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将领,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从“五虎上将”上升为“神”的过程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形象演变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陈寿在《三国志》中首次记载了关羽形象的原型,展现出关羽忠诚、勇猛、傲慢自大的形象特点。

一、关羽形象
1、忠诚初现
《三国志》中初次显现了关羽形象的忠诚品质,这一品质也贯穿于关羽形象演变过程的始终。关羽自投奔刘皇叔至今一直“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不管产生一切事儿,他都坚定不移地接在刘皇叔身旁,赤胆忠心,輔助刘皇叔创立蜀汉政党。如建工五年,刘皇叔围攻曹操不成功,部队被打撒,士兵们四处逃窜。无可奈何下,刘皇叔投奔了公孙瓒,而关羽却在下邳被曹操活捉。
曹操素来钦佩关羽的强悍和胆识。为了更好地让关羽归降自身,他屡次向关羽赠予官爵、财产和美人。但意志坚定、赤胆忠心的关羽压根无动于衷。当曹操察觉自己不管怎样都没法吸引关羽时,便派张辽去揣摩关羽的情意。关羽在与张辽的交谈中,表述了自身想返回刘皇叔身旁的真正念头。由此可见,关羽对刘皇叔的忠诚不会受到一切外在标准危害,始终如一。

2、潜藏傲慢自大
关羽品牌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始终是高大威武的。可是人非圣贤。许多将领除本身能力强外,还存有性情缺点,关羽也是这般。《三国志》中的一些情况也反映出了关羽“刚而自矜”、高傲狂妄自大的性格特点。如关羽听闻马超前去撤兵,但他对马超的武功、品性并不了解,便向三国诸葛亮了解,“超优秀人才可谁比类”。
关羽在三国诸葛亮的复信中看见自身放心的結果,十分高兴,并把信件展现给众客人看,也从侧边呈现了关羽的怯弱的心,在希望之弦反映着关羽的自豪。可见,在关羽心中,他是想要和马超进行比较的。有时,傲慢自大的性格也会为他的未来招致祸患。他的这个情绪在其屡立苦功、威震华夏后,显露得更加显著。
从古至今,“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世界各国行驶的规律。而关羽做为蜀汉的重臣却无声无息侮辱了吴国使者,这也是彻底不将吴国当回事、高傲狂妄自大的个人行为。被拒绝再加上使者被辱,这2件事使曹操十分气恼。三国时期孙吴的创建者岂可容得如此侮辱,从而开始了新一轮的战事,也为关羽的不幸结果制造悬念。

二、关羽战神形象形成
1、关羽成为无头成神
从中外古代战神的共同特点来看.战神都是无头的或是身首异处。关羽做为荆州的驻守者和蜀汉前将军,他智勇双全威震华夏,尽管最终在临沮阵亡,可是身首分离出来的他也可以震慑对手,东吴因担心蜀汉的报仇将关羽头部赠给曹操,被曹操命人埋在洛阳关林,关羽的躯体则被东吴礼葬在湖北省的当阳。关羽死后产生的这一特性与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刑天和蛋尤是较为类似的,在我国上古神话中,刑天和蛋尤是没头战神,刑天与狂战争神,头部被砍,但他以胸部做双眼,再次与狂战作战,变成勇敢顽强的战神;蛋尤本就擅于战斗,首先制做铜武器,屡败炎帝部族,占领诸多诸侯,尽管最终在涿鹿之野被黄帝和炎帝部族协同击败,可是黄帝这一场仗打得很艰难,在消耗了大批量的财力物力以后才凑合击杀蛋尤,最终将其头砍下来,身首分葬在寿张和巨野,蛋尤身虽死,但震撼力依然强劲,黄帝最终或是凭着绘制的蛋尤品牌形象镇服天地诸侯,西汉也将其做为战神祭拜,蛋尤是实至名归的战神。
2、不同时代的需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朝代的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江山稳固、统治稳定。由于关羽在历史上作战表现的勇猛和神武,加之其对刘备和蜀国的忠诚,历来为人称道,这也是他被各代统治者利用和宣传的基点。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各地军镇节度使割据一方不听中央号令,他们各自为政,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历史是一片黑暗。关羽一直以英勇而出名,唐朝建立武成王庙后,为了更好地鼓励忠勇,在德宗阶段政府部门采取颜真卿提议,将关羽纳入武成王庙做为从祀。到宋元时期中华民族抗争愈来愈猛烈,“与士人共治天地”的北宋王朝抵挡不住北方地区游牧民族的明显冲击性,两宋王朝处于常常处于北方地区少数名族政党的武力威胁下,內部也出現了各种各样农户起兵,从而对关羽的价值观念从尊崇英勇善战到对忠义勇猛并举,她们期待靠关羽来鼓励忠义以击退北方地区游牧民族和抑制中国农民战争。在宋朝乡绅郑咸书中的关羽抗强扶弱、不恋荣华富贵,由于在他在我心中是刘备乃汉室擒雄所属。

三、关羽带来的中国历史文化
1、“无兵”文化
关羽作为一个中古武将,拥有战国时期的侠士之风,武能刺颜良、水淹七军,文也读《春秋》识大义,所以后来也被当作圣人,成为山西关夫子。中国自秦汉之后是一种无兵的文化,不像春秋时期的兵那样能文能武,春秋的兵是贵族中的士阶层,有“士”的义务和权利,国人皆以当兵为荣,这类兵是既能文也能武的,可谓是文武兼才;与“士”人相对的便是“庶”人,庶人想当兵还当不得。战国时期士虽分文武,既有张仪苏秦等一样的谋士,又有荆辆之类的侠士武士等。
人民需要培养阳刚勇武的人格,伦理道德型文化需要复壮剂,以此来解救“无兵文化”,而对战神关羽的崇拜在历史上确实起到过纠偏的作用和影响。以此激励战士门抗击倭寇,为了民族危亡敢于向帝国主义列强斗争关羽。作为一个忠义勇武的战神,影响这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使中国文化中缺失的勇武这一部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偏。关羽因此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
2、民间秘密社会
宋元明时期,民间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活动大多依靠秘密会社,在清朝统治稳定以后,公开的武装斗争减少,秘密结社活动不得不转移到地下。明清以来,《三国演义》等与关公相关的文学作品在民间广泛流传,对于关羽的武力的神化和忠义的崇拜,使得民间秘密结社得到发展。在南方对关羽的信仰,为天地会等帮会提供了精神偶像和组织形式。他们利用关羽桃园结义的故事来团结教众。天地会入会有个“见门诗”,内容为“一进洪门结义兄,当天盟誓表真情,长沙弯口连天近,渡过乌龙见太平”,诗中的“长沙”即暗指关羽。又有诗云“桃园结义天下闻,莫作奸心反骨人,你敬肉来我敬骨,胜过同胞骨肉亲。”天地会内还有关帝庙和忠义堂,庙中央是“救封真武关帝圣君”,“两侧是关平圣子”和“周仓将军”。还有关帝庙诗“历朝义气关云长,洪家子弟做忠良,丹心等候明天子,特来结拜共拈香。”入会的必要仪式便是在关帝庙的忠义堂前盟誓。

结语:在当今社会,关羽形象之所以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变化、发展,主要得益于人们在生活中对“忠义”品质的渴望。特别是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有些人重利益、轻道德。他们为了追求个人的眼前利益,失去了最宝贵的“忠义”品质。关公文化可以在精神上敦促人们学习关羽的优秀品质,遵守社会公德,实现人生价值。关羽死后得到“壮缪”的谥号恰恰是最客观的评价了关羽的一生。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能在万军丛中取敌首级、以一敌百的猛将,既是战场上的定海神针,也是历史长河中永不褪色的传奇。根据《三国志》等正史记载,关羽、张辽、甘宁、张飞四...
关羽 张辽 2025-10-31 孙权杀关羽的深层动因:战略抉择与政治博弈下的必然之举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威震华夏,却在后方遭孙权偷袭,最终败走麦城身死。这一历史转折点不仅改变了三国格局,更引发后世对孙权决策的长期争议:他为何执意斩杀关羽?...
关羽 孙权 2025-10-31 忠义孤城:罗宪与白帝城的生死守望在三国末年的历史长卷中,罗宪的名字或许不如关羽、张飞般如雷贯耳,但他以两千孤军死守白帝城两年、击退东吴三万精锐的壮举,却成为蜀汉灭亡后最悲壮的注脚。这位被《晋书...
关羽 张飞 2025-10-31 忠义之剑与权谋之网:关羽拒绝扣押诸葛瑾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麦城,寒风裹挟着血腥气,关羽率领三百残兵困守孤城。此时东吴使者诸葛瑾手持劝降书叩响城门,这个场景成为后世史家反复推敲的权力博弈样本。关...
关羽 诸葛瑾 2025-10-30 江夏铁闸:被低估的三国守城宗师文聘的传奇人生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宏大叙事中,文聘的名字常被关羽、张飞等传奇名将掩盖。这位出身荆州宛县的将领,以江夏太守之职镇守曹魏东南门户三十余载,其军事生涯堪称一部&...
关羽 张飞 2025-10-30 忠义双全的终章:关羽家族覆灭与张飞家族存续的深层逻辑公元263年冬,魏将邓艾兵临成都城下,蜀汉后主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投降。这场看似平静的权力交接背后,却暗藏着两个家族截然不同的命运:关羽满门被灭,而张飞家族却得以...
关羽 刘禅 2025-10-30 襄樊之困:孟达拒援关羽背后的权力博弈与人性抉择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襄樊之战爆发,关羽以荆州之兵北伐曹魏,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关键时刻因后方失守、盟友背刺而功败垂成。这场战役中,驻守上庸的孟达拒...
关羽 2025-10-29 荆州之殇:关羽失守背后的多重困局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的战鼓尚未停歇,荆州城防已悄然瓦解。这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失利,既非单纯因关羽“大意”所致,也非单一因素促成,而是多重矛盾交织、内外势力博...
关羽 2025-10-29 乾隆大婚时,雍正赐死弘时?历史真相与影视虚构的碰撞乾隆大婚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件盛事,而围绕雍正帝是否在此时赐死亲生儿子弘时的争议,却因影视作品的渲染成为民间热议的焦点。事实上,翻遍《清史稿》《清实录》《清皇室四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8 荆州之守:若魏延辅关羽,历史能否改写?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孙权与曹操的联合夹击下败走麦城,最终身死荆州失守。这场战役不仅成为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更引发后世对“若...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10-2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