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
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后来参与领导了发生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期间他力辅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整顿官制,革除弊政,最后怀着“愿以颈血刷污政”的决心为变法而牺牲,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虽然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是虚假的,但是他用博爱、平等、自由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常,在旧中国那个史况下,在激烈的反封建专制主义这点上,有它突出的进步性。
谭嗣同身处晚清新旧中西混杂的思想格局中,交往师友众多,强调兼收并蓄。谭嗣同在《仁学》序言仁学界说二十七界说第二十五条中说:“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来源中包括了经学、理学、佛学、诸子学和西学。
经学提倡今文经学,理学提倡王阳明、陆九渊的心学;佛学提倡禅宗、华严宗、唯识宗;诸子学提倡庄子、墨子以及明末遗民王船山、黄宗羲等的思想;西学攻格致、算学、社会学。既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既有宗教、哲学又有政治思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融中西古今之学于一体的庞杂体系。
谭嗣同在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于南京“闲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书”,《仁学》是一部将哲学、宗教、科学冶为一炉,自成一体的学术著作,汇聚了谭嗣同短暂一生的学术研究成果。成书五十篇,分为二卷,五万余字。谭嗣同在而立之年就因参加社会革命而慷慨就义,也使得《仁学》成为他的学术绝唱。
《仁学》作为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在书中谭嗣同杂糅儒、释、道、墨各家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在《仁学》中,谭嗣同指出世界是物质的原质所构成,其本体是“仁”,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于“仁”的作用,故称他的哲学为“仁学”。“仁”是万物之源;“以太”构成万物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宇宙间各种事物只有“变易”,没有“存亡”,只有“聚散”,没有“生灭”。
谭嗣同对佛教思想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且还进行学佛的实践,谭嗣同将他的研究、实践成果纳入《仁学》之中。谭嗣同接受佛学,是因为佛学博大精深,并且有着“自贵其心”、积极进取的救世精神。在学术上,谭嗣同认为佛学广大,“六经未有不与佛经合”,“故言佛教,则地球三教,可合而一。”在谭嗣同看来,佛教积极入世、普渡众生的精神与“孔孟救世之深心”是一致的。“度众生外无佛法”。《仁学》一书,正体现出以佛法求世法、经世致用,积极入世的经世佛学思想。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在惊魂落魄中完成“虎口脱险”“失败大逃亡”,成为了“戊戌政变”的漏网之鱼。对比被捕入狱而后在菜市口“斩立决”的谭嗣同、杨深秀、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戊戌...
康有为 谭嗣同 2022-06-29 谭嗣同死得有多惨尽管夜晚漆黑如墨,仍有高举火把的烈士在前行。晚清时期是近代最为黑暗的时期,人们总说黎明前的黑夜最可怕,然而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行走在这样夜晚的烈士有多孤独。康有为的前半生是光彩照人的...
康有为 谭嗣同 2022-06-29 谭嗣同临刑前和妻子说了什么在清朝的后期,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渐渐的出现了裂痕,在这个时候,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开始慢慢的传入了我国。这其中主要是那些有着伟大理想的青年,他们主张变法,改变当时清朝落后的现状。提...
谭嗣同 2022-06-29 谭嗣同为什么不跑“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两胆两昆仑”这么豪迈的句子,每每听到,心情都是无比压抑的。在那个封建的年代,有多少像谭嗣同这样的人,枉死刀下。谭嗣同在5岁那年,得了一场重病,昏死三日之后,竟...
谭嗣同 2022-06-29 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被处死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都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谭嗣...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谭嗣同 2022-06-11 戊戌六君子介绍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都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谭嗣...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谭嗣同 2022-06-10 《狱中示复生》不同观点赏析《狱中示复生》是林旭的绝命诗,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九日,狱中的林旭写此诗给谭嗣同,诗写得比较含蓄,颇具宋诗技巧。原文狱中示复生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恩。欲为君歌千里草,本初健者...
光绪是谁的儿子 谭嗣同 2022-06-10 谭嗣同的主要成就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
光绪是谁的儿子 谭嗣同 2022-06-10 《仁学》的思想特点仁学作为一门学问,创世人是孔子。谭嗣同只是把仁学写成著作,其实是人们对孔子之学的一种称呼。因为,孔子是把仁作为士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的。如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
谭嗣同 孔子 2022-06-10 《仁学》的背景及写作目的《仁学》书名,谭嗣同著。共二卷,五万多字。撰写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至1897年之间。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日本将其中一部分发表于1899年的《清议报》上,后来正式刊印成书。创...
光绪是谁的儿子 谭嗣同 2022-06-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