不是正宗的鲜卑人,感到十分自卑。为了收买人心,让大臣们都拥戴他,他常常下诏打开府库,拿出财物赏赐文武百官。
奇怪的是,慕容云最不放心的人且是拥立自己上位的冯跋,常常担心其要蒙害自己,因此养了一大帮贴身武士,平时出行、住宿、就餐都和他们在一起。殊不知慕容云最担心的事竟由自己一手造成。409年,慕容云被贴身武士离班、桃仁所杀。
闻讯慕容云被杀,武艺高强且行事果断的冯跋立即带领人马冲进宫中,生擒措手不及的离班、桃仁,立马将二人斩杀于殿前。一个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在众人的拥戴下,由冯跋继位,改元太平,从此北燕开始改由冯氏统治。冯跋的堂兄冯万泥、冯乳陈不服,起兵来夺权。冯跋的二弟冯弘拔刀相助,率领部队将两个堂兄弟镇压下去了。冯弘因功劳大,冯跋任其为骠骑大将军、晋封中山公。
冯跋算个有作为的君主,在位22年期间,汲取后燕败亡教训,沿用后燕制度,整顿朝政,肃清吏治,劝课农桑,轻徭薄赋,设立太学,重视教育。多次下令百姓“人植桑一百根,柘二十根”,制订出具体政策,对“堕农者戮之,力田者褒赏”。为节省财力,冯跋积极改革殡葬习俗,提倡厚养薄葬,丧事从俭。实行怀柔外交政策,与柔然、契丹、东晋均保持友好关系,以利巩固统治,发展社会经济,在乱世中呈现出了少有的安宁祥和景象。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太平二十二年(430年)秋,冯跋突然患病且日趋沉重,令太子冯翼主持朝政,统率全国军队,防止发生意外。
冯跋的妃子宋夫人是个颇有心计之人,打算趁此机会改立自己的亲生儿子冯受居为太子继位,就假意对冯翼说皇上的病很快就会痊愈的,你不必急于代父执政。性情文弱仁厚的冯翼听从了宋夫人的话,只是每天三次礼节性的进宫去看望父亲冯跋。
宋夫人借机假传圣旨,宣布朝廷内外官员均不得进宫,有事只能由宦官转达。她想的是把生重病的皇帝与朝臣们隔绝开后再打下一步主意。专门负责皇宫安全警卫的中给事胡福把宋夫人的异常举动报告给了冯弘。冯弘亲自率领几十个武士翻墙闯进后宫。射杀宫女,囚禁宋夫人母子。躺在床上的冯跋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不胜惊骇,霎时气绝而死。
冯弘旋即登临御座,宣告以冯跋长弟的身份暂时继承王位。逼着太子冯翼自杀后,他为绝后患,将冯跋的百多个儿子(他的侄儿),无论是十几岁的少年,还是刚刚出生的婴儿全部杀掉。自古残杀前任君王后人的篡位者并不鲜见,但如此这般不念亲情,斩草除根一个不留的血腥杀法,的确在历史上罕见。此外,他还将冯跋众多貌美的妃子霸为己有。
冯弘这些倒行逆施的血腥做法,造成了社会动荡、众叛亲离。连冯弘自己的几个儿子都被吓坏了,担心不知哪一天父亲的屠刀不会放过他们。纷纷逃亡到了北魏。
当时北魏正在策划统一北方的战争,太武帝拓跋焘便乘机发兵进攻北燕。冯弘连连败退,只好向南朝宋文帝求援,遗使称藩(作属国),宋文帝见有利可图,便封冯弘为“黄龙国主”。并派兵相助。无奈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北魏军队很快就逼进北燕京都龙城。冯弘逃高句丽。
据野史载,冯弘逃高句丽后,京都龙城里到处长出白毛,有一尺二寸长;每天晚上有狼群围绕着京都龙城嗥叫,时间持续了一年之久;有老鼠塞满城内好几里道路,向西而行到河边,互相交替咬着尾巴渡过河去;还有在宿军这个地方突然燃起地火,过了十天才熄灭,遍地长满了蛆虫……有无这些事发生,已无法考证真伪,但可以明确这么一个概念:冯弘没有人性的血腥做法,使得天怒人怨了!
高句丽王原是看在慕容云是其旁支宗族,冯跋曾帮助慕容云上位的份上,收留了冯弘,与冯弘并没有啥直接关系,因此对冯弘仅作的是一般性安置,没有啥特殊待遇。从高高在上的君主沦落到了寄人篱下,没权利了不说,生活也不能那么享乐腐化了,冯弘感到日子不好过,便悄悄地和宋文帝联系,求宋文帝派人来把他接走。墙有缝壁有耳哦,后来这事被高句丽王知道了,高句丽王十分生气,下令诛杀了冯弘全家。
文末补白: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四次民族大融合,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算第二次,其特点是民族迁徙出现对流,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少数民族往内地来。本文通过介绍北燕,有助于读者了解东晋在南方建立后,其北面的五胡十六国情况。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在五胡十六国的血雨腥风中,慕容鲜卑以"四杰"之名横扫中原,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四兄弟用铁血与权谋书写了家族传奇。他...
慕容垂 2025-08-21 北府兵的创立者:谢玄与东晋军事格局的转折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北府兵是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精锐部队。它诞生于东晋王朝风雨飘摇之际,以江淮流民为核心力量,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击溃前秦大军,成为扭转南北局势的...
谢玄 2025-07-31 刘裕的军事能力有多强:从寒门到战神,用战术与胆识改写历史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刘裕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位出身寒微的东晋将领,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从北府军中崛起,最终建立南朝刘宋政权,成为南北朝时期最耀眼的...
刘裕 2025-07-31 彭城王刘义康:南朝宋的权相风云与悲剧终章彭城王刘义康(409年—451年),字车子,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第四子,宋文帝刘义隆的异母弟弟。他的一生,是南朝宗室参政的典型缩影,其命运起伏与南朝宋的...
刘裕 2025-07-22 皇权阴影下的血缘羁绊:高百年与高长恭的叔侄悲歌在北齐这个以"禽兽王朝"著称的动荡时代,高百年与高长恭两位皇族成员的命运轨迹,犹如两把利刃划破历史的夜空,既交织着血浓于水的...
高长恭 2025-07-10 蠕蠕公主与兰陵王:历史迷雾中的身份之谜在北朝风云激荡的历史长河中,“蠕蠕公主生下兰陵王”的传说如同一缕飘渺的烟霭,在民间口耳相传。然而,拨开史籍的重重迷雾,这段看似传奇的母子情缘,实则是历史叙事与文...
兰陵王妃子 2025-07-02 高欢与兰陵王:权力传承中的祖孙情与北齐政治悲剧在中国南北朝的乱世中,北齐王朝的兴衰史如同一部血腥与辉煌交织的史诗。在这部史诗中,高欢与兰陵王高长恭的祖孙关系,既是权力传承的纽带,也是政治悲剧的缩影。从渤海高...
兰陵王妃子 高长恭 2025-06-30 谢玄:淝水烽烟中的北府统帅与战略革新者“谢家子弟,芝兰玉树”——这句东晋民谣中的“谢家”,既指陈郡谢氏的门第荣耀,更暗含对谢玄等家族精英的期许。在淝水之战的硝烟中,这位统帅八万北府兵击溃八十七万前秦...
谢玄 2025-06-25 参合陂之战读音考辨:历史地名与语言演变的双重密码在十六国时期的北疆战史上,参合陂之战是一场改写历史进程的关键战役。这场后燕与北魏之间的决战,不仅以慕容垂、拓跋珪两代枭雄的巅峰对决载入史册,更因“参合陂”这一地...
慕容垂 2025-06-17 周邦彦十首名诗:大晟词人的古典美学巅峰在北宋词坛的璀璨星河中,周邦彦以其“富艳精工”的词风独树一帜。这位大晟府提举官不仅精于音律,更以“词中老杜”之誉,将慢词艺术推向新的高度。一、《兰陵王·柳》:长...
兰陵王妃子 2025-06-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