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个成语,八字连同可以,只用后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惊恐之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便紧张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败者的恐惧心理。
“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东晋时,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东晋皇帝派大将谢安、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结果秦军大败,这也是历史一场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叫“淝水之战”。
话说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苻坚一直雄心勃勃,总想灭掉东晋,统一天下。他在几次跟东晋的小接触中,打败了晋军,于是就骄傲起来,自以为天下无敌,不听别人的忠告,终于向东晋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出兵之前,苻坚曾向大臣宣布要进攻东晋的决定。当时一些善于逢迎谄媚的大臣赶紧奉承说:“陛下出兵去打东晋,一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胜利是可以预料的。”
可是尚书左仆射权翼却表示反对,他严肃地指出:“东晋虽说偏安江南,力量薄弱,可他们内外齐心,君臣和睦,还有谢安、桓冲这些有名的将领,都是智勇双全之人。依我看,目前去攻打东晋,恐怕时机还不成熟。”
太子左卫率石越也附和说:“权翼说得对,东晋还有宽阔浩瀚的长江作为天然屏障,我们切不可小看他们。”
秦王苻坚一听,不由得火冒三丈,他怒气冲冲地说:“长江有什么了不起!我的军队这么多,只要我一声令下,每个人把马鞭子扔进长江,就能把江水截断。那时候他们还拿什么做屏障?”苻坚不听权翼、石越等人的劝告,一意要进攻东晋。
就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八月,苻坚亲自统率全国八十多万军,号称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南地区进发了。苻坚让他的弟弟阳平公苻融带步骑25万为前锋,又命羌族的将领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九月,苻坚亲自从长安出发,领兵六十余万,骑27万,前后千里相连,旗鼓相望。苻坚到达河南项城时,后续部队还在陕西咸阳一带,从水路走的部队也是连绵万里,运船万艘,其声势之大,为历史上所罕见。
面对前秦苻坚的大举进攻,东晋群臣都很紧张,因为当时能用来御敌的军队不到十万人,主要就是谢玄所统领的北府兵,双方兵力相差太大。
这时东晋由文武全才的谢安担任宰相,掌握军政大权,还有桓冲与他通力合作,一起出谋划策。在强敌压境、生死存亡的关头,原先勾心斗角的东晋统治集团,在谢安的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他们决心抵抗前秦的进攻,并紧张地进行了军事部署。
谢安自任征讨大都督,命令他的弟弟谢石负责指挥全军;侄子谢玄担任前锋,带领八万兵马阻击秦军;又派胡彬率领水军五千,赶去增援淝水河边的寿阳城(今安徽寿县);同时他又把淮北人口南迁到淮南,实行坚壁清野,不让敌人在当地取得补给。
谢安确实是位经验丰富的良相,他知道在大敌逼近的这个关键时刻,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人心士气,所以故意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外出游玩,谈笑风生,努力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
谢安对谢玄的北府兵寄予厚望,谢玄向他请示退兵之策,谢安只说:“我已经安排好了。”语气非常冷静,有信心。他又特地请谢玄下棋,平素谢安棋技不如谢玄,常为下手;现在谢玄因局势危急,无心对弈,谢安却反而聚精会神,步步紧逼,使谢玄难以取胜。谢安的镇定自若,增强了谢玄抗敌取胜的信心。
淝水之战前秦苻融率领的前锋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行军,到达了淮河北岸的颍口(今安徽颍上正阳镇),苻坚亲自率领的主力军,随后也赶到了项城(今河南沈丘西南)。
苻坚求胜心切,不等其他各路人马到齐,就命令苻融进攻寿阳,由于实力悬殊太大,苻融很快便攻下了寿阳城。苻坚闻讯,更是喜出望外,急于取胜的心理使他把大军停在项城,自己带轻骑八千,匆忙秘密赶到寿阳。
可就在这个夜晚,趁机在喜悦中的秦王苻坚,那曾知神不知鬼不觉地晋军已来到洛涧了,向秦军阵地发起突然袭击。正在睡梦中的秦将梁成,听到喊杀声,吓出了一身冷汗,慌慌张张地从床上爬起来,上马迎战,结果被刘牢之一刀砍翻,送了性命。秦军失去主将,无心再战,晋军乘胜追击。
谢石带领晋军主力渡过了洛涧,在离寿阳城只有四里地的八公山下,扎下营寨。这一战,刘牢之等先后斩杀和俘虏前秦军队一万五千余人,尽收其器械军资。北府兵以五千之众,击歼数倍于己的敌人,初战获胜,大大提高了东晋军的士气。
这是淝水大战的前哨战。在寿阳城里的苻坚,接二连三地接到洛涧方面失利的消息,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忐忑不安地和苻融一起登上寿阳城楼, 望晋军动静,只见晋军阵势森严,旌旗如林,八公山上密密麻麻,不知道有多少晋军在东奔西突地苦练杀敌本领。
看到这种情景,苻坚心里着实吃惊不小,对苻融说:“你看,这里满山遍野全是晋兵,怎么能说他们不行呢!”他连忙下令,要各处秦军严加防守,没有他的命令,不许出击。其实,八公山上并没有多少晋军。苻坚他们是因为在洛涧吃了败仗,挫伤了锐气,心慌气馁,眼花缭乱,才把八公山上被风吹得左右摇摆的草木,看成是晋兵在练武了。这就是成语“草木皆兵”的来由。
后来,因为苻坚的过于轻敌,致使晋军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以秦军失败而告终。同时,淝水之战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这场战役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何时,做人做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没有像模子一样刻出的坏人,平时大家都是好人,至少都是普通人。但正因为一到关键时刻就会变成坏人,所以才可怕,所以才不能掉以轻心。”
在五胡十六国的动荡岁月里,姚苌与苻坚的恩怨纠葛堪称一段充满血腥与荒诞的历史篇章。姚苌作为后秦开国皇帝,曾是苻坚麾下备受器重的大将,却在苻坚落难之际将其弑杀,甚至...
苻坚 姚苌 2025-09-12 淝水之战: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与前秦两大政权在淝水流域展开的生死决战。前秦在苻坚统治下完成北方统一,疆域横跨黄河流域,兵力号称百万,其战略目标直指东晋政权,...
苻坚 2025-08-14 慕容垂背叛苻坚:权力、复国与生存的复杂博弈在五胡十六国的动荡历史中,慕容垂与苻坚的关系堪称一段充满戏剧性与矛盾性的传奇。苻坚以“仁厚”著称,对慕容垂礼遇有加;慕容垂则以“战神”之名威震四方,最终却选择背...
苻坚 慕容垂 2025-07-25 前秦与后秦:五胡十六国中的苻氏双雄与政权镜像在五胡十六国的乱世中,前秦与后秦犹如两面镜像,折射出氐族政权在中原大地上的兴衰轨迹。前秦苻坚以“混一六合”的雄心铸就短暂统一,后秦姚苌以“偏安关中”的务实缔造半...
苻坚 姚苌 2025-06-27 符健与苻坚:前秦帝国的权力传承与改革双璧在五胡十六国的历史长河中,前秦帝国的崛起犹如一颗璀璨流星。作为氐族政权的奠基者与集大成者,符健与苻坚的叔侄关系不仅承载着家族权力的传承,更见证了一个北方帝国从草...
苻坚 2025-06-24 铁血征程:苻坚如何铸就北方统一霸业在五胡十六国的烽烟中,苻坚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终结了北方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这位前秦帝国的缔造者,通过精准的战略打击与高效的政治整合,将前燕、前凉、代...
苻坚 2025-06-05 苻坚之“苻”:从文字训诂到历史语境的读音辨析在中国古代帝王谥号中,前秦宣昭帝苻坚的姓氏“苻”常引发读音争议。这个承载着氐族政权历史记忆的姓氏,其正确读音的辨析需结合文字训诂、历史文献与方言演变的多重视角,...
苻坚 2025-06-04 苻坚与秦始皇:跨越时空的不同轨迹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苻坚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但他们之间并无直接的血缘或亲属关系,而是分属不同朝代、不同民族的杰出统治者。一、时代背景与政权差异秦...
秦始皇陵 苻坚 2025-05-28 苻坚之殇:为何无人伸出援手?在五胡十六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苻坚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才能和远大的抱负,一度统一北方,建立起强大的前秦政权。然而,这位曾叱咤风云的帝王...
苻坚 2025-05-26 淝水之战:苻坚惨败的多重诱因剖析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是前秦与东晋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此役中,苻坚率领的前秦大军惨败于东晋,这一结果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深入探...
苻坚 2025-05-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