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执政48年,26岁守寡,为何少有绯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一句简单的俗语概括了中国古代封建女子的社会地位,父权社会,男尊女卑。千百年来,只有武则天打破了世俗的偏见,成就了万人之上的地位,权力滔天,但是后世史书工笔,对她的评价不堪入目。
1000年之后,有一位女子也同武则天一样,掌握了实际大权,但是她却又不能完全像武则天那样。武则天在丈夫去世后可以养男宠,而慈禧却鲜少有桃色新闻传出,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就在安德海身上。
01太监安德海
安德海是咸丰皇帝身边的太监,他聪明伶俐,深得咸丰皇帝的宠信。由于咸丰皇帝身体虚弱,批阅奏折就需要擅长书法的慈禧侍候在旁,以备不时之需。久而久之,慈禧与安德海也熟悉了起来,此时,慈禧还只是一个贵妃。因为她能时常接触到政事,慈禧的野心疯涨了起来,她不满足于只当一个后宫的妃子。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传位给慈禧的儿子载淳,由于当时载淳年纪尚幼,咸丰就派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幼主,这就引来了慈禧的不满。慈禧预谋夺权,她说动了慈安太后,又派安德海去宫外联络恭亲王奕,他们一起发动了“辛酉政变”。“辛酉政变”之后,八位顾命大臣被褫夺了权力,慈禧与慈安开始了垂帘听政。
“辛酉政变”中,安德海充当了两位太后与奕的秘密联系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政变成功之后,安德海成为了慈禧的心腹,晋升为总管大太监,一时之间,风头无两。而后,他又帮助慈禧撤掉了奕手中的权力,慈禧对他的宠信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安德海无法无天,甚至在天福堂大摆宴席,公然娶妻,这在北京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太监怎么能娶妻呢?除非他不是一个真太监。因此大家都开始怀疑安德海的太监身份,甚至还传出了他与慈禧的绯闻。慈禧26岁就守寡了,正值青春年华,再加上她对安德海百般纵容,所以大家认为安德海是慈禧的情人。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清代的太监制度非常严格,为了防止太监淫乱后宫,太监净身后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检查才能入宫,如果一旦发现身份造假,可不仅仅就是死刑那么简单了。清代吸取前朝宦官专权的教训,对宦官的惩罚力度非常大,一旦犯错,非死即残,所以安德海的太监身份是不可能造假的。
况且,安德海被杀死之后,有人看到了他的尸身,可以证明他就是真太监无误了。而且清代的太监被康熙称为最下贱的人,慈禧也不可能看上他,只不过是因为他能为慈禧办事,所以慈禧才十分宠爱他罢了。
慈禧作为晚清的实际掌权人,为何不能像武则天一样养男宠呢?且慈禧掌权的时候可比武则天年轻很多。其实从安德海的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了,清代的制度是严禁后宫嫔妃与男子接触的,所以安德海才是传信人。安德海之外,还有皇后出身的慈安太后制约着她,不过,慈安太后死后,慈禧可谓是一家独大了,那她为什么不寻求爱情?当然,这也和她自身有关系。
02过度看重权力
慈禧是极重权力的女人,她醉心于搞事业,根本无暇顾及其他,自然就没有心思再给自己找另一半了,也就不会有绯闻了。
慈禧除了享受权力带来的奢华生活外,她的心思都扑在朝政上了。慈禧先后历经了四位皇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除了她的公公道光之外每一位皇帝的朝政她都会伸手干预,就连光绪和溥仪都是她选定的,随意确立皇储,可见她的权力有多大。
咸丰皇帝时,她会批阅奏折,同治皇帝时她开始垂帘听政,光绪皇帝时她发动“甲申易枢”,独揽大权。归隐之后又野心难灭,发动了“戊戌政变”,将光绪帝囚禁了起来,再度将最高的权力紧紧的握在手中。“更子国变”后又实行“清末新政”。
由此可见,咸丰皇帝死后,慈禧不是在思考如何夺权,就是在思考改革的路上,她最爱的就是权力,她享受一呼百应的感觉,更喜欢朝廷中的事儿。晚清时期,内忧外患,中国经常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慈禧忙于应付各种战争,哪还有心思去考虑情情爱爱呢?
过度看重权力,没有时间顾及爱情是一方面,慈禧本身也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她的思想固步自封了。
03封建礼教的束缚
明清之际,我国的思想是非常保守的。反而在之前,两性关系是比较开放的,还有“和离”一说,女子也可以改嫁。唐代时,武则天可以无所顾及的养男宠不仅因为她是皇帝,还因为当时的社会思想是比较开放的。
但是经过金、元、明三代对女子贞节的过分重视,到了清代时,女子的贞节已经被看做比命都重要的事物了。不光是丈夫去世女子要守节,就连未婚夫死了,女子也不能另嫁,更离谱的是,一个女子在大街上被男子调戏都会被视作不洁之人,要去寻死,这就是一种病态的社会风气。
清代《礼部则例》还专门规定了“节妇”的等级,如果一个地方出现了“贞节烈女”,那么这个地方的官府就要赋予表彰。清代还设立了“节孝祠”,立大牌坊。被表彰的妇女的名字会被记录在坊上,死后会被供奉在祠中,官府还会给她的家庭发放三十两“坊银”,家里再为她建坊。
如果守节事迹有特别大的影响,皇帝会御赐牌匾等物品以示表彰,史官还会把守节女子的事迹记进史书和地方志里,以供后世瞻仰。清政府还发行了许多有关女子守节的读物,训诫女子要知守节。
但是,总会有人会不服这种约束,一旦一个女子做出了有损贞节的事,轻的会被赶出家门,重的就会被“浸猪笼”,或者是用火烧死,凌迟处死,惩罚手段非常残忍。这就会使家族蒙羞,让家族在当地抬不起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的父亲会亲手将自己“失贞”的女儿杀死,以求保全家族声誉。
清代,女子的贞节被推崇到了极点,已经到了畸形的地步,慈禧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慈禧作为满清贵族,自然从小就被教育女子要“守节”,那么,丈夫死后,她自然就要“守节”,所以鲜少传出绯闻。
04总结
时代、环境、制度的原因导致慈禧在丈夫死后一直在守寡,而这也是她自身的选择。身为一个女人,她有着不一般的见识,没将自己囿于情爱之中,她有着更高的抱负,她只喜欢权力。慈禧掌握政权之后进行了多次改革,不过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腐朽的统治。能凭一己之力,搅弄大清风云,忽略她那些错事,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人了!
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两次拜相却始终低调谨慎,举贤荐能却从不显露恩宠,临终焚稿只为避免是非牵连他人。他就是陆元方(639—701年),字希仲,吴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武士彟之“彟”:读音考辨与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名字常因“彟”字的读音引发争议。这个承载着唐代开国功臣身份的姓氏,其读音背后不仅涉及汉字音韵的演变规律,更折射出历史人物形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权力与欲望的交织: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历史纠葛在武则天统治的盛唐宫廷中,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关系始终笼罩在权力阴影与情感迷雾之下。这对相差二十余岁的男女,以美貌、才情与权谋为纽带,在神都洛阳的深宫中演绎了一段...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8-04 幼兰并非慈禧亲女儿: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晚清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她的生活琐事、情感纠葛以及家族关系,都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关于幼兰是慈禧亲女儿的说法,在...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7-30 薛绍与慧娘:虚构与真实交织的千年情殇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唐室中兴名相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至唐中宗时期的关键政治人物。他以八旬高龄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