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自古以来都很流传的一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此话出自明朝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这里的“诸葛”,自然是指三国时期的蜀国名相诸葛亮。诸葛亮一生小心谨慎,谋事周密,终成一番事业。那么“吕端”指的是谁呢?他是北宋初期名相吕端。
一、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县(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人,生于935年。吕端父亲吕琦做过后晋的金紫光禄大夫、兵部侍郎,他靠父亲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从此步入仕途。宋太祖赵匡胤创建北宋后,吕端做过成都知府;当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吕端几经浮沉后,被提拔为副宰相(参知政事),离宰相职位只有一步之遥。
宋太宗一心一意要把吕端送上宰相宝座,这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
《宋史•吕端传》记载:“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由此看来,宋太宗认为吕端具备“大事不糊涂”的优点。
过了几天,宋太宗在皇宫举行宴会时,写了一首《钓鱼诗》,说“欲饵金钩深未达,石番溪须问钓鱼人”。宰相吕蒙正明白了宋太宗的心思,主动告辞,让出了宰相位置。宋太宗便将吕端任命为宰相,让吕蒙正做参知政事。两人的位置刚好来了一次调换。
二、其实,大臣们说吕端“小事糊涂”,并非无中生有。在许多小事情上,吕端的确有些“糊里糊涂”。
当年,吕端还在魏王赵廷美手下当官,充任开封府判官。有一次,赵廷美的亲信乔琏找到吕端,请求他找点关系帮助私贩竹木,为王府赚钱。吕端是赵廷美的手下,又与他关系颇好,面子上过不去,便答应了他们,给他们贩卖竹木开了绿灯。
不久,乔琏等人贩卖竹木的事情就东窗事发,所牵涉到的人全部都受到严惩。吕端没有拿过一文钱,仅仅是因为给有关部门打了招呼,就被牵连在内,贬为商州司户参军。
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依”。吕端巧好就因为这次贬官,躲过了一次劫难。
原来,982年,赵廷美被控告图谋不轨。削去一切官职,仅保留魏王空名,闲居在家。受到赵廷美事件的影响,魏王府的亲吏全部被处斩,并籍没家产。开封府的属官也被悉数罢免,流放偏僻之地。吕端如果还在开封府任职,一定逃不过这次劫难。
三、吕端担任宰相时,已经60岁。当时,朝廷里来了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年轻俊杰,叫寇准。寇准32岁成为枢密副使,33岁成为参知政事,前程一片大好。宋太宗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关系,让吕端和寇准平起平坐,轮流掌握宰相大印。宋太宗在一旁观察他们的执政能力。
过了一段时间,宋太宗心里有底了。吕端年纪更大,处事较为稳重,考虑事情较为全面,是一位独当一面、让人放心的宰相。寇准年轻,有冲劲,凡事有自己的独到想法,也是一名优秀宰相的苗子。不过,他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磨练,来让自己变得更成熟。于是,宋太宗下了一道诏令:“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
这道诏令,奠定了吕端的宰相地位。
四、“吕端大事不糊涂”,言下之意是,吕端这样优秀的人才,在小事情上看不出他的本事,只有在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上,才能看出他的过人之处。
这样的大事情,说来就来了。
997年,宋太宗病情越来越严重,眼看就要不治。此前,宋太宗已经确立第三子赵恒为太子,定为皇位继承人。按照正常的权力交接程序,只需要在宋太宗病逝后,根据遗诏拥立赵恒继位即可。可是,宦官王继恩却和李皇后勾结在一起,暗中串联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人,打算拥立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为皇帝。
吕端知道王继恩等人的密谋后,每天带着太子赵恒去宋太宗病榻面前请安,探望病情。宋太宗病逝这天,吕端守候在病榻前,发现身边只有王继恩和李皇后,不见赵恒,迅速派人去召赵恒入宫。
宋太宗死后,李皇后派王继恩召见吕端,要逼迫他同意立楚王为皇帝。吕端见情况紧急,将王继恩锁在屋内,自己只身前往觐见李皇后,苦口婆心地劝告她,应该以宋太宗生前的意愿确立皇位继承人,一番话说得李皇后哑口无言。
事不宜迟,吕端立即率领大臣拥立赵恒为皇帝,是为宋真宗。当宋真宗坐在大殿的垂帘后面接受大臣朝拜时,吕端次表现出谨慎的风格,命人打开垂帘,自己走上前去,亲自确认是赵恒本人后,才放下心来,率领群臣参见宋真宗。
吕端以干净利落而不失谨小慎微的处事风格,平息了一场宫廷政变,确保了皇权的顺利交接。
1240年5月2日,临安城荣王府中,一名小妾因被迫服下堕胎药而痛苦挣扎。这个本该被抹去的生命,却以先天不足的姿态降生——手足绵软无力,七岁方能言语,智力发育迟缓...
宋度宗 2025-09-22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千年古训中的治国警世箴言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当宋神宗力推王安石变法时,朝堂上激荡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四次提及"纪纲&quot...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9-22 岳飞与李清照:时代交叠中的“平行线”南宋初年的历史舞台上,岳飞以“精忠报国”的赤诚成为抗金中流砥柱,李清照则以“生当作人杰”的豪情成为婉约词坛的巅峰。尽管二人同处宋室南渡的动荡时代,但历史档案与现...
李清照的词 岳飞 2025-09-19 乌台诗案:苏轼诗文中的政治风暴与文字之祸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一场因诗文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朝野,史称“乌台诗案”。这场案件以苏轼被捕入狱为核心,牵连数十人,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之一。其导火...
苏轼 2025-09-18 宋清未入天罡之谜:血缘、能力与梁山秩序的博弈在梁山108将的星宿体系中,天罡三十六星与地煞七十二星的划分,既是对英雄排位的象征性安排,也暗含着权力平衡与利益分配的深层逻辑。作为梁山首领宋江的亲弟弟,宋清虽...
宋江 2025-09-18 丁得孙与李逵:梁山武力与价值的双重镜像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丁得孙与李逵的武力对比常被读者津津乐道。一位是东昌府副将、飞叉绝技的“中箭虎”,一位是梁山步军头领、板斧开道的“黑旋风”,二者虽同属地...
李逵 2025-09-18 梁红玉真实下场:血战疆场,忠魂永驻南宋抗金烽火中,梁红玉以营妓之身逆袭为巾帼战神,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然而,这位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女将,最终以惨烈方式血洒疆场,其真实结局远比后世附会的“归隐山林”...
梁红玉 2025-09-18 乱世双雄:钱镠与赵匡胤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赵佶:艺术巨匠与政治困局的双重镜像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 向太后“向萌萌”昵称考:一场跨越千年的网络文化戏说北宋神宗钦圣宪肃皇后向氏,这位以端庄贤淑、政治智慧著称的传奇女性,却在当代网络语境中拥有了一个与其历史形象极具反差的昵称——“向萌萌”。这一昵称的诞生,既折射出...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