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最高峰,涌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人,一个是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另一个是有“诗圣”之称的杜甫,虽然两人在诗词领域的造诣和地位不分上下,但创作风格却是完全不同的。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性格洒脱奔放,杜甫则相对比较内敛,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但不管怎么说,两人的佳作经历了千百年的岁月沧桑,至今都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光辉。
杜甫的诗篇普遍认为比李白的更具“研究价值”,这主要是由于其作品充满了现实悲观主义色彩,当然了,这和杜甫的一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代“诗圣”杜甫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一、杜甫的家族
很多不熟悉杜甫的朋友在了解到他一生郁郁不得志,而且作品充满悲观主义色彩的时候,总是会主观的判断他的出身应该不是太好,或者说社会地位不是太高。事实上,通过现有的史料来看,杜甫出生在巩县,距离当时唐王朝的大都市洛阳很近,属于中原腹地的核心文化圈内。
杜甫所在的家族不仅不是小门小户,甚至可以说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大族,他的爷爷叫作杜审言,是唐朝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一位人物,得益于家学、家风的影响,小时候的杜甫就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整体的文化素养很高,这绝对是当时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比拟的。
除了爷爷杜审言之外,杜氏家族中还诞生了不少文化名人,比如三国时代的镇南将军杜预,他不仅是一位将领,是司马懿的女婿,还是三国两晋时代很有名的文化学者,曾经注释过《左传》一书,在我国史学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可以说相当厉害。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有血脉的加持,有良好的天赋,杜甫的成就自然也非偶然了。
二、杜甫之死的研究
1、究竟是一种什么啥样的病?
杜甫有这样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通读下来,这首诗整体是气势恢宏的,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被后世文人墨客推崇为“古今第一律诗”。
当然了,咱们今天不讨论这首诗是否是实至名归,最起码从其中看到了杜甫对于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把握,到了何种炉火纯青的地步,哪怕是此后数千年中,也少有人能够在此方面去赶超他。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首诗中,杜甫写到自己已经是百病缠身的状态了,而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病呢?按照杜甫自己在诗中的说法,是“我多长卿病”,那这个“长卿”是谁呢?
翻阅史料可以轻松的知道,“长卿”就是汉代名臣司马相如,在史料中,司马相如一直被一种“消渴病”困扰着,用现代的话说,古代的“消渴病”就是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即司马相如是一位如假包换的糖尿病患者。
而杜甫说自己“多长卿病”,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同样患有糖尿病,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说:“糖尿病这多少也算是富贵病了,得的人也是不少,杜甫患上了有啥不可思议的呢?”
众所周知,糖尿病虽然在中青年人群身上也会出现,但是从大数据来看,主要的发病群体还是以老年人为主,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胰岛等脏器功能衰弱,对糖分的分解能力降低导致的。
从杜甫的生卒年来推算,他患上糖尿病的时候其实很年轻,最多不会超过40岁,那么问题紧接着就来了,他为啥会年纪轻轻得上这种疾病呢?
2、杜甫的个人遭遇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的真相,咱们还得从杜甫的一生遭遇来说,大唐天宝十四年,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了,这个时候杜甫自然而然地被卷入其中,而且还很不幸的被叛军给抓住了,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
最要命的是,不仅自己在战乱中饱受摧残,自己的孩子还因为吃不上饭被饿死了,这让杜甫的身心陪受打击,意志一下就消沉了不少,后来他辗转到了四川境内,在朋友的帮助下,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结合杜甫那一阶段的作品来看,别说拥有什么资产了,基本生活都是很难保障的,只有一间简易的茅草房,而且一到刮风下雨这种恶劣天气的时候,草房子还会四面透风,顶棚漏雨,这也是他的经典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灵感来源。
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杜甫的生活是异常艰辛的,说他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一点也不为过,后来他虽然被推荐做了幕僚,但是在事业上始终不是很如意,属于长期压抑的一种生活,长此以往,杜甫的身体健康状况就不太乐观了。
他长期被风湿病困扰,厉害的时候手都不能握笔写字,紧接着就是严重的肺病,有时候呼吸都很困难。可见杜甫的生活环境和个人遭遇,对他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负面的影响,像风湿病、肺病、糖尿病都是明确被记载的。
杜甫的后半生几乎一直被病魔纠缠,虽然他一直靠着坚强的意志力做抗争,终究还是一人难以力挽狂澜,更不能改变命运。
通过杜甫的一生经历,大家也可以获得不少启示,我们活在当下,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当遇到困难和困扰的时候,也不要一味地忧虑,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自身的健康陷入死循环!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杜甫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巨星,共同照亮了盛唐诗歌的天空。他们以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轨迹,构建了中华文化中“诗仙”与“诗圣”的永恒图腾。一...
李白 杜甫 2025-09-19 鲍照:李白诗歌精神与艺术血脉的源头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杜甫:诗史长河中的永恒灯塔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中,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恒星,以1400余首传世诗篇照亮了盛唐转衰的历史天空。这位被后世尊为“诗圣”的文学...
杜甫 2025-09-17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高适与李白:盛唐天空下的双星轨迹盛唐气象如一幅壮阔的画卷,既需要李白的豪放笔触泼墨云山,也需要高适的稳健线条勾勒边塞。两位年龄仅相差三岁的诗人,以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在历史的星空中划出交相辉映...
李白 2025-09-10 打油诗人张打油:诗坛的幽默先驱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河中,李白、杜甫、王维等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意境,铸就了唐诗的辉煌。然而,在这片星光熠熠的天空下,还有一位独特的诗人——张打油,他以...
李白 杜甫 2025-09-01 翰林同侪与诗酒风流:韩翃与李白的文人交游考在盛唐文坛的星空中,韩翃与李白虽同为翰林待诏,却因人生轨迹的错位与时代洪流的裹挟,演绎出一段若即若离的文人交游史。通过梳理现存史料与诗文互证,可清晰勾勒出两人从...
李白 2025-09-01 杜甫:唐代诗坛的璀璨星辰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以其深邃的思想、...
杜甫 2025-08-29 杜如晦与杜甫:同宗同源下的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杜如晦与杜甫作为不同时代的杰出人物,分别以政治智慧与文学成就闻名后世。尽管二人未有直接交集,但通过家族谱系与历史脉络的梳理,可清晰勾勒出他们同...
杜甫 2025-08-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