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光绪和慈禧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绪为什么不杀了慈禧太后,独自掌权?
要说这中国历史上,有哪个女人,是继武则天之后再次独揽大权的女人,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慈禧太后。确实,登上权力巅峰的清朝女人,非慈禧太后莫属。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时期,大清朝其实还有位名义上的皇帝,他就是人们口中的傀儡皇帝,光绪帝。作为天下至尊,光绪帝手中却并没有多少实权,很多大事都轮不到他做决定。
一个男人,一个名义上最尊贵的男人,如何能够容许女人在自己的领域里开疆拓土呢?可偏偏,这位软弱无能的皇帝,没能动得了慈禧太后一根手指头。他不想杀掉慈禧太后独掌大权吗?也许是想的,但是他没有这个能力,也承担不起这个后果。杀掉慈禧太后会造成哪些可怕的后果呢?本期,我们一起来解读光绪皇帝的内心世界。
01三个原因,无法动手
对于能不能杀掉慈禧太后的这个问题,光绪皇帝的结论是不能,这个结论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思量的。对他来说,不能对慈禧太后下手,最大的原因有三个。
从道德层面上来说,是光绪皇帝背负不起不孝的罪名。古时候的人们,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最是重视纲常伦理,不忠不孝,会带来最多的骂名。对于光绪皇帝而言,慈禧不仅是时刻悬在自己头上的太后,她还是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年幼的光绪被接进宫后,就一直养在慈禧的身边,幼年时,慈禧对他还是非常好的。现在他长大了,一旦对慈禧动手,只怕会遭到千夫所指,光绪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从实际情况的角度出发,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力量太过悬殊。清朝朝堂之上,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其实代表了两个政治流派,一个是改良派,一个是保守派。这点分歧,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尤为显著。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代表的改良维新派,一直在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而朝中的重臣,则坚定地站在慈禧太后背后反对变法。两派的力量悬殊,从维新变法的结果中就可以看出。谭嗣同血洒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隐于暗地,这个结果,完完全全地说明了,光绪皇帝根本不是慈禧太后的对手。
从结果导向的角度来看,那就是光绪皇帝撑不起没有慈禧太后之后的朝堂。光绪帝虽然是个有想法、有抱负的年轻人,但是他没有能力去实现这些抱负。他的手中没有智囊团,他的身边没有嫡系军队的支持。一旦没有慈禧太后,整个朝廷会变成什么样子,他根本无法想象。
02若无慈禧,必先内讧
为什么说没有慈禧,光绪承担不起后果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来想象一下,没有慈禧太后的清朝朝堂会是什么样子。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若无慈禧,内忧外患必将扩大化。重点来说说内忧吧,没有慈禧在保守派和改良派之间斡旋,两方人马的较量必将进入白热化。保守派可能会集结所有旧部势力,全力攻击改良派;而改良派呢,可能会把变法的刀子首先悬到这批保守派的头上。没有人调和的矛盾,会更加激烈,可能还没等国外的军队进攻中国,我们内部的人就自己先打起来了。
打起来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是只会更加方便西方列强的侵略。本来以为清王朝是一个城堡,列强们的攻击会受到不小的阻拦,结果倒好,面对的居然是一个小土包,还没等列强动手,土包就自己先土崩瓦解了。
光绪不笨,这个可能导致全国人民沦为亡国奴的后果,他必然是考虑过的。正因为这个后果他无法承担,他才不敢动慈禧,并寄希望于他的老祖宗能够多出些力,来调和国内政府的矛盾关系。
03名为母子,实为同盟
光绪皇帝经过多重思量,确认了自己没有办法杀掉慈禧太后。其实,这两个人的关系,虽说是太后与皇帝,母亲与儿子,但实际上更像是政治同盟。这个同盟不是说他们的政治观点完全相同,政治方向完全一致,而是说他们身上,共同维系着清朝皇室最后的体面,共同承担着一个国家守护主权的责任。
要知道,清朝末年,政治腐败,狼烟环伺,民不聊生。当时的人民,已经完全对清政府的执政者失去了信任,在他们心中,上位者就是无能、落后、废物的代名词。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就代表了皇室最后的脸面和体面,只要他们还在,皇室就还在,皇室的尊严就还在。民间百姓,虽然看不起他们,却也会从心底里承认他们的尊贵地位。
除了维护皇室体面之外,他们还要守护国家的完整。在当时,中国签订了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让出主权。但即便如此,中国依然存在,外国列强依然没有全盘占据中国,中国的百姓依然没有完全沦为亡国奴。因为他们在,国家就在,他们必须要用尽一切努力,乃至生命,来维护国家的完整,维护民族的统一。
所以,光绪不能死,慈禧更不能死。只有他们都在,中国才不会无首,大家才不会失掉主心骨。
04结语
真的很神奇,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缘分匪浅。两人共同执政了许多年,又一前一后相继离世。在朝堂之上,两人会有矛盾吗?肯定有的。作为天下至尊的光绪皇帝,对慈禧太后动过杀心吗?我想,应该也是有过的。
最后,他为什么没有动手呢?因为光绪皇帝是个聪明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斗不过慈禧太后,也清楚地知道没有慈禧太后,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支撑起一个国家。既然如此,那就容忍她的存在吧。虽然被骂是傀儡,虽然被指责为软弱无能,但至少,光绪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他的执政时期。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韦后曾是一个极具野心与影响力的人物。她妄图效仿武则天,掌控朝政大权,然而最终却落得个悲惨下场,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悲剧。权力崛起:从患难夫妻...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5-08 武顺之女:贺兰敏月的传奇人生在唐朝风云变幻的宫廷舞台上,武顺之女贺兰敏月以其独特的经历和悲惨的结局,成为历史长河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存在。她的一生,与武则天、唐高宗李治等关键人物紧密相连,折射...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5-06 魏知古:忠直之臣的清白人生在唐朝的历史舞台上,魏知古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历经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官至宰相,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对于魏知古的评价,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看...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5-06 武周朝十五年:中国历史上唯一女帝的短暂王朝公元690年秋,洛阳紫微城内,6万臣民伏地高呼"请圣神皇帝登基"。67岁的武则天身着十二章衮冕,在万象神宫接受百官朝拜,将国...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30 聂隐娘与武则天:历史虚构中的奇妙关联在历史与文学交织的奇妙世界里,聂隐娘与武则天这两位原本分属不同领域的人物,竟在一些作品中产生了交集,引发了后人的无限遐想。真实历史中的独立轨迹从真实历史的角度来...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17 李君羡性别之谜:历史真相与传说辨析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因其独特的经历或传说而被后人铭记。李君羡,这位隋末唐初的武将,便因一段与武则天登基预言相关的传奇故事而广为人知。然而,关于李君羡的性...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11 薛怀义长相之谜:历史记载与传说交织的英俊面首在历史的长河中,薛怀义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作为武则天时期的著名面首,其长相却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薛怀义的长相究竟如何?是英俊潇洒还是平凡无奇...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11 武则天整顿吏治:铁腕手段下的政治清明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时期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武则天整顿吏治的举措尤为引人注目,她以...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02 魏元忠:忠诚于皇帝的典范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魏元忠以其卓越的忠诚于皇帝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他历经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三朝,始终不改其志,为国家和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01 武则天是否真的杀了女儿: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其非凡的政治手腕和深邃的心机,成为了后世无数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焦点。然而,在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有一个事件始终笼罩在历史...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3-3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