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夫人可能很多人乍一听还不知道是谁,但如果说她是武则天的母亲,肯多人就了解了。武则天一直都是历史上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以女子的身份成了皇帝,可以说这份成就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即便历史上有不少掌权的太后,却都没有跨出这一步,而这样的武则天,身为她的母亲的荣国夫人杨氏,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据记载杨氏四十多岁才嫁人,这是真的吗?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位真正的女皇,从谦卑的才人,到被贬的尼姑,再到当权的女皇。 她一路走来,可以说”荆棘丛生,血雨腥风” 。
作为一代女皇,可以说,她是一个传奇。在大家认可武则天的政治才能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个人。此人对武则天的影响非常巨大,以致于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她就是武则天的母亲,她的传奇故事更让人惊叹。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个多才多艺并饱读诗书的女人,武则天就是因为她的早期教育,才最终登上帝位。
作为孩子最早的成长教师,母亲的言行举止及思想见识,对孩子早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武母杨氏,聪慧机敏,博学多才,这和她有一个不错的原生态家庭有直接关系,杨氏一族在当时是绝对的名门望族,非常富庶。杨氏是家中的嫡女,父亲曾经在隋朝担任宰相。
这样有利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发展极为重要,比如教育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家庭里就凸显出来了。
杨氏很喜欢读书。,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了。
出生上等家庭,思想开放, 博览群书,见多识广。 这些特性让杨氏成为了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白富美”。一切女人所需的优势都在她身上体现出来,这样的女子,让很多富家公子趋之若鹜,哪怕是政治联姻,她都早该出嫁了。
换做平常人家,这个岁数的女人都做奶奶了,偏偏杨氏不走寻常路。
是什么力量让杨氏有这种把自己“剩下来”的决心呢?
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杨氏比较挑剔,自已非常肯定自己的优势
她外表漂亮,学识广博,有思想、有方向,她肯定知道,自己要选择的是什么样的男人。她不怕别人背后指指点点,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哪怕是在思想开放的唐朝,她的“晚婚”依然会被他人嘲笑。
敢于“做自己”的人,没有坚强的信念及坚韧的性格,是肯定做不到的。
就如我们现在的社会一样,许多“大龄剩女”被催婚,被嘲笑,这种恶意的嘲讽来自于周边人群。只要听说你大龄却没找对象,他们就会用无数教条来和你理论,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婚。
同时,在这些催促者当中,父母的催促最为严重,似乎子女不婚,他们就非常丢人。父母最爱说的一句话:“你这么大了还不结婚,邻居、亲戚们天天说闲话,让我们这张脸往哪搁?”
可是,子女不结婚或晚婚都很正常啊,难道不应该是,他遇到了想结婚的人才结婚吗?我认为,只有要结婚的人,没有要结婚的年龄。特别是对女孩的爱护,要从不催婚开始!
时代原因
隋朝衰落后,很长一段时间社会比较动荡。 当时的杨氏家族也没有那么兴盛了,大家更关注怎样复兴家业,这么一来,杨氏的“不婚”就被忽略了。没人总是催婚,可以让杨氏安然地待在家里,为了自己的理想与目标而坚持。
现今社会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不婚”。她们有能力、有思想,不为了凑合而结婚。在她们的意识里,自己可以独立生活的很好,为什么非要结婚呢?
结婚也不是不行,总得遇上一个双方彼此满意的对象才好,而不是为了年龄和父母的要求去结婚。
越是自身条件优越的女孩,对婚姻的要求就越高。哪怕你说她是“剩女”、是没人要的,也只是说说风凉话而已,真正剩下的女子,很多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人间极品。
不可改变的信仰
杨氏信佛,她在佛经中领悟到一个道理:真正的缘分是挡不住的,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杨氏对婚姻大事持内心平稳态度。
杨氏极有头脑,她相信,她的意中人会骑着白马,驾着五彩祥云来娶她。
后来,杨氏对女儿的培养也非常重视,不惜花费资金,并且很多时候亲自指导。
在她的教育方式之下,让她的女儿们懂得了:女人也可以成为社会的栋梁。
杨氏生下三个女儿之后,她最看好的就是二女儿媚娘。她认为,媚娘是最聪明、最有韧性的女子。
杨氏隐约感觉,这个媚娘将来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那么自己作为母亲,能为女儿奠定什么基础,培养什么人生观呢?
杨氏敏锐地判断出,要想让女儿站在人群的顶端,只能与皇权有关,只有进入全国的权利中心,女儿才能出人头地。
有了这个目标,杨氏最终通过关系,将武则天送入宫中。
这一路走来,除了杨氏在学识上对武则天的培养之外,她对武则天的性格影响也极大。她所灌输的思维一直就在引导武则天,希望有一天她能靠近权力、把握权力。
杨氏最终认为:有能力就去拼博,靠学识,也要靠套路。
一个封建王朝的女子,能有这样的胸襟与格局,确实令人佩服。最为可惜的是,杨氏没能等到武则天登基做皇帝的那一天。
在她的认知里,女人能成为皇后,就已经是最了不起的事情了!
当61岁的李隆基在华清宫凝视18岁的杨玉环时,这场跨越伦理的痴恋不仅颠覆了皇家秩序,更在千年历史中投射出关于权力、美貌与人性的永恒命题。作为曾经开创开元盛世的明...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杨玉环 2025-09-26 红颜非祸水:安史之乱中杨贵妃的悲剧命运解析公元756年盛夏,逃亡蜀地的唐玄宗李隆基在马嵬驿面临终极抉择:六军将士以"祸国红颜"之名逼杀杨贵妃。这场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9-26 天宝无嗣之谜:李隆基与杨玉环十一年无子的历史真相公元745年,60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将26岁的杨玉环正式册封为贵妃,开启了长达十一年的专宠时代。这段被白居易誉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传奇爱情,却始...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9-26 盛世霓裳下的裂痕:杨玉环与李隆基的情感博弈与权力困局白居易笔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绝美誓言,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塑造成千古典范。然而,剥离文学滤镜后,这段相差34岁的“老少配”婚姻,实则充...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9-26 权力的边界:刘娥为何止步于称帝的深层次逻辑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以唯一女皇帝的身份突破性别桎梏,而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虽手握实权,却始终未跨出称帝的最后一步。这种差异并非偶然,而是宋朝政治生态、儒家伦理与...
武则天有男宠吗 刘娥 2025-09-26 洛阳登基:唐朝两位皇帝的特殊历史轨迹唐朝以长安为法定国都,但洛阳作为东都,在特殊历史节点两次见证帝王登基。唐中宗李显与唐哀帝李柷的即位仪式均在此完成,其背后折射出权力更迭的残酷逻辑与王朝末期的衰变...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李柷 2025-09-26 李世民英年早逝:纵欲之说的虚妄与真相的探寻公元649年,大唐贞观二十三年,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溘然长逝,年仅51岁。这一消息如巨石投入历史长河,激起千层浪,后世对其死因众说纷纭,其中“纵欲过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5 历史上的狄仁杰:超越“神探”标签的唐代名相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狄仁杰常以“神探”形象深入人心——无论是影视剧中抽丝剥茧的断案场景,还是文学作品中智破奇案的传奇故事,都让这位唐代名臣与“侦探”标签紧密相连。...
狄仁杰 2025-09-25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被迫抉择还是主动铤而走险?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箭矢破空,李世民亲手射杀兄长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亦殒命当场。这场政变以雷霆之势终结了唐朝初年的储位之争,却也因弑兄逼父的伦理争...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9-25 玄武门血幕:李世民砍下李建成头颅的权力逻辑与生存法则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一箭射穿兄长李建成咽喉,随后尉迟恭挥刀砍下其头颅。这一血腥场景不仅终结了兄弟性命,更撕裂了封建王朝的权力伦理。当史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