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皇帝朱由榔,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死后,南明朝廷的一个皇帝,对于明朝,很多人的认知中,认为崇祯死后就已经灭亡了,而南明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南宋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大部分人并不承认这一时期还是明朝。不过永历帝朱由榔既然要南逃,为什么要逃往缅甸,而不是逃往海南去呢?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永历皇帝出逃
永历皇帝朱由榔,是南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很多人不太了解永历皇帝,甚至对南明也不是很了解,这很正常,因为后世清朝历史上,刻意抹去了不少相关史实,其实永历皇帝,统治了南明长达16年之久。
在清军的逼迫之下,西南战事急转直下,永历皇帝不得不逃亡到了缅甸寻求庇佑。为什么他不逃亡到海南岛、台湾岛这些地方呢?
缅甸是明朝的附属国,沐天波在当地有威信。明朝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王朝,在冷兵器时代,周围的小国家一个个都围绕着明朝转悠,基本全都是它的附属国。比如说朝鲜、缅甸、越南等国,在当时都得听从明朝的号令。尤其是缅甸,因为紧挨着云南,所以受到云南地方政府的影响非常大。
二十六日,抵囊木河,是为缅境。缅勒从官尽弃兵仗,始启关,至蛮莫。二月,缅以四舟来迎,从官自觅舟,随行者六百四十余人,陆行者自故岷王子而下九百余人,期会于缅甸。十八日至井亘。黔国公沐天波等谋奉由榔走户、猎二河,不果。五月四日,缅复以舟来迎。明日,发井亘,行三日,至阿瓦。阿瓦者,缅酋所居城也。又五日至赭硜。陆行者缅人悉掠为奴,多自杀。---《明史》
云南政府最大的长官,那就是沐王府的沐王爷。从第一代沐王爷沐英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代沐王爷沐天波,一直都是缅甸崇拜的对象。沐天波在缅甸声望很高,这是永历皇帝放心前往缅甸的重要基础。当时沐天波本人也跟着永历皇帝一起逃到了缅甸,受到了缅甸国王的厚礼。
云南地区被清军占领得差不多了,但是勐腊这一带还在李定国手里。李定国大军的战斗力,那是有目共睹的。而勐腊前往缅甸也是十分方便的,永历皇帝进入缅甸以后,完全有机会可以跟李定国取得联系,这也是他前去避难的重要原因。

2、永历帝为何不去海南
海南岛属于孤岛一座,且距离大陆太近。
第一:海南岛距离大陆太近。海南岛紧挨着广东,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不到20公里宽,据说还真的有人曾经游泳经过了琼州海峡。永历皇帝要是上了海南岛,那根本就没办法抵挡清军的进攻。他们随便搞点小船,就能渡过琼州海峡,占领海南岛。
第二:永历皇帝前往海南岛的路线不通。而且当时广东地区已经被清军占领,永历皇帝实在是没办法,从云南地区通过广西、广东再进入海南岛。从海上走的话,也必须要跟缅甸、老挝和越南政府打交道,随便哪一个环节失算,都有可能导致永历帝死在半路上。
第三:海南岛物资稀缺。此外海南岛是一座孤岛,在当时来说物产稀缺,永历帝如果是只身前往躲藏的话,那也就算了。可是他肯定是带着一帮人前去的,这么一来这里的物资能供应得了这么多人的吃喝吗?
第四:海南岛居民稀少,不足以招兵买马。永历皇帝可不是傻瓜一个,他之所以在西南地区起事,目的就是希望恢复大明王朝的江山。这也是沐天波等人誓死跟随的重要原因。要想恢复中原,就必须要招兵买马。如果他去了海南岛,这一点基本无法实现,因为当时居住在海南岛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完全不足以组建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反倒是在缅甸,永历皇帝可以效法唐肃宗借回鹘兵马平叛的先例,向缅甸借兵对付清军,至少可以把清军赶出云南。缅甸后面还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甚至印度都可以逃。
当然了,当时的永历皇帝,应该只是想要活下来。他带的人根本就不多,所以在缅甸处处受挫。当缅甸王知道明朝被清朝灭了以后,他对永历皇帝的态度也就变了。

3、逃往缅甸的好处
如果缅甸王不接纳永历皇帝的话,那么他们还可以走出缅甸,前往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甚至可以往西走,进入印度地区。
惟岷王子八十余人流入暹罗。缅人于赭硜置草屋居由榔,遣兵防之。 十七年,定国、文选与缅战,索其主,连败缅兵,缅终不肯出由榔。十八年五月,缅酋弟莽猛白代立,绐从官渡河盟。既至,以兵围之,杀沐天波、马吉翔、王维恭、魏豹等四十有二人,详《任国玺传》。存者由榔与其属二十五人。十二月,大兵临缅,白文选自木邦降,定国走景线,缅人以由榔父子送军前。---《明史》
反正这些地方都有广阔的陆地可以逃窜,只要能活下来,先保住命是最重要的。可是如果永历皇帝去了海南的话,他还有机会活下来吗?希望是很渺茫的。
当年陆秀夫抱着宋朝小皇帝,在崖山跳海的时候,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远渡重洋。这一点他们毫无经验,绝大多数机会会被海浪打翻船只。永历皇帝去了海南岛以后,他也就没有任何地方可以逃窜了。海上通行,连一艘像样的船都没有,可见只有死路一条。
总结:永历皇帝没想到缅甸发生政变。他们一行人到了缅甸以后,最初待遇是相当好的。缅甸王对沐天波各种崇拜,把他们奉为上宾,永历皇帝也算是暂时找到了安全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缅甸王也不是傻瓜,他就派人去明朝那边打探消息,为什么皇帝会亲自跑到这边来?还带着大学士和沐王爷。
一查之下,把缅甸王给吓了一跳,原来明朝灭亡了!这样一来上宾的待遇立刻就消失了,什么附属国的感情,荡然无存。这个时候缅甸还发生了政变,新上来的国王更是瞧不起永历皇帝这帮人,对他们各种羞辱,沐天波也因此丧生。这个时候吴三桂大军杀到,缅甸王只能将永历皇帝拱手交给了强大的吴三桂。
回到昆明以后,吴三桂为了向清朝表示自己的忠心,为了夺取永镇云南的机会,在滇池畔用弓弦将永历皇帝给勒死了,南明自此宣告灭亡。
1641年正月二十日,李自成农民军攻破洛阳城的消息如惊雷般震动大明王朝。这场战役不仅让李自成斩获了明神宗最宠爱的福王朱常洵,更成为其军事生涯中具有战略意义的转折...
朱常洵 李自成 2025-11-13 权谋与暴戾:明武宗义子江彬的崛起与覆灭在明朝正德年间,一位来自宣府的边将江彬,凭借对帝王心术的精准把握,从边疆武夫跃升为权倾朝野的平虏伯。他的故事,既是个人野心膨胀的缩影,也是明代中后期政治生态的典...
江彬 2025-11-13 文渊阁三十八载:杨荣的谋断之道与明初政局在明初永乐至正统年间的政治舞台上,杨荣以“谋而能断”的特质,成为内阁制度演进的关键人物。他自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的寒门子弟,跃升为五朝元老,其三十八年的文渊阁...
杨荣 2025-11-13 权谋漩涡中的帝师之死:刘伯温之死与朱元璋的帝王心术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十六日,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病逝于青田老家,享年六十四岁。这位被后世誉为“诸葛亮再世”的谋士,其死因至今笼罩在迷雾之中。是胡惟庸的毒杀?...
朱元璋多少岁 刘伯温 2025-11-13 忠魂铸国魂:于谦的千秋功业与蒙冤之殇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于谦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铁骨,成为民族精神的丰碑。他既是力挽狂澜的救时宰相,也是清廉自守的道德楷模,其功绩与悲...
于谦 2025-11-12 明朝战神常遇春:以十万雄师横扫天下的传奇名将在明朝开国的星空中,常遇春如同一颗璀璨的将星,以“常十万”的威名横扫元末乱世。他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一生未尝败绩,从采石矶的单骑破阵到鄱阳湖的火攻定局...
常遇春 2025-11-12 明朝开国智囊陶安:以谋略与文采奠基大明典章在明朝开国群臣中,陶安以"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的盛誉,成为朱元璋幕府中不可或缺的智囊。这位出身安徽当涂的儒生,凭...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1-12 明仁宗朱高炽暴卒之谜:一场被历史迷雾笼罩的死亡真相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十二日,在位仅十个月的明仁宗朱高炽突然驾崩于饮安殿。这位以仁厚著称的皇帝,生前曾因“体肥重,足疾难行”需两人搀扶,其死亡之蹊跷,令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2025-11-12 逆流而上的野心:宁王朱宸濠的造反经营与深层动因公元1519年夏,南昌城内暗流涌动。宁王朱宸濠以"太后密旨"为名,集结十万兵马起兵反叛,试图复制朱棣"靖难...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宸濠 2025-11-12 草根逆袭背后的“百万雄师”:朱元璋称帝的三大核心支柱1368年正月,南京应天府城头金戈铁马,朱元璋登基称帝的钟声穿透历史迷雾。这个出身安徽凤阳的放牛娃,从赤贫流民到九五之尊的蜕变,绝非一人之功。其成功密码,实则藏...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