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清朝会怎样?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为了太和殿那个位置,互相都杀红了眼,最后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雍正皇帝。
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倒推二十年,基本上没人相信四阿哥会当上皇帝,就如同没人相信二阿哥胤礽(réng)会当不上皇帝一样。很简单,胤礽是皇太子,康熙几十年前就已经公布了:自己千秋万岁之后,胤礽将成为大清皇帝。
其实,胤礽并非康熙帝的长子,上头还有一个大阿哥胤禔(zhī),但胤礽却是嫡长子,因为胤礽的母亲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而胤禔的母亲是惠妃叶赫那拉氏,只能算是庶出。
赫舍里氏本来与康熙帝感情就很好,是康熙帝最喜欢的皇后,又因为生胤礽时难产而死,因此康熙帝在面对胤礽时有一些微妙的心理,想要给他更多的补偿。在胤礽出生一年零一个月后,康熙就立这个刚满周岁的娃娃为皇太子,算是给赫舍里氏的在天之灵一些安慰。
立胤礽为太子之后,康熙帝对他也是相当用心的,设立了专门为皇太子服务的詹事府衙门,还专门为他修葺明奉慈殿,改为毓庆宫,作为太子的东宫。为了把胤礽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康熙帝还选择学问优长之人对他进行辅导,并且放手让胤礽处理国事,培养他的执政能力。
康熙帝对胤礽十分爱护,把他当成接班人来培养,但是,胤礽却先后两次被废,眼睁睁地看着皇位被老四胤禛夺去了。
我们不妨来假设一下:如果胤礽没有被废,顺利当上了皇帝,他会不会比雍正皇帝做得更好呢?
应该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公开册立的太子,胤礽的能力还是勿庸置疑的,绝非电视剧中表现的那么蠢笨无能。通过胤礽几次监国期间对政事的处理来看,虽然不算多出彩,但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且胤礽久居太子之位,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权力圈子,太子党的成员对胤礽还是比较忠心的,而且这些人身居要职,能力也普遍比较突出。因此,如果胤礽能顺利当上皇帝,那么,清朝的稳定性还是可以保持下去的。
但是,不能不提的,就是胤礽本身的缺陷。虽然他经过了系统的帝王教育,学识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的胸怀却是硬伤。或许正是因为早早就确定了皇太子的地位,使得他自小就在一种优越的环境下成长,养成了他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从这点来说,胤礽并没有一个帝王的胸怀,更像是一个任性的官二代,康熙帝能指望这样一个儿子为自己收拾这个烂摊子、为大清朝续命吗?
导致康熙帝第一次废掉胤礽太子之位的,有一件事情,就是胤礽的十八弟胤祄(xiè)在一次出行途中病死。胤礽因为康熙帝对这个年仅7岁的小弟弟比较疼爱,心中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对于这个弟弟的死,胤礽不但不悲伤,甚至还很庆幸。正是他的这种冷漠表现,最后激怒了康熙帝。
众所周知,老八胤禩(sì)为了争夺皇位,和胤礽成了死敌。老八有钱有资源,可以大量收买人心,形成了强大的八爷党,对胤礽产生了重大的威胁,以胤礽的性格,八爷党肯定是要铲除的。
如果铲除老八势力,这必然会成为重大的政治事件,会牵扯到很多人。官场经过一番大动荡之后,胤礽的皇位是非常稳定的,这时他手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心腹,也就是既得利益集团,这伙人牢牢抱成一团,再勾结地方上的官僚士大夫,共进共退,阶级固化就会更加严重。
我们都知道,康熙末年,大清朝出现了很多弊端,甚至到了动摇国本的地步。可是,这一切对于胤礽来说,却不是最重要的,他只考虑自己何时能继位。而在众阿哥中,唯一为大清朝内忧外患担心的,只有四阿哥胤禛。
胤禛是胤礽手下的得力干将,也可以说是左右手,公认的太子党核心人物,不过,胤禛主要是因为胤礽是皇太子而尊重二哥,但在内政上,二人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在胤礽做太子时期的几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跟老八是有着相似之处的,考虑的大都是如何收买人心、稳固自己的地位,但对于百姓的死活、大清朝还能存在多久,根本没多少兴趣。
胤礽一旦登上皇位,清洗了政敌之后,剩下的恐怕就是和自己的党羽坐享天下,不管百姓死活。而心中装着大清江山社稷的胤禛,会向胤礽提出他的新政主张,胤礽开始或许也会答应,但是新政必然触动当权者的利益,会受到各方面的阻力,胤禛有魄力做一个孤臣,胤礽可没有这个魄力,让他得罪官僚士大夫,想都不要想,完全不可能的事。
以胤礽的魄力和心胸,面对守旧派的反弹,他是肯定扛不住的。再加上老四铁面无私,肯定会得罪很多人,到那时,当了皇帝的胤礽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必然会把这位忠心为国办事的兄弟推出去当替罪羊,最终的结果将是新政夭折。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就有所表现,比如胤禛奉康熙帝之命追还官员欠的国库银子,胤礽不但不帮胤禛,反而四处拆胤禛的台。最后,胤礽还是把胤禛给卖了,宽限欠款官员的还款日期,自己做了好人,却把胤禛气个半死。
胤礽废掉胤禛之后,可能不会杀他,但肯定不会再用他,更不会推行得罪官僚士大夫的新政。历代王朝,都没有出现过皇帝与百姓共天下,全是皇帝与贵族或官僚士大夫共天下,尤其是宋朝之后,官僚士大夫是皇帝统治的基石,是半点动摇不得的。胤礽为了能保证自己的皇位安全,只能采取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末年的败坏局面不会得到改善,反而会继续恶化,朝堂上一团和气,但大清王朝实际上却是千疮百孔,百姓苦不堪言。从后来的走向可以看出,正是雍正即位后改革弊政,使得国库充实,最后才让乾隆帝有大把的银子四处挥霍。
可以说,正是雍正及时扭转了日渐倾斜的清朝大船,给清朝续了二百年的命。
如果是胤礽当皇帝的话,新政不行,国力越来越弱,此消彼长之下,外患也会越来越剧烈,即使胤礽在位期间能够勉强维持大清的国脉,但社会问题会越积越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大清渐渐病入膏肓,谁都无力回天。到时内忧外患同时爆发,大清王朝就会像一幢到处是窟窿的危楼一样,随便来一阵大风,顷刻间就会倒塌。
电视剧《雍正王朝》虽然是小说,虚构了很多事件,但对胤礽在性格上、能力上的刻画,还是比较符合历史的。
在清宫剧与历史读物中,"胤祕"这一名字常引发读者对读音的困惑。作为康熙帝第二十四子,胤祕的姓名承载着清代皇室命名传统与汉字文...
康熙的儿子们 胤祕 2025-07-30 諴亲王:康熙幼子,清朝宗室中的特殊存在在清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諴亲王作为康熙帝的幼子,以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在皇室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諴亲王本名爱新觉罗·胤祕,后因避讳雍正帝名讳,改名允祕,...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9 汤斌:清廉理学名臣与太子老师的双重人生在清朝康熙朝的政坛与学界,汤斌(1627—1687)以“清廉如水、理学大家”的形象载入史册。他不仅是康熙帝亲自选定的太子首席讲师,更以刚直敢谏的品格和“豆腐汤”...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29 孙嘉诚与邬思道:一场被误读的权力博弈与历史虚构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孙嘉诚与邬思道的命运交织,曾引发观众对“孙嘉诚是否杀害邬思道”的激烈讨论。然而,无论是从历史原型、剧情逻辑还是权力斗争的本质来看,这一指...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4 十三爷为何在宗人府关了十年:康熙的深谋远虑与权力棋局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风云中,十三阿哥胤祥的命运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这位以侠义著称的皇子,因性格耿直、行事磊落,却在宗人府被圈禁长达十年之久。这一看似反常...
康熙的儿子们 胤祥 2025-07-23 周培公真实存在吗?历史档案与民间记忆的双重印证在清代历史的长河中,周培公这个名字常因影视剧《康熙王朝》的演绎而引发争议。剧中,他以“康熙第一谋臣”的形象深入人心,却因汉人身份被贬谪盛京,最终郁郁而终。然而,...
康熙的儿子们 周培公 2025-07-23 清朝奏折制度:皇权专制的精密齿轮与信息中枢在清朝276年的统治中,奏折制度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齿轮系统,将中央集权推向了封建社会的巅峰。这项始于康熙中期的文书制度,经雍正、乾隆两朝完善,最终形成覆盖全国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21 固伦温宪公主与雍正:血浓于水的皇室兄妹情在清朝康熙帝的众多子女中,固伦温宪公主与雍正帝胤禛的兄妹情谊尤为特殊。作为康熙帝第九女、序齿为五公主,温宪公主不仅是雍正帝的同母胞妹,更因成长经历与命运轨迹,与...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18 婉贵太妃有孩子吗?深宫长寿者的命运密码在乾隆帝的后宫中,婉贵太妃陈氏(1717—1807)以92岁高龄成为清史中最长寿的妃嫔。这位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的传奇女性,虽无子女却稳坐后宫高位,其...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16 为何只有清朝采用秘储制度:历史困境与制度创新的双重驱动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皇位继承制度呈现出独特性——秘密立储。这一制度自雍正帝创立后,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沿用,最终因咸丰后皇室子嗣稀少而逐渐废止。...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