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秦朝灭亡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强大的秦王朝,为何只存在了14年,是什么原因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秦始皇建立的大一统秦王朝为何只存在了十余年后,便迅速灭亡?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秦始皇的原因。

引言
秦国从秦非子建立附属国算起,秦国存在了近700余年,反观秦国发展起来的秦朝,却仅仅存在了14年。秦非子成为秦国的始封君时,秦国仅是一个封地不足五十里的附属小国,秦人斩荆棘、暴霜露,经过长达百年的惨淡经营,正式位列诸侯,后逐渐成为西方的新兴强国,开始参与春秋时期的中原争霸。
秦穆公时,秦国称霸西戎,成为春秋四强国之一。到了战国时期,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改革,秦国自此国力日益增强,以至于发展到后来,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到了秦王嬴政时,秦国依靠雄厚的国力、强大的武力,以及一系列战略策略,最终吞并六国,建立起大一统的秦朝。
至此,春秋战国几百年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秦国发展起来的秦朝,成为中原大地上唯一的霸主。但这个新兴的强大王朝,却仅仅只存在了十四年,便在一片起义浪潮下被推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秦王朝的迅速灭亡?导致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因为秦始皇。

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没有与民休养生息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吞并六国后才建立起大一统的秦王朝,可以说秦朝是踩着六国军民的尸骨所建立。六国百姓看着宗族亲人成为秦军的刀下亡魂,迫于秦军强大的武力不得不成为秦朝的子民,对于新生的秦朝有的只是仇恨,并没有多少归属感。如: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军斩首坑杀赵国军民40多万,赵国人心中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秦通过武力灭亡六国后,新生的秦王朝已经和六国百姓走到了对立面,百姓迫于秦始皇的威严以及开国大臣的镇压,没有人敢站出来和秦朝对抗,但这并不是长久之策。秦始皇只有淡化了六国百姓心中的仇恨,让他们心中认可接纳了这个新生的王朝,对秦朝产生了归属感,这样才能使秦朝长治久安。

那么如何才能让六国百姓忘记了心中的仇恨,转而对秦朝产生归属感呢?站在百姓的立场来说,只要百姓衣有所穿、住有所居,吃喝不愁、生活美满,长此以往下去,心中的仇恨自然会慢慢淡化,转而变成支持。简单来说就是统治者与民休养生息,减轻百姓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只要经过几代的休养生息,六国百姓对秦朝的仇恨便会逐渐淡化,自然而然地也就稳固了统治。最好的例子便是汉朝初建时,刘邦登基称帝后,便采取了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主要内容有:废除秦朝原有苛法、轻徭薄赋、以农为本、重农抑商、鼓励生产、复兴经济等。
刘邦采取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后,带来了显著的效果,使社会生产方面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首先带来的结果便是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其次使政权得到稳固。在刘邦之后,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也依然推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最终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百姓生活富裕,社会安定祥和。
如果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能够采取与民休养生息的国策,相信会是另外一番景象。然而秦始皇却并没有这么做,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开始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为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百姓而言,并没有什么既得利益,反而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秦朝建立之前,社会处于大动乱、大变革时期,对于这种局势,百姓期待的是和平、安居乐业的生活。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秦朝后,虽然给百姓带来了和平,但并没有带来安居乐业的生活,反而百姓还经常被征发去服劳役(如修建长城、阿房宫等)。秦始皇做得更多的是巡游求仙、歌功颂德。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虽然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文化上:统一文字;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社会上:车同轨、整一交通等。为了防止百姓反抗,还收缴天下兵器,归入咸阳,铸成十二金人,但这些是长久之计,无法在短期内,起到安抚百姓的作用。
秦始皇没能及早确立储君,间接导致秦朝昙花一现
秦朝在秦始皇的统治时期,百姓不敢对抗秦朝,但秦始皇做不到长生不老,无法一直统治下去,秦朝的未来更需要贤能的君主来统治,从根本上改变秦朝的危机。渴望“长生不老”的秦始皇没想到自己在位十余年后,便撒手人寰了,让奸臣赵高拥立了秦二世胡亥为新帝。
秦二世并不是一个贤能的帝王,他不仅无法掌控权臣,对外的舆论也无法左右,致使权臣当道。处于深宫之中的秦二世对外的一切都被蒙在鼓中,整日只知道沉迷酒色,贪图享乐。以至于秦朝到了风雨飘摇之际,消息再也无法隐瞒下去,秦二世才猛然惊醒,但一切都已经晚了,秦朝的灭亡已经势不可当。

虽然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如苛政、政治制度等,但主要原因还是秦始皇没有及早确立贤能的储君、和没能安抚好百姓两点。以秦始皇的性格,制度问题上很难被改变,如果秦始皇能一直统治下去,秦朝也很难灭亡,但这并不现实,秦朝更需要的是一位贤能的继承者,来改变秦朝的一切。
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秦始皇,虽然秦朝是在秦二世手中走向灭亡的,但这还不是因为秦始皇没能及早确立太子,让奸臣钻了空子。如果统治者能够与民休养生息,也不会失去民心,以至于让百姓走向反秦的道路,即便秦始皇能及早选立一位贤能的诸君,秦朝也不至于迅速灭亡。
秦始皇去世后,因没有及早确立太子,让奸臣赵高抓住了机会,拥立始皇幼子胡亥即位称帝,赵高开始掌握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在秦末黑暗的统治下,百姓生活得十分贫苦,百姓反秦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爆发了浩荡的反秦起义。秦几代先君,数百万秦人,历时150余年之久,共同努力的结晶就这样付诸东流。

结语:
秦始皇攻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是伟大的功绩,但秦朝的统治者却没有好好把握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秦朝的统一虽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顺应了人们渴望统一安定的意愿,但秦朝建立后,百姓更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减轻负担,而不是在严酷的刑罚下被奴役。
秦朝初建,应采取与民休养生息之策,使六国百姓忘却仇恨,渐渐接受这个新生的王朝,已达到政权稳定,进而长久统治。反观秦朝的统治者,不仅没有采取休养生息,反而实行残暴的统治,加大了百姓对秦朝的仇恨,秦朝的暴政损害了人民的利益,统治者与百姓渐行渐远,直到彻底失去民心,走向灭亡。
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刘邦以泗水亭长之身崛起为开国帝王,其后宫虽无秦始皇"六宫粉黛"的规模,却也聚集了八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当吕...
秦始皇陵 刘邦 2025-11-19 权力漩涡中的母子裂痕:秦始皇囚禁赵姬的深层动因公元前238年的咸阳宫中,22岁的秦王嬴政面对母亲赵姬的情人嫪毐叛乱,以雷霆手段将其车裂,并诛灭三族。这场血腥政变不仅终结了嫪毐的权势,更将赵姬推向了历史审判的...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11-14 嫪毐的“特殊魔力”:让赵姬痴迷至深并诞下子嗣的真相战国末期的秦国深宫,一段充满欲望与权谋的纠葛,让市井小人物嫪毐成为历史舞台上备受瞩目的角色。他究竟有何特殊之处,竟能让秦始皇生母赵姬爱得死去活来,甚至为其生下孩...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11-14 沙丘迷雾:胡亥继位背后的历史真相与权力博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起看似寻常的帝王驾崩事件,却因赵高、李斯与胡亥的密谋,演变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位继承疑案。两千年来,&a...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13 秦始皇不立皇后之谜:权力、阴影与理想的交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自称“始皇帝”。他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以铁腕手段重塑华夏文明。然而,这位开创...
秦始皇陵 2025-11-12 乱世枭雄的生存智慧:赵佗建立南越国的战略密码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赵佗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以屠睢战死、秦军折损过半告终。五年后,赵佗与任嚣再次出征,以"绝道聚...
秦始皇陵 2025-11-11 历史长河中的“隐形巨人”:名气低却贡献卓著的帝王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帝王因开创性功绩被载入史册,但也有一群帝王,他们的贡献同样深刻改变了历史进程,却因时代局限或后世叙事偏向而鲜...
秦始皇陵 2025-11-10 蒙恬遗言:跨越时空的忠义共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逝于沙丘,一场由赵高、李斯合谋的阴谋随之展开。他们篡改遗诏,赐死长子扶苏,并囚禁名将蒙恬。这位曾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的将领,在...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03 沙丘之变:李斯为何舍弃女婿扶苏,选择胡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本是一场正常的权力交接,却因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的合谋,演变为一场颠覆帝国根基的政变。令人费解的是,作为...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30 末代秦王子婴:出身迷雾与悲歌人生子婴的出身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扑朔迷离的皇室谜团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处矛盾记载:《秦始皇本纪》称其为"二世兄子",即胡...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2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