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大名府曾经出现过一位武状元,一位武举人。武状元是张三甲,大名府开州户部寨人,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濮阳市户部寨。他是清朝光绪24年(1898年)的武状元,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名武状元。武举人叫做王藻,魏县八里庄人。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科武举。在光绪五年(1897年)期间被授武德骑尉之职,这是个正五品的官职,任兵部差官。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咱先说说武状元张三甲。张三甲自幼随父习武。
其祖父张增外出打短工,偶遇一武林高手,结为昆仲,跟他学得几路拳术,回家后在农闲时练拳习武,逐渐名震四方,办起了武术馆,张三甲的父亲张耀田等都是习武场上的佼佼者。张三甲自幼酷爱武术,八岁时就已学会不少武术招数。张三甲十四五岁已长成彪形大汉,有一次见邻家门前有两个数百斤重的石狮子,大叫一声猛力将石狮子举过头顶,玩耍一阵放回原地,面不改色,气不发喘。围观者无不惊骇,称之为"神力",一时名传乡里。杨师傅夸赞道:"吾弟子盈门,唯有三甲罕见也。"还称赞三甲"弓、箭、刀、石 冠群"。后来,张三甲又遇恩师杜同春,深得其教诲。光绪丁酉年(1897年),张三甲参加直隶大名府乡试,中榜第三十一名,成为武举人。
光绪戊戌年(1898年)九月十八日戊辰,慈禧太后懿旨命武科举恢复旧制。张三甲和胞弟冠甲等人由其岳父杨公资助,进京参加武会试。参加会试的武举人大都是豪门富户,还得拜朝中有名望的人为师,于是三甲拜了六王(即恭亲王奕?)为师。在会试中,三甲的弓、箭、刀、石样样成绩名列榜首,中第一名会元。殿试时,十月初三阅看马步箭,初四阅看弓刀石。张三甲一进考场,只见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手提一柄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威风凛凛。他摆定架式挥起大刀,前后左右寒光闪闪,只见刀光,不见人影,如蛟龙潜水,似鲲鹏展翅,令人目不暇接,望而生畏。突然"哨啷"一声大刀落地,全场顿时愕然。这次"大刀落地"本是三甲在拉弓射箭时,右手大拇指上戴的骨扳指忘记摘掉,影响舞刀,造成一时失手。但他处变不惊,只见他一边用牙咬掉右手大拇指上拉弓时忘摘的骨扳指,一边用右脚猛力一搓,脚尖一挑,大刀顺势飞起正落手中,接着连耍数招,亮出一幅敬德钓鱼的架式。精彩的绝技,全场掌声雷动,监考官喜出望外。于是,张三甲以一甲第一名夺魁,钦点状元及第,钦命御前头等侍卫。
张三甲得中后,暗向六王请求同意,便匆忙回乡省亲。到了直隶大名府城,天黑住店,随从未经状元爷允许,便挂出了红灯,上有"状元及第"的字样。消息很快传到了大名府,府官大礼相迎,开州州官来大名迎接。张三甲回乡后,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大名府送来皇帝钦赐的"御前侍卫"滚龙金匾,开州知府送来"状元及第"金匾,父老乡亲送来了"会元"金匾。张三甲天天忙于应酬,迎来送往,回乡十几天便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多方诊治无效而死,享年22岁。

大名府明清古城西街卧龙槐西侧路北有一座二层小楼,王藻就居住在这里,中国科举制度的谢幕人王藻就是其中一位。
大名府府八里庄(今属魏县)人。大清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科武举,此后科举制度即行废除,成为“中国最后一名举人”。
2.1、辞官归里
王藻的父亲王渤然,是个靠土地起家的地主,盛时拥有土地数十顷,骡马几十匹,经济宽裕。王藻在光绪二年得中武举后,靠父亲资助在大名城内西大街购买地基建造房产搬迁新居,向朝廷标名挂号候缺待补。光绪五年(1879年),朝廷授王藻武德骑尉(正五品)之职,大名任兵部差官;王藻之父王渤然诰封昭武都尉,祖父王伟赠爵云骑尉,先祖王建基亦赠爵云骑尉,真是中举为官,光宗耀祖。但王藻在朝廷当官三年后,目睹宫廷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非常厌恶,毅然决定辞去官职,回归故里。兵部主管极力劝阻,谓王藻武功高强,未及施展,若再供职几年必有重用。王藻深施一礼,委婉言道:“卑职当差三年,枕戈待旦,恪尽职守,已报朝廷知遇之恩。卑职非常感谢大人栽培,但我不是为官之才,且闲散惯了,但求自由之身,还望大人见谅。”该官员再三规劝,王藻坚辞不允。无奈之下该官员叹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你好自为之吧。”自此,王藻于光绪九年(1833年)春季,辞去兵部官职,回到了大名老家,重新住进城内西大街府邸,过起了平民生活。
2.2、诚信经商
王藻辞官归里后,不甘心父辈的地主生活,在大名城里开始了商业经营活动。
他首先选择在人流多贸易兴隆的南关二铺街口,开设了“吉诚杂货铺”,经销民众日用消费品,既方便了当地民众,又有充足的货源。
王藻把商铺的经营方针定为“诚信经营,薄利多销”,以诚信和薄利赢得了众多客户,也为自己赚取了第一笔滚动发展基金。
几年后,王藻把“吉诚杂货铺”交给弟弟王明经营,又在城内开设了一家货栈,并在老家八里庄设立了分号。货栈主要经销地方土特产、木材、竹器、建筑材料。他利用卫运河漕运,航行于南北方,经水路组织物资交流。去时带走大名土特产销往外地,来时运回东北的木材和南方的竹器,在大名县城和老家八里庄经销。由于他经营得法,经销成本低,十几年后使王藻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
王藻在商海遨游如鱼得水,一发而不可收。他看到一些小本经营者因缺乏周转资金买卖做不大,常借钱周济。后来报经官府批准,在大名城里开设了“钱庄”,同时在老家八里庄设立了分号。“钱庄”吸引有钱人存钱获取利息,并吸收股金按股分红,对需要资金者低息放贷,以互惠互利、诚信经营使“钱庄”越做越红火。
“树大招风”。 王藻的经营活动方便了群众,同时也触犯了同行的利益,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攻击。在钱庄经营几年后,八里庄一带有人散步谣言,说王藻的钱庄放出的钱收不回来,存进的钱取不出来,要倒闭了。一些存钱人家和股东听信谣言,几十号人涌进八里庄钱庄分号,争相要取出自己的钱。钱庄伙计赶忙到城里告知王藻,王藻不慌不忙,叫人赶出三辆装满了铜钱的马车,来到八里庄分号,对要求取钱的人一一兑付。王藻稳坐在柜台前,向大家朗声说道:“我王藻经商讲究的是诚信二字,绝不亏待大家。谁的钱就是谁的钱,如果你们的钱取不出来,我卖房产卖土地变成钱也要给大家兑现,绝对保证大家存钱的安全。”众人看到王藻稳如泰山,又看到三辆马车装满了铜钱,顿时打消了顾虑,抢兑之风骤然平息。

2.3、武举遭劫
武举遭劫
王藻身为武举,一身武艺,却从不示人,既不为官,又不收徒,只为健体防身。他从八里庄搬到大名城内新居后,城内居民只知他家境富有,称其为“大财主”,很多人不知他是习武之人,社会面上更不知其底细。一日,王藻骑一头毛驴只身到河南走亲戚,因在亲戚家多喝了几杯酒睡到傍黑才回家。路过楚旺镇一带的村外野地时,窜出几个膀大腰圆的劫匪,要抢他的毛驴,并要他留下随身金钱。王藻见状把毛驴奉上,抖落一下衣衫说身上没钱。劫匪不信,几个人上去就脱王藻的衣服。王藻高声道:“脱衣有损斯文,尔等切勿造次!”劫匪听他说话像个书生,没把他放在眼里,其中一人抡起木棒朝王藻身上就打。王藻周身一运气,木棒像打在石头上折为两段。另一劫匪抽刀砍去,却像砍在棉花上。劫匪方知遇到了高人,弃械而逃。王藻并不追赶,拍打几下衣衫上的尘土,骑着毛驴安然无恙回到了家。
2.4、简装买马
王藻有举人功名,在朝廷当过五品官,家境又很富有,但他严于律己,从不张扬。他饮食粗茶淡饭,着装粗布破衣,与人说话谦恭礼让,没有一点“举人老爷”的架子。一天,王藻来到骡马市(现城内马厂街)在市场上转了一圈,相中了一匹马,欲买下,就与卖主商讨价钱。这个卖马人是外地人,不认得王藻,见他穿一件破棉袄,腰里系着一根草腰子(草绳),不像有钱的买主,就不屑的说:“你买得起吗?”王藻不紧不慢的说:“那得看你要多少钱了,也许我卖地卖房能买下。”骡马市的经纪人是当地人,他们可认得王藻,就走过来对卖马人说:“你看清楚了,这是大财主王举人!别说你一匹马,一群马他都买得起。”卖马人听言大吃一惊,赶忙向王藻赔礼道歉:“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老爷恕罪。”王藻淡然一笑,连忙拱手还礼:“买卖买卖,我买你卖;我想少出钱,你想多卖钱,人之常情,何罪之有?”他请经纪人从中协商议定了公道的价钱,买走了那匹马。

2.5、试弓伤臂
王藻一生热爱武术,青壮年时期黎明即起,闩着街门在庭院里演练刀枪棍棒和拳术,从不间断。年近古稀,体力不支,但仍能拉得动三百斤大弓。一日他闲逛来到城南高庄村,见一群青壮年在村外麦场上习武,即驻足观看。高庄习武人的一招一式、一丝不苟,引起武举的极大兴趣;特别是武场上一张精雕大弓,长约五尺,牛皮作弦,非常醒目,王藻不禁走上前来,拈弓细观,爱不释手。高庄习武人中一个后生见状,开玩笑说:“老头,这弓不错吧,拉得开就送给你。”王藻说:“我无意夺人之爱,但请问此弓需多大臂力?”其实这张弓的臂力需要四百斤,高庄习武者三、四个人合作才能拉得开,在武场只是个摆设。但那后生继续把玩笑开下去,谎称开弓需三百斤力。王藻考中武举时拉开的弓是三百五十斤,现在也能拉开三百斤大弓,就说:“我试试。”众人听言,停止了演练,围上来看热闹。王藻运足气力,拈弓扣弦,一拉才知上当,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必须竭尽全力去拉大弓。王藻用尽全身最后一息气力,终于把四百斤大弓拉开,但觉右臂一阵巨疼,知是受了内伤。在众人的一片喝彩声中,王藻用没受伤的左手把弓放下,连称:“惭愧!惭愧!”慌忙离去。回到城内找医生诊看,确定右臂骨裂。王藻叹道:“习武切不可逞强斗胜,后辈切记!”
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恭亲王奕訢以“帝才”之誉成为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更是中国近代外交体系的奠基人。这位道光帝第...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光绪是谁的儿子 2025-11-25 钮祜禄·讷亲: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权臣与悲剧将领钮祜禄·讷亲,作为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重要大臣与将领,其一生跌宕起伏,既曾权倾朝野,又因一场战役的失利而身败名裂,最终以悲剧收场。显赫家世与早年发迹钮祜禄·讷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禩: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禩,作为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八子,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笔。他的一生,从备受宠爱到深陷夺嫡漩涡,再到最终被雍正帝打压至死,...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2月10日—1755年2月16日),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在康熙朝备...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李莲英:清末慈禧时期总管太监的复杂人生李莲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原名李进喜,道光二十八年出生于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祖籍山东齐河,是清末慈禧时期最具影...
李莲英死亡之谜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5 胤禟:康熙帝第九子的风云人生与悲剧结局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0月17日—1726年9月22日),后改名允禟,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作为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欧鹏:绰号摩云金翅的梁山好汉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浩瀚星空中,欧鹏以其独特的绰号“摩云金翅”和鲜明的个性,成为梁山好汉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员。他的一生,从军户子弟到绿林豪杰,再到梁山好汉,充...
林豪 2025-11-25 康熙大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传奇一生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作为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在位长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文治武功皆达...
康熙的儿子们 玄烨 2025-11-24 和琳:清朝名将,大学士和珅之弟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和琳虽常因兄长和珅的权势而被提及,但他自身实为一位骁勇善战、功绩卓著的名将。作为大学士和珅的亲弟弟,和琳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自己的军事...
和珅 2025-11-24 和硕和惠公主:清朝宫廷中的璀璨明珠和硕和惠公主(1714年11月16日—1731年11月2日),作为清朝康熙帝的孙女、怡贤亲王胤祥的第四女,同时也是雍正帝的养女,她的一生虽短暂却充满传奇色彩,在...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