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何,汴州仪县人,唐朝将领。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贴门神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充当门神的两大神将传说是唐初开国功臣秦叔宝和尉迟恭。
传说的依据可参考《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
说的是魏征梦游斩妖龙,妖龙死而魂未散,夜夜喧闹皇宫,唐太宗夜不能寐。
尉迟恭和秦叔宝自告奋勇,各取披挂,介胄整齐,执金瓜钺斧,在宫门外把守。
妖龙远远看见两位将军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不敢走近,落荒而去。
唐太宗虽得安宁,却又不忍二位将军辛苦,于是召来巧手丹青,摹画下他们的真容,贴于门上。
从此,两位英雄豪杰旧勋臣,“千年称户尉,万古作门神”。
不过,传说只能是传说,实际上,真正在关键时刻充当过“门神”作用的,乃是另外两个人。
其中之一,就是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中,位列第十八位的郯国公张公谨。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的生命中曾经出现过一扇决定他个人生死荣辱、决定天下走势的大门——玄武门。
《旧唐书》卷六十八《张公谨传》(《新唐书》卷八十九《张公谨传》同)云:“(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俟变。及斩建成、元吉,其党来攻玄武门,兵锋甚盛。公谨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
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宫被杀,他们手下的党羽谢叔方、冯立率军前来搏杀,关键时刻,是张公谨关闭了城门,使“东宫、齐府精兵二千不得入”,帮助李世民奠定了胜局。
张公谨也因此在李世民登位后出任代州都督,封定远郡公,直至后来画图凌烟阁,风光无限。
但是,有一个明摆着的问题:当时埋伏在玄武门附近的,不过张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单凭九个人,就算暂时关闭了大门,也不可能扛得住敌人的破坏与围攻。
另外,当日随同李世民进宫搏杀李建成、李元吉,以及控制皇宫,逼迫唐高祖李渊就范的还有七百二十名卫兵。这些人,是如何顺利通过玄武门,从而进入皇宫的呢?
一般上,人们认为是监门将军敬君弘、中郎将吕世衡的功劳。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忠义传上.敬君弘传》(《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一《忠义传.敬君弘传》同)记:“武德中(敬君弘)为骠骑将军,掌屯营兵于玄武门,加授云麾将军。隐太子建成之诛也,其余党冯立、谢叔方率兵犯玄武门,君弘挺身出战,与中郎将吕世衡并遇害。太宗甚嗟赏之,赠君弘左屯卫大将军,世衡右骁卫将军。”
看,这两人负责守门,而且在冯立、谢叔方引军来攻时,出兵迎战,可惜不幸战死。
但是,20 世纪初,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从敦煌掠走了许多珍贵的敦煌文书,收藏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史学大师陈寅恪为此专门到法国巴黎图书馆研究这些敦煌文书,发现了一卷李义府撰的《常何墓志铭》,考证出了常何才是关键人物。
根据唐朝的城门管理制度,每个城门共有三名守将,分别是:城门郎、监门将军、中郎将,如果要打开城门,需要这三个官员共同协作,对勘合符才能开门。
这么做的目的,是三人相互制约,以保护皇宫的安全。
当时玄武门的城门郎是常何,中郎将是吕世衡,监门将军是敬君弘,但真正管理城门的是常何。
该《常何墓志铭》中的记载是:“(武德)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锡骁勇之夫,趋奉藩朝,参闻霸略,承解衣之厚遇,申绕怅(帐)之深诚。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
据此可知,常何是李世民早在武德七年就布置在玄武门的一颗棋子,而在玄武门兵变当日,他又“总北门之寄”,即总领北门之屯军,所以,他太是关键人物。
陈寅恪大师指出:“唐代守卫宫城北门之禁军,以其屯驻地关系之故,在政变之际,其向背最足为重轻”。
但是,对于这个关键人物,为何“旧史记载却殊多隐讳”呢?
原来,唐太宗即位后,不想让世人知道他在武德七年就有夺嫡之预谋,而精心炮制出玄武门兵变是临时自卫的假象,所以故意隐去了常何的在该事件中的功绩,没有在凌烟阁记功,而另从它处弥补。
这样,常何本是隋末唐初的重要人物,却因此未能在两唐书中独立成传,仅在《马周传》、《东夷传高丽》、《李密传》和《太宗本纪下》中简略提及,语焉不详;《隋书》甚至对其人其事只字未提到。
敦煌遗书中这卷《常何墓志铭》,无疑为后人研究常何其人及隋末唐初的政治史提供了宝贵材料。
可以这样说,常何在李世民武装入城时开门放行,张公谨在李建成援兵临近时关门拦截,很好地充当了“门神”的作用,他们,才是货真价实的“门神”。
在中国古代史学的璀璨星河中,《隋书》作为“二十四史”之一,以其详实的记载和严谨的体例成为研究隋朝历史的权威文献。关于其主编身份,学界虽存在“魏征独撰”与“集体合...
魏征 2025-07-23 魏征为何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从历史定位与功绩谈误解澄清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作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不仅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更以直言敢谏著称于世。然而,部分观点对其位列功臣存在误解。...
魏征 2025-05-26 崔珏与魏征:深厚的友谊与传奇的交集在中国古代历史与民间传说中,崔珏与魏征是两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深厚的友谊,而且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他们的关系更是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一...
魏征 2025-03-28 李世民与魏征:从君臣佳话到墓碑风波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与名相魏征之间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曾是古代政治和谐的典范,但李世民后来却下令拆掉了魏征的墓碑,这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2-07 唐太宗与魏征:从“明镜”到墓毁的君臣之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一直被传为佳话。唐太宗曾将魏征比作自己的一面“明镜”,意指魏征的直言敢谏能够帮助他明辨是非、治理国家。然而,令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29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亲手砸掉魏征墓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一直被视为典范。魏征作为唐太宗的重要辅臣,以其直言敢谏、忠诚尽责而著称,对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29 魏征:李世民麾下的千古之名臣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为后世所敬仰。其中,唐朝初年的魏征,以其直言敢谏、忠心耿耿的形象,被誉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21 魏征死后唐太宗为何下令捣毁其坟墓,推倒其墓碑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魏征与唐太宗李世民之间的君臣关系曾被视为千古佳话。魏征作为唐太宗的重要辅臣,多次直言进谏,对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及行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1-13 唐太宗与魏征:一段君臣佳话的兴衰史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与忠诚直谏的大臣魏征之间的君臣关系,一直被后人传颂为佳话。然而,这段佳话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魏征死后,他的墓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10-21 魏征与李世民:君臣之间的坦诚与信任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唐太宗李世民与他的谏议大夫魏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典型的明君与直臣的典范。他们之间的互动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的理想君臣关系,也展示了贞观之...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魏征 2024-08-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