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如果决心废黜武则天,能做到吗?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唐麟德元年(664年)的一天下午,唐高宗李治偷偷地将上官仪召进内宫,一起商量一件惊天大事。上官仪当时的官职是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也就是中书省的二把手,宰相班子成员,相当于副宰相。皇帝为什么找上官仪呢?上官仪很有才华,写得一手好诗,当时的人将他的诗称之为“上官体”。这个人恃才傲物,性格比较孤僻,在朝中与武则天的人关系不好,思想也很“传统守旧”,对皇后武则天掌权,很有抵触感情。
“爱卿啊,听说很多人对武皇后很有意见,说她专权干政,你怎么看?”李治开门见山。
“陛下,皇后胆大妄为,肆意专权,满朝文武都很反感,天下的百姓也不答应,请求废黜武皇后,以安人心,以保社稷。”上官仪没作过多的思考,便从容地应答,可以看出这个想法,在他心中酝酿已久。
“那好,既然这样,爱卿现在就起草废黜皇后的诏令!”李治果决地说道。
可是,废后的诏书才刚刚写好,墨迹都还没干,武则天就得到了消息,匆忙赶了过来。
“听说皇上正在起草诏书,是关于臣妾的?”“臣妾为陛下管理后宫,帮助陛下处理朝政,又有什么过失呢?陛下为什么要废黜臣妾的皇后之位呢?”武则天径直闯进宫来,对着皇帝李治一通控诉,并厉声质问。
李治见武则天突然到来,显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刚才坚决的态度,一下就软了下来,完全换了一个人,换了一张脸,他讨好地去哄骗武皇后,“没有的事,朕怎么可能要废黜皇后呢?”
当武则天拿到还在桌上的诏书时,李治又急忙辩解,“我从来就没有废黜皇后的想法,都是上官仪教唆我的!一时糊涂,险些酿成大错!”明明是自己的主意,在关键时刻,却将责任干干净净地推到了上官仪身上。
01
第二天,武皇后就指使亲信许敬宗,诬陷上官仪与陈王李忠密谋叛乱。理由很简单,上官仪曾经做个陈王的谘议。于是,上官仪以及他的儿子,全部被杀,上官家中只留下了一个女孩,叫上官婉儿。陈王李忠,无辜被赐自杀。右相刘祥道等许多官员,仅仅因为与上官仪关系较好,就通通地被流放和贬退。
从此,皇帝每次处理政事,武后都要在后边垂帘听政,政事不管大小,她都要参与决策,天下大权尽归武后,官员的升降、生杀,都只是强势武后一句话的事,皇帝李治只是拱拱手而已,朝廷内外称之为“二圣临朝”。
这一年,唐高宗李治36岁,离他去世还有近20年;这一年他登基为皇帝已经有15年了。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是不是想大骂李治,怎么如此的软弱无能!是不是更想同情李治,皇帝怎么当得如此的窝囊憋屈呢?
但是,唐高宗李治,远没你想象的那样软弱无能。几年前,他刚刚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一个从北魏时期开始一百多年来,就主宰国家和朝堂的门阀军事集团,彻底打败,并使关陇贵族这个称谓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完成了隋朝做不到的事情,也完成了他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几年前,唐高宗李治两次西征突厥,彻底将突厥这个名词改写成过去式,俘虏了他们的国王,灭了他们的国,成功将西突厥广袤无垠的土地,纳入了大唐帝国的版图,在此建立了濛池和昆陵两个都护府。一个与大唐生死相杀的国家,从此不复存在。
之后不久,李治又东征百济和高句丽,并在白江口大败日军,直接灭了高句丽,实现了对朝鲜半岛的直接统治,完成了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多次亲征都没能完成的历史难题。大唐的疆域,在他的手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更是大唐290余年历史中的极致。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唐高宗李治,无论是个人的实力还是皇帝的权威,都达到了顶峰。成功打倒长孙无忌等功臣派之后,李治的皇权实现了绝对的集中,西征东讨开疆扩土之后,李治的个人威信也达到了极致。但正值政治生涯辉煌顶峰的李治,为什么就不敢废黜一个皇后呢?套用下当时髦的一句话来说,“不是国军无能,只是鬼子太狡猾”,是武则天实在太厉害了!
02
我们再回过头梳理一下李治准备废黜皇后的整个过程,就会发现许多历史书籍不曾记录的细节,而细节往往可以揭示事情的真相。
废黜皇后不是一件小事,按照正常的程序,应该是皇帝动议,群臣在朝会上商议决定,最后下旨,比如之前李治废黜王皇后,就曾在朝堂上讨论过很多次。但是,这一次李治为什么不敢朝议,而是偷偷地找上官仪来商量,商量之后君臣二人就匆匆忙忙决定了下来呢?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废黜武则天的皇后之位,皇帝李治已经考虑很久了,也可以说李治忍受武则天的专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二是皇后武则天在朝中的势力强大,如果公开朝议,很可能会通不过,反而会打草惊蛇,过早暴露目标和意图,所以李治只能采取这种突然袭击的方式,以圣旨的形式突然决定下来,将生米做成熟饭,打皇后势力一个措手不及。
既然皇帝李治召见上官仪是暗中进行的,那么为什么武则天就能够这第一时间知道了呢?这个细节,又透露出一个令人不安的信息:皇帝召见上官仪,是偷偷安排的,也就是说除了李治身边最贴身的宦官,没有其他的人知晓,但是,才一小会工夫,武则天就得到了准确的信息,不但得知上官仪与皇帝在一起,而且还知道他们谈话的具体内容,这就只能说明皇帝身边的人当中,有关键人物投靠了武则天。
皇帝召见重臣,商议大事,自然会交代大殿外的侍卫,“谁也不能进来,违令者斩!”但是,得到消息之后的武皇后,为什么可以直接闯进大殿,而且门外侍卫以及内殿的宦官,都不敢提前通报,以至于刚刚写好的废后诏书,都没来得及收藏好,只能白白地牺牲了忠贞之士上官仪。李治的一句,“都是上官仪教我的!”,看似无能,实则是相害相权取其轻的无奈,是丢卒保车之举。
03
很快,武则天就指使亲信、朝中当时的实际掌权者许宗敬,诬告上官仪与陈王李忠谋反。身为当事人的李治,对整个事件非常地清楚,一个自己的亲儿子,一个是自己最信任大臣,因为自己一时的不谨慎,而将要丢了性命,贵为皇帝的他,为什么要袖手旁观呢?他不是不想救,是不敢救,也是救不了。
从以上几件事可能分析得出,大唐的内朝,包括侍卫和宦官,都是武则天的人。外朝,也都是许敬宗、李义府(当时已死,但势力仍在)、袁公瑜这些武则天的亲信当权,可以这样直接地说,此时的大唐,已经实际掌握在武则天的手中了。
那么,如果当时李治不收回诏书,仍然决心要废黜武则天的皇后之位,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武则天如果被废,只能是步王皇后的后尘,被囚禁至死,甚至被论罪诛杀。对于历尽千难万苦才走到今天的武则天来说,她是绝对不会接受的,一定会狗急跳墙,做鱼死网破的斗争。
她有两种道路可选:一是联合宦官,逼迫李治饮毒自尽,对外宣称,皇帝暴病而亡,就像几十年之后韦皇后对付唐中宗李显那样的套路,然后联手自己在朝中的亲信大臣,另立傀儡皇帝。这种方法,风险很大,李治正值壮年,虽有风疾,但无大碍,突然死了,朝中大臣很难相信,天下人也很难相信。更何况,此时的李治,威信如日中天,突然不明不白地死了,一定会在朝堂之上掀起惊天海啸。
另一种选择,就是让皇帝李治彻底交权,军国大事全部交由武则天及其亲信,从此沦为“虚君”,甚至傀儡。这种方式,风险最小,也最容易让人接受。虽然,之后的所谓“二圣”临朝,大事都决断于皇后,这是皇帝主动放弃权力,其权势和威望仍在,大事仍然绕不开他。如果是因为通过政治斗争失败,皇帝被夺权之后,就彻底丧失了话语权,完全成为了一个玩偶。
所以,李治与上官仪商议废后这出戏,事发后李治选择牺牲上官仪,不是没有担当和道义,也不是软弱和无能,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是可惜了上官仪,也可怜陈王李忠,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两次拜相却始终低调谨慎,举贤荐能却从不显露恩宠,临终焚稿只为避免是非牵连他人。他就是陆元方(639—701年),字希仲,吴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武士彟之“彟”:读音考辨与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名字常因“彟”字的读音引发争议。这个承载着唐代开国功臣身份的姓氏,其读音背后不仅涉及汉字音韵的演变规律,更折射出历史人物形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权力与欲望的交织: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历史纠葛在武则天统治的盛唐宫廷中,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关系始终笼罩在权力阴影与情感迷雾之下。这对相差二十余岁的男女,以美貌、才情与权谋为纽带,在神都洛阳的深宫中演绎了一段...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8-04 薛绍与慧娘:虚构与真实交织的千年情殇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唐室中兴名相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至唐中宗时期的关键政治人物。他以八旬高龄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3 破局与桎梏: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的婚姻困局与政治突围在东亚君主制历史中,日本推古天皇(554-628年)以“世界首位女性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比武则天早近百年登基的女天皇,其婚姻选择与政治生涯交织成一幅充满矛...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