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皇帝朱由榔,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死后,南明朝廷的一个皇帝,对于明朝,很多人的认知中,认为崇祯死后就已经灭亡了,而南明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南宋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大部分人并不承认这一时期还是明朝。不过永历帝朱由榔既然要南逃,为什么要逃往缅甸,而不是逃往海南去呢?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永历皇帝出逃
永历皇帝朱由榔,是南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很多人不太了解永历皇帝,甚至对南明也不是很了解,这很正常,因为后世清朝历史上,刻意抹去了不少相关史实,其实永历皇帝,统治了南明长达16年之久。
在清军的逼迫之下,西南战事急转直下,永历皇帝不得不逃亡到了缅甸寻求庇佑。为什么他不逃亡到海南岛、台湾岛这些地方呢?
缅甸是明朝的附属国,沐天波在当地有威信。明朝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王朝,在冷兵器时代,周围的小国家一个个都围绕着明朝转悠,基本全都是它的附属国。比如说朝鲜、缅甸、越南等国,在当时都得听从明朝的号令。尤其是缅甸,因为紧挨着云南,所以受到云南地方政府的影响非常大。
二十六日,抵囊木河,是为缅境。缅勒从官尽弃兵仗,始启关,至蛮莫。二月,缅以四舟来迎,从官自觅舟,随行者六百四十余人,陆行者自故岷王子而下九百余人,期会于缅甸。十八日至井亘。黔国公沐天波等谋奉由榔走户、猎二河,不果。五月四日,缅复以舟来迎。明日,发井亘,行三日,至阿瓦。阿瓦者,缅酋所居城也。又五日至赭硜。陆行者缅人悉掠为奴,多自杀。---《明史》
云南政府最大的长官,那就是沐王府的沐王爷。从第一代沐王爷沐英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代沐王爷沐天波,一直都是缅甸崇拜的对象。沐天波在缅甸声望很高,这是永历皇帝放心前往缅甸的重要基础。当时沐天波本人也跟着永历皇帝一起逃到了缅甸,受到了缅甸国王的厚礼。
云南地区被清军占领得差不多了,但是勐腊这一带还在李定国手里。李定国大军的战斗力,那是有目共睹的。而勐腊前往缅甸也是十分方便的,永历皇帝进入缅甸以后,完全有机会可以跟李定国取得联系,这也是他前去避难的重要原因。
2、永历帝为何不去海南
海南岛属于孤岛一座,且距离大陆太近。
第一:海南岛距离大陆太近。海南岛紧挨着广东,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不到20公里宽,据说还真的有人曾经游泳经过了琼州海峡。永历皇帝要是上了海南岛,那根本就没办法抵挡清军的进攻。他们随便搞点小船,就能渡过琼州海峡,占领海南岛。
第二:永历皇帝前往海南岛的路线不通。而且当时广东地区已经被清军占领,永历皇帝实在是没办法,从云南地区通过广西、广东再进入海南岛。从海上走的话,也必须要跟缅甸、老挝和越南政府打交道,随便哪一个环节失算,都有可能导致永历帝死在半路上。
第三:海南岛物资稀缺。此外海南岛是一座孤岛,在当时来说物产稀缺,永历帝如果是只身前往躲藏的话,那也就算了。可是他肯定是带着一帮人前去的,这么一来这里的物资能供应得了这么多人的吃喝吗?
第四:海南岛居民稀少,不足以招兵买马。永历皇帝可不是傻瓜一个,他之所以在西南地区起事,目的就是希望恢复大明王朝的江山。这也是沐天波等人誓死跟随的重要原因。要想恢复中原,就必须要招兵买马。如果他去了海南岛,这一点基本无法实现,因为当时居住在海南岛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完全不足以组建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反倒是在缅甸,永历皇帝可以效法唐肃宗借回鹘兵马平叛的先例,向缅甸借兵对付清军,至少可以把清军赶出云南。缅甸后面还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甚至印度都可以逃。
当然了,当时的永历皇帝,应该只是想要活下来。他带的人根本就不多,所以在缅甸处处受挫。当缅甸王知道明朝被清朝灭了以后,他对永历皇帝的态度也就变了。
3、逃往缅甸的好处
如果缅甸王不接纳永历皇帝的话,那么他们还可以走出缅甸,前往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甚至可以往西走,进入印度地区。
惟岷王子八十余人流入暹罗。缅人于赭硜置草屋居由榔,遣兵防之。 十七年,定国、文选与缅战,索其主,连败缅兵,缅终不肯出由榔。十八年五月,缅酋弟莽猛白代立,绐从官渡河盟。既至,以兵围之,杀沐天波、马吉翔、王维恭、魏豹等四十有二人,详《任国玺传》。存者由榔与其属二十五人。十二月,大兵临缅,白文选自木邦降,定国走景线,缅人以由榔父子送军前。---《明史》
反正这些地方都有广阔的陆地可以逃窜,只要能活下来,先保住命是最重要的。可是如果永历皇帝去了海南的话,他还有机会活下来吗?希望是很渺茫的。
当年陆秀夫抱着宋朝小皇帝,在崖山跳海的时候,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远渡重洋。这一点他们毫无经验,绝大多数机会会被海浪打翻船只。永历皇帝去了海南岛以后,他也就没有任何地方可以逃窜了。海上通行,连一艘像样的船都没有,可见只有死路一条。
总结:永历皇帝没想到缅甸发生政变。他们一行人到了缅甸以后,最初待遇是相当好的。缅甸王对沐天波各种崇拜,把他们奉为上宾,永历皇帝也算是暂时找到了安全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缅甸王也不是傻瓜,他就派人去明朝那边打探消息,为什么皇帝会亲自跑到这边来?还带着大学士和沐王爷。
一查之下,把缅甸王给吓了一跳,原来明朝灭亡了!这样一来上宾的待遇立刻就消失了,什么附属国的感情,荡然无存。这个时候缅甸还发生了政变,新上来的国王更是瞧不起永历皇帝这帮人,对他们各种羞辱,沐天波也因此丧生。这个时候吴三桂大军杀到,缅甸王只能将永历皇帝拱手交给了强大的吴三桂。
回到昆明以后,吴三桂为了向清朝表示自己的忠心,为了夺取永镇云南的机会,在滇池畔用弓弦将永历皇帝给勒死了,南明自此宣告灭亡。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初二,77岁的李善长跪在应天府刑场。这位曾被朱元璋比作“萧何”的开国第一功臣,此刻身着囚服,身后是妻女、弟侄等七十余口家眷。随着监...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09-19 乱世双雄的镜像人生:朱元璋与朱温的相似性与命运分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朱元璋与朱温这两位朱姓开国皇帝的人生轨迹犹如镜像般重叠,却又因关键抉择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他们同为底层逆袭的军事奇才,却在治国方略与家庭伦理中...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9 樊忠存在吗: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明朝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樊忠这个名字如同一颗流星,短暂而耀眼地划过土木堡之变的黑暗夜空。他怒锤王振的壮举,在后世文学、影视作品中被反复演绎,成为忠奸对立的经典符...
王振 2025-09-19 明朝太监曹化淳结局:忠臣蒙冤与历史正名的悲歌在明朝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曹化淳(1590年1月9日-1662年6月29日)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作为崇祯帝朱由检的近臣,他历经宦海沉浮,最终在清初以“被诬遗嘱...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9-19 清朝何以独善其身:破解宦官专权的制度密码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曾是东汉、唐、明三朝挥之不去的梦魇,魏忠贤、刘瑾等权宦的恶行更成为后世警示的典型。然而,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却创造了&quo...
刘瑾 魏忠贤 2025-09-18 寇白门辞世之谜:秦淮风月中的早逝传奇寇白门(1624年—约1669年),原名寇湄,字白门,作为“秦淮八艳”之一,她的一生如同一幅跌宕起伏的画卷,从世家娼门的少女到保国公朱国弼的夫人,再到重返秦淮歌...
寇白门 2025-09-18 黄子澄与黄香:跨越千年的宗族迷雾黄子澄(1350年—1402年)作为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要谋臣,因削藩政策引发靖难之役而名垂青史;黄香(约公元64年—122年)则是东汉时期以孝行闻名天下的...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18 李三才为何位列东林点将录榜首:一场政治符号的构建与历史记忆的博弈明末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为打压东林党,命亲信王绍徽仿照《水浒传》模式编纂《东林点将录》,将东林党骨干成员按“一百零八将”排序。在这份名单中,李三才被列为“托塔...
魏忠贤 启 2025-09-18 朱厚熜:朱棣一脉的皇权承继者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继承问题,始终与宗法血缘的争议紧密交织。这位以“大礼议”震动朝野的君主,其血脉归属不仅是历史学界的焦点,更折射出明代宗法制度的深层矛盾。...
朱厚熜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8 权力、命运与礼制:万历帝两位皇后的历史密码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地宫中,三口朱红色棺椁并列而立:居中为万历帝,左侧是孝端皇后王喜姐,右侧则是孝靖皇后王氏。这一布局折射出明代宫廷最复杂的权力博弈与人性...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孝靖皇后 2025-09-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