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和李斯,两人都担任过秦国的丞相,而且可以说都是秦国统一路上非常重要的两个人物,吕不韦帮助嬴异人当上秦王,也就等于帮助了嬴政,而李斯辅佐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那么究竟这两人谁要更厉害一些呢?吕不韦和李斯这两人,究竟谁对于秦国的贡献要更大一些,谁算是秦国的大功臣呢?今天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先说说吕不韦,一般提到吕不韦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他和赵姬、嬴政那些不明不白的关系,而忽略了他为奠定秦国天下大统的基础所作出的贡献。
吕不韦在秦国期间一直用重金招揽六国人才,门下食客多达3000余人,这些人才在吕不韦执政期间也为他提出了许多颇有建树的谋划,比如编撰专门的文章规范农业生产、拨出资金规划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用杂家思想综合法家思想治国等等。
并且吕不韦还与这些门客共同汇聚了一部《吕氏春秋》,里面融合了诸子百家各派主张,这也就是“一字千金”的典故。
吕不韦执政期间还废除了用头颅记录战功授予爵位的形式。自从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推崇军功爵制,所以秦国士兵在攻克一地的时候,有个习惯,就是屠杀平民,然后用他们的头颅、耳朵充当战功,这也造成了被占领地区的激烈抵抗。但吕不韦废除了这一形式,让大秦军事在后面的战争中不扰民,伤民,不屠城,这个使得大秦从此攻城伐地更易,减少了敌方誓死反抗。
吕不韦还曾两次抵挡六国围攻,并借机扩大秦国军事力量。重用名将蒙骜,张骞,李信等人,切断了六国间联系,以致此后再无六国合纵,为之后秦国一统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军事基础。
再来看看李斯,李斯在秦国的早期出任长史,负责暗中派人去游说东方各国。对于那些有声望的人物,能用财宝收买的,就不惜重金收买;对于那些不肯接受财物的,立即就派刺客把他们杀掉。
后来给秦王嬴政上了一篇非常有名的奏章《谏逐客》书。李斯也因此成为廷尉,秦统一六国之后,秦王当了皇帝,李斯更是当上了左丞相。
之后李斯建议秦始皇撤除了周天子时期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建立了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也成为后来历朝历代的政治模板。
同时在经济上,李斯主持进行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改变了六国时期货币、度量衡混乱的局面,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有效地推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吕不韦和李斯,都是秦始皇执政时期的能臣,吕不韦是前期的谋士,而李斯的后期的谋士。关于这两个人的故事都特别精彩,而且充满争议,吕不韦和李斯严格来说都不算品性高尚的人,两个人都做过不太光彩的事情。
吕不韦曾跟秦始皇生母偷情,后来又将嫪毐放在了后宫,后来引发了叛乱,此事也导致了吕不韦直接失去权力,并远离秦国的政治中枢,最终在秦始皇的逼迫下自杀;而李斯是一个自私的人,虽然治国理念极强,但也曾因嫉妒而杀害同门韩非,这都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他后来因为一己私欲而放弃扶苏,他害怕其重用蒙恬危及到自己的丞相之位,在赵高的怂恿下扶持了胡亥,直接加速将秦国推向了灭亡。
李斯与吕不韦,两人都是实干家,都是文理兼备之大才,两人都有治国平天下之志向、谋略和眼光。
这两个人对于秦国的功绩,可以说是不相上下。没有吕不韦就没有秦国,但李斯对于后世的影响更大一些,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所以我们从历史的大角度来说,李斯的贡献更大,可单纯对于秦国来说,李斯的贡献不如吕不韦。更何况,秦国灭亡跟李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当初他扶持的是长子扶苏,大将军蒙恬上位,那么宦官赵高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更不会有胡亥这样荒唐的人坐在黄位上,如果没有这些内患,秦国还是很有能力去平息“外忧”的。
在中国古代史学体系中,"本纪"是纪传体史书的核心体例,而项羽作为未称帝的军事领袖被列入《史记·项羽本纪》,这一特殊安排既体现...
项羽 2025-09-25 吕不韦之死:一封信背后的权力困局与时代悲剧公元前235年,秦国前丞相吕不韦在洛阳封地饮鸩自尽,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这场死亡的核心导火索,是一封仅30字的书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
吕不韦 2025-09-25 司马卬之子:历史长河中的隐秘身影在秦末汉初的乱世风云中,司马卬作为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的殷王,曾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儿子,史书记载却极为简略,宛如历史长河中若隐若...
项羽 2025-09-24 虞子期与虞姬:历史与虚构交织的兄妹传说在楚汉争霸的波澜壮阔中,虞姬与项羽的“霸王别姬”成为千古绝唱,而虞子期作为虞姬的“兄长”形象,也因文学创作与民间传说深入人心。然而,当拨开历史迷雾,会发现这对兄...
项羽 虞子期 2025-09-24 范增算顶级谋士吗?——历史迷雾中的谋略之辨在秦末汉初的风云变幻中,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重要谋士,其谋略水平与历史地位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将其与张良并论,视其为绝代谋士;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因历史机遇而稍有...
项羽 张良 2025-09-23 宋真宗赵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历史长卷中,封禅泰山是一项象征“功盖三皇五帝”的至高礼仪。自秦始皇首开先河,至宋真宗戛然而止,两千余年间仅有六位帝王完成这一壮举。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陵 宋真宗 2025-09-23 君士坦丁大帝凭什么排第一:重塑罗马与基督教的双重遗产在历史学界关于“世界八大君王”的评选中,君士坦丁大帝始终稳居榜首,甚至超越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等传奇人物。这一评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罗马帝国政治结构的根本性...
秦始皇陵 2025-09-22 有巢氏:文明曙光中的四大发明与人类生存革命在远古洪荒的混沌中,当人类与禽兽争夺生存空间时,一位被后世尊为“巢皇”的智者横空出世。有巢氏,这位被《庄子》《韩非子》等典籍记载的中华文明始祖,以“构木为巢”为...
韩非子 有巢氏 2025-09-22 刘承佑与刘邦:跨越四百余年的皇室血脉与时代变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与刘承佑虽同为刘姓帝王,却分属西汉与五代十国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以布衣之身推翻秦朝、击败项羽,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
项羽 刘邦 2025-09-22 扁鹊三次劝医蔡桓公:一场跨越千年的健康警示春秋时期,名医扁鹊以精湛医术闻名诸侯,却因三次劝医蔡桓公未果,最终酿成“病入膏肓”的悲剧。这场医患博弈不仅被《韩非子·喻老》记载为经典寓言,更成为中医“治未病”...
韩非子 2025-09-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