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是个学者,一生没有做过官,但却名满天下,受人尊敬。他的一生著述宏富,在经学、史学、音韵学、地理学、文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建树,在政治思想方面也提出了许多积极进步的主张。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句流传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今天,世界各地大专院校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他,尊称他为中华贤人。
留恋明朝
明朝灭亡后,年仅三十二岁的顾炎武誓不损节,不为清朝服务,还参加抗清复明的“复社”。每年端午节,他总是在门前悬挂一块红色的蔓菁,在里面塞上一点蒜青,并在后面挂一块白布,白布上写着“避青”二字,意思是“不直国朝恶而避之”。因此人们称他为“避青先生”。他曾六次从家里步行至南京明孝陵哭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往返数千里,不辞跋涉之苦。又在漂泊各地途中,两次到北京昌平县长陵哭吊明成祖朱棣,六次到明思陵哭吊明代末帝朱由检。
博学强记
顾炎武小时候,每年春夏温习经书,家人为他请了四名声音宏亮的士子,坐在周边。顾炎武面前放一本经书,四人前面还放着该经书的注疏。他先叫一人读一段经书,遇到其中字句不同的或他忘记了的地方,则与四人辩论或再记一遍。一人读二十页书,之后再叫另一人读二十页,他每天温习经书二百页。
顾炎武自小至老手不释卷,出门则总是骑着一头跛驴,用二匹瘦马驮着几箱书。遇到边塞亭障,就叫身边的老仆到路边的酒店买酒,二人对坐痛饮,咨询当地的风土人情,考究其地理山川。如果与平生所听到的不相符,他就打开书本验证,必定要弄清楚才罢休。骑在驴上无事时,他就默诵诸经注疏。碰上老朋友,他往往记不起他是谁了。有时掉到崖下,他也毫不怨悔。顾炎武这样勤学,终于成为学问渊博的大家,没人可与之抗衡。
顾炎武曾经客居北京。一天,在朝廷做官的王士祯去他住所拜访,对顾炎武说:“先生博学强记,请您背诵一下古乐府《蛱蝶行》好吗?”顾炎武当即背诵出来了,一字不遗,同座皆惊。《蛱蝶行》虽然只是一首仅仅五十六字的短诗,但它较生僻,要完整地记在脑海里是不容易的。
鼠咬书无怒色
顾炎武在写《音学五书》时,已经写好的《诗本音》二稿却又被老鼠咬坏了。他便再次誊写,一点怒色也没有。有人劝他翻瓦倒壁消灭老鼠,他却说:“老鼠咬我的书稿,其实是鼓励我呢!不然,把它好好地搁置起来,我怎么会五易其稿呢?”
善于治财
顾炎武在第一次哭吊完明孝陵后,独身北走,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首先在山东章邱县长白山下垦田自给。之后弃去,由门人辈管理田产,自己另寻他所。每到一处,他便买几个妾婢,置房屋和地产。因此他一生没有困乏的时候。他的两个在北京做官的外甥徐乾学和徐元文曾向他借钱用,共计数千两白银,他也不向他们索要。康熙七年(1668),顾炎武卜居于陕西华阴县,置田五十亩以自给。他钟爱沙苑蒺藜,曾说:“这个吃久了,不吃肉不喝茶也可以。”
不夜行
康熙十五年(1676年),顾炎武客居北京,有一天他去看望两个外甥徐乾学和徐元文,两个外甥设宴款待他。可是只喝了三杯酒,顾炎武即起身要回住所。徐乾学立即说:“甥还有薄蔬没上桌,舅舅再喝一点酒,畅饮至半夜,然后我派人打着灯笼送您回去,怎么样?”顾炎武立即发火了,说:“世间只有淫奔、纳贿这两类人夜行,哪有正人君子夜行的?”身为大学士的徐乾学屏息肃容,不敢再说一句话。后来顾炎武的外孙陆舒城说:“人眼俱白外黑中,惟我舅祖两眼俱白中黑外。”
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译文】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习。
在明清易代的动荡岁月中,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以笔为剑,在理学桎梏与专制牢笼中劈开一道思想裂痕。他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黄宗羲 2025-05-20 康熙对顾炎武:拉拢与防备交织下的时代博弈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顾炎武作为遗民群体的精神领袖与学术巨擘,其命运与清朝统治者康熙的治国方略产生了微妙交集。康熙对顾炎武的态度,既包含着招揽贤才的迫切需求,...
康熙的儿子们 顾炎武 2025-05-15 精卫赏析:顾炎武笔下的不屈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思想家顾炎武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坚定的民族气节著称。他的经典之作《精卫》不仅是一首充满力量的诗歌,更是他个人精神风貌和时代背...
顾炎武 精卫 2024-12-01 顾炎武的警世之言:以史为鉴,明理知行顾炎武,明朝末年及清朝初年的著名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的名字与他的警世之言紧密相连。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他的学说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警...
顾炎武 2023-12-14 顾炎武的警世之言:八股之害,败坏人才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卓越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其中,明朝末年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就是其中的佼...
顾炎武 2023-12-10 1682年2月15日,一代儒宗顾炎武的永恒离别一、顾炎武——明末清初的卓越思想家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一位人物,他以卓越的智慧和坚韧的精神,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就是明末清初的卓越思想家顾炎武。...
顾炎武 2023-12-08 顾炎武眼中的昆阳之战: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顾炎武,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他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评价,往往独树一帜,深入骨髓。他曾对昆阳之战有过深入的评价,他认为这场战役是“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
顾炎武 2023-11-29 顾炎武的日知录,内容特点是什么样的?顾炎武的《日知录》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历史巨著,它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人生哲学。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这部著作的价值和意...
顾炎武 2023-08-22 明朝时期为何会出现官员没钱养家的现象?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建都南京。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末清初时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针对明朝官员的收入时,曾感叹道:“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
朱元璋多少岁 顾炎武 2022-11-30 明茂陵的形制布局是怎么样的?是谁的陵墓?还不知道:明茂陵的形制布局是怎么样的?是谁的陵墓?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
朱见深儿子 顾炎武 2022-10-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