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秦朝丞相,他是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曾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极力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不知驾驭难,举足成颠覆。”——《读李斯传》曹邺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列国纷争不断,最后在战国七雄的角逐之中,秦国横扫六国,统一了天下,秦王嬴政也成为了秦始皇嬴政。作为秦朝的开创者,秦始皇也开创了皇帝这个先河,后世纷纷效仿。作为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创造了许多个第一,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成为后世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而从古至今的诸多皇帝当中,都离不开一位宰相的辅助,一位好的宰相,能够帮助皇帝治理国家,甚至有的时候还能挽救朝廷于危难之际,可以说这个位子是十分的重要,也难怪会被人称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秦始皇的宰相是谁呢?他就是李斯。
李斯的出身
李斯出生在战国末年,虽然具体的出生年月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李斯曾经拜荀子为师。年轻时候的李斯曾经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但这是一个没有什么前途的职业,在当时那个战乱动荡的社会,追名逐利才是人人都追求的事情。李斯也是如此,因此他辞去了自己的职位,来到齐国拜荀子为师。
荀子虽然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思想主张却有些类似于法家的思想,所以他的有些弟子后来都成为了法家的代表人物,例如李斯和韩非子。李斯在荀子这里学习了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也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
经过李斯的思考,以及分析战国时期各国的情况,他出师之后决定前往秦国某得一席之地。他对老师荀子说道,在战国这么多个国家当中,唯有秦国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国家,以后一定会谋得一番大事业。
辅佐嬴政
李斯来到秦国以后,很快就得到了秦国宰相吕不韦的赏识,在朝廷中当了一个小官,因此得到了接近秦王嬴政的机会。
于是李斯抓住机会,对嬴政分析当时的天下局势,他说,当年秦穆王时期的秦国国力十分强盛,但是因为秦穆王没有抓住时机,所以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而到了秦孝公时期,因为周王室衰微,秦国又经过了商鞅变法,因此才强大起来。说完这些,李斯进一步进言,说如今大王如此贤明,秦国国力强盛,正是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千万不可错过。
嬴政被李斯的言语所打动,于是李斯又向他提出先灭掉最弱小的韩国,同时恐吓其他国家的策略,受到了嬴政的赏识,并将他提拔为了长史。
之后,李斯建议秦王可以派人到各国去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起到瓦解各国内部关系的作用,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李斯再次升官,被嬴政封为客卿。
后来,各国都害怕被秦国灭亡,于是也派了许多间谍来到秦国假装当门客,实际上是来挑拨秦王与臣子之间的关系,尤其针对李斯这样的并非秦国本地人的外来者,秦王还因此下了逐客令。
李斯知道这件事以后,写了一封著名的《谏逐客书》给嬴政,向他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而嬴政也是明辨是非,果断的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取消了逐客令,从此更加重用李斯。
帮助嬴政建立秦朝
当时,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很快六国就全部被秦国消灭,天下尽归秦国之手。
秦王嬴政统一了天下之后,认为自己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创造了“皇帝”这个词汇,从此皇帝就成为了我国封建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而嬴政更是成为了我国首位皇帝——秦始皇。
建立秦朝之后,李斯又帮助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律法,统一了车轨、全国统一使用的文字,以及度量衡制度等。而秦始皇也没有辜负李斯的贡献,将他封为宰相,帮助自己管理这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
沙丘之变,被杀灭族
秦朝在历史上的短暂程度,我们都是知道的,仅仅存在了十五年。这其中除了秦朝的暴政之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秦始皇的过早离世。秦始皇死在了第五次出巡的路上,在名为沙丘的地方暴毙而死。
当时李斯被宦官赵高胁迫,两人在秦始皇死后篡改了传位诏书,将原本的继承人公子扶苏,改为了公子胡亥,自此胡亥继位,为秦二世。而李斯,也迎来了他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
众所周知,秦始皇在位的时候修建了不少的大型工程,例如长城、秦始皇陵等等。而在他死后,据说还有阿房宫没有建好,而胡亥继位之后,就为了尽快修建好阿房宫,广征赋税,使得老百姓民不聊生。
当时的秦朝已经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况,农民起义即将爆发,于是李斯多次上书劝谏秦二世胡亥,停止修建阿房宫,并且减少一些徭役。
但秦二世对李斯等人的上书十分不满,一次正在饮酒作乐的时候,又收到了李斯的上书,于是一怒之下将李斯打进牢狱当中。李斯到了狱中,依旧多次上书,但都被赵高扣留下来。
赵高还以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计划谋反为由,对李斯严刑拷打。最后李斯忍受不住酷刑,被迫承认罪行,被秦二世满门抄斩,夷灭三族。而李斯死的时候他的儿子还正在外面打仗镇压反抗军,不久后就死在了项羽和刘邦手下,被斩于雍丘。
结语:
回看李斯的一生,不经令人唏嘘不已。从早年的师从荀子,到前往秦国为嬴政出谋划策,再到秦朝建立官至宰相,李斯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草根的逆袭史。但李斯的结局,是令人遗憾的,他改变不了秦朝即将灭亡的局面,也改变不了自己被满门抄斩的命运。或许李斯从未改变过什么,他只是顺着历史的潮流顺势而为罢了吧。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以雷霆之势横扫六国,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这场持续十年的战争不仅重塑了政治版图,更引发了关于战俘处置的深层思考。据《...
秦始皇陵 2025-10-16 权谋漩涡中的抉择:李斯为何背弃女婿扶苏?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宫。随行的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与幼子胡亥联手,篡改遗诏逼死长子扶苏,改立胡亥为帝。这场政变不仅颠覆了秦朝的继承...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5 帝国双面镜:李斯从“千古一相”到“亡秦罪人”的撕裂人生公元前208年,咸阳市集的刑场上,年逾古稀的李斯被押上断头台。这位曾以《谏逐客书》挽救秦国命运、以郡县制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格局的帝国宰相,此刻却因“谋反”罪名...
李斯的儿子 2025-10-13 沙丘遗诏的另一种可能:扶苏继位能否改写秦朝命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沙丘平台暴毙,遗诏“与丧会咸阳而葬”的模糊表述,与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合谋篡改的“立胡亥为太子”密令,共同将秦朝推向了二世而亡的深渊...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3 仁政未竟:若扶苏继位,秦朝能否改写“二世而亡”的宿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遗诏本应传位于长子扶苏,却因赵高、李斯篡改诏书,导致胡亥登基、扶苏自尽。这场权力更迭的意外,让秦朝迅速陷入暴政与...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13 子婴身份之谜:秦始皇血缘中的“幸存者”与权力真空的产物秦朝末年,当赵高将玉玺塞进子婴手中时,这位仅在位46天的末代秦王,其身世却成为两千年来未解的历史谜题。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种矛盾记载:或为扶苏之子(始皇之孙...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13 李信伐楚之败:秦始皇的权谋与宽纵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前225年,秦国年轻将领李信率20万大军南下伐楚,却在淮水流域遭遇惨败,七名都尉战死,秦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场战役不仅成为秦统一六国进程中最大的挫折,更暴露出...
秦始皇陵 2025-10-13 仓鼠之困:李斯如何从帝国柱石沦为秦亡推手?公元前208年,咸阳东市刑场上,李斯望着即将落下的铡刀,发出一声长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这位曾主导秦国统一六国、制定帝制礼仪的丞...
李斯的儿子 2025-10-11 唐高祖李渊为何在历史上“隐身”?——被儿子风头掩盖的开国之君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其历史存在感却远低于秦始皇、汉高祖等同类君主。这种反差源于多重因素:既因他身处“暴君”隋炀帝与“千古一帝...
秦始皇陵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01 宋真宗赵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历史长卷中,封禅泰山是一项象征“功盖三皇五帝”的至高礼仪。自秦始皇首开先河,至宋真宗戛然而止,两千余年间仅有六位帝王完成这一壮举。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陵 宋真宗 2025-09-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