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秦朝宰相、宦官,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到亡秦的赵高,千百年来世人的第一印象,这厮是阉宦的鼻祖。
其实这种论调是自东汉以来历代史家的刻意丑化,意在声讨那些祸国乱政的阉患。如果深究的话,历史上真实的赵高,非但不是太监,相反是个文武全才。

赵是赵国王族的姓氏,由赵高的姓氏可以推断,赵高的父系应该是赵国王室的疏族。
何为王室疏族呢?
战国时代,天下合纵连横,各国之间频繁结盟换约,为了表达诚意,约束对方,相互之间往往以王室公子作为质子。这些押在别国的质子,大多都是不受国君宠爱,遭到国君疏远的王室边缘人。
那年月,王室公子一旦被选定为质子,一辈子基本上也就毁了,能逆袭的是少数,多数都是长期滞留异国他乡,要么穷困潦倒,至死无法归国,要么中途就被迫害致死了。
赵高的祖上,大概就是由赵国到秦国做质子的这一类不幸公子,因为在赵国无宠,在秦国无援,最后就彻底滞留在了秦国,再一娶妻生子,后代也就成了与普通庶民无异的秦人。

《史记·蒙恬列传》中说,“赵高兄弟皆生隐宫”。“隐宫”这两个字一度被解释为去势的宫刑,东汉时期有人借题发挥,说赵高的父亲受宫刑去势,做了太监,他老婆与人野合生下了赵高兄弟。赵高兄弟冒姓赵,后来也受宫刑去势,成了太监。
1975年,《睡虎地云梦秦简》出土后,秦史专家马非百先生根据这批秦简推断,“隐宫”一词应是“隐官”的误写。1983年,《张家山汉墓竹简》出土后,这种说法得到了印证,秦朝“隐官”既用来指称刑满人员的身份,也用来指称刑满人员工作的地方,与宫刑完全没有关系。
明确了这一点,赵高的身世极可能是这样的,赵高的母亲因为有罪受过刑罚,获得赦免后由于受刑后身体有残疾,不便见人,也不愿见人,后来就一直在隐官(劳动作坊)中劳作生活。
赵高的父亲,极可能是在隐官工作的下层文法官吏,在隐宫任职期间结识了赵高的母亲,组建了家庭,后来生下了赵高兄弟。
做这样的推断,是有依据的。秦是注重世业的国家,子承父业,以吏为师是大秦的国策。赵高成年后之所以能够走文法入仕的路子,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子承父业,他父亲就是文法官吏,而不是什么太监。

赵高生于秦昭王末年,大概是在昭王五十一年前后,生于秦国都城咸阳。明确了这个时间点,可知他与后来的秦始皇嬴政是同龄人,嬴政只大他三岁。更为巧合的是,亡秦的赵高和建汉的刘邦,竟然是同岁之人。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以耕战立国,以法律治国,军人、官吏的社会地位最高,男子十七岁成年后,要想入仕,无外乎从军和为吏两条正道。
赵高走上仕途,可不是割一刀,进宫成小太监那样不堪,某种程度上讲,他走的是大秦“学霸”的路子。
秦朝的法律规定,成年男人出任官吏有两条途径,一是杀敌建功,一是入学室学习,然后接受选拔考试。
所谓学室,就是专门培养文法官吏的官设学校,分别设置在都城和各郡。学生多从文法官吏的子弟中选拔,十七岁入学,学习三年,主要学习识字、书法以及法律。学满三年后,所在学室会举行资格考试,能背写五千字以上者为合格,授为史,并可参加全国初等选拔考试。
全国初等选拔考试在各郡举行,答卷送到咸阳,由少府属下的大史审阅判定。成绩最优秀者被任命为出身县的令史,相当于县令秘书,更关键的是,三年后,出任令史者还有一次参加高等选拔考试的资格。高等选拔考试将选出最优秀者一人,进入宫廷担任尚书卒史,官虽不大,却有机会见到秦王。
赵高就是这样进入秦宫的,十七岁以文法官吏子弟的身份进入学室,三年后参加资格考试,被授为史,继而又参加全国初级选拔,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出任令史。锻炼三年,再参加高等选拔考试,又考第一,从而进入秦宫,担任尚书卒史。
可以说,赵高是大秦全国公务员考试的当年状元。
这时候的赵高多大呢?
大概二十三岁左右,而且赶上了好时候。
此话怎讲呢?
赵高进入秦宫,大概在秦王政十三年左右,这一年,嬴政二十六岁,亲政了五年,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

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从赵高随后的表现看,用学霸来形容这厮居然是远远不够的。
秦朝文法官吏的升迁,多要例行考核,积年累进,少有捷径可走,可赵高后来居然就以极快的速度从诸多尚书卒史中脱颖而出了,而且还是以秦王嬴政直接破例提拔的方式,而且让他担任的还是极其重要的中车府令。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中车府令。
中车府令,就是宫中禁内的车府令,职务相当于秦王的车马侍从长,这个职务不是秦王的绝对心腹亲信,不能担任,不是大内高手,不能胜任。
能赢得秦王嬴政特别的赏识信任,赵高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真才实学。论书法,整个大秦除了李斯,无人能出其右;讲文字小学的造诣,他著的《爰历》六章,是大秦官定的识字课本;比法学,那是他的老本行,绝对的专才、大家。
如果与后世乾隆朝对比的话,赵高可以说是升级版的和珅,情商、智商、学历、执行力都是出类拔萃的。

按说,这样的人才应该是个纯粹的知识分子模样才对,但赵高又一次颠覆我们的认识。
秦朝的中车府令可不是知识分子能干的差事。秦法有规定,驾驭车马的合格车士,要求年龄在四十岁以内,身高在七尺五寸以上;步履矫健,能够追逐奔马;身手灵活,能够上下驰车;车技熟练,能够驾车前后左右周旋;强壮有力,能够在车上掌控旌旗;武艺高强,能引八石强弩,在驰骋中能前后左右开弓。
对一般合格的车士尚且如此要求,中车府汇聚的尽是大秦车士的精华,而中车府令又是这批精华的统领,想想看,赵高的“武功”得多高呀?
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以二比一的比例实景展现了始皇帝车驾的样子,驾车的车士佩剑置弩,那叫一个威猛无比。
由此可见,赵高不仅是大秦一流的文士,还是大秦一流的武士,绝非一个上不了台面的阉人。
客观地讲,赵高后来要是没有黑化,他的仕途之路比李斯更标准,更光鲜。
说到赵高的黑化,源头在哪里,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史家多认为,正当前程看好时,赵高触犯秦法,获大罪入狱,当是他黑化的源头。
赵高获罪入狱后,始皇帝命蒙毅审理。
蒙毅审理的结果,赵高应判死罪,解除官职,听候行刑。
由于是始皇帝身边的人,事关重大,蒙毅审理后不敢自作主张,后将案情及审理结果呈请始皇帝定夺。始皇帝惜才不忍,最后不仅下令赦免了赵高,而且恢复了其中车府令的官职。
但这一份幸运没能净化赵高,而是黑化了他——经这一遭鬼门关,赵高恨透了蒙氏兄弟,也更加体会到了什么是权力,什么是世事难料,这一切最终促使他一步步蜕变成小心翼翼、伺机而扑的野心家。
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刘邦以泗水亭长之身崛起为开国帝王,其后宫虽无秦始皇"六宫粉黛"的规模,却也聚集了八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当吕...
秦始皇陵 刘邦 2025-11-19 权力漩涡中的母子裂痕:秦始皇囚禁赵姬的深层动因公元前238年的咸阳宫中,22岁的秦王嬴政面对母亲赵姬的情人嫪毐叛乱,以雷霆手段将其车裂,并诛灭三族。这场血腥政变不仅终结了嫪毐的权势,更将赵姬推向了历史审判的...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11-14 嫪毐的“特殊魔力”:让赵姬痴迷至深并诞下子嗣的真相战国末期的秦国深宫,一段充满欲望与权谋的纠葛,让市井小人物嫪毐成为历史舞台上备受瞩目的角色。他究竟有何特殊之处,竟能让秦始皇生母赵姬爱得死去活来,甚至为其生下孩...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11-14 沙丘迷雾:胡亥继位背后的历史真相与权力博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起看似寻常的帝王驾崩事件,却因赵高、李斯与胡亥的密谋,演变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位继承疑案。两千年来,&a...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13 秦始皇不立皇后之谜:权力、阴影与理想的交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自称“始皇帝”。他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以铁腕手段重塑华夏文明。然而,这位开创...
秦始皇陵 2025-11-12 乱世枭雄的生存智慧:赵佗建立南越国的战略密码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赵佗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以屠睢战死、秦军折损过半告终。五年后,赵佗与任嚣再次出征,以"绝道聚...
秦始皇陵 2025-11-11 历史长河中的“隐形巨人”:名气低却贡献卓著的帝王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帝王因开创性功绩被载入史册,但也有一群帝王,他们的贡献同样深刻改变了历史进程,却因时代局限或后世叙事偏向而鲜...
秦始皇陵 2025-11-10 蒙恬遗言:跨越时空的忠义共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逝于沙丘,一场由赵高、李斯合谋的阴谋随之展开。他们篡改遗诏,赐死长子扶苏,并囚禁名将蒙恬。这位曾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的将领,在...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03 沙丘之变:李斯为何舍弃女婿扶苏,选择胡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本是一场正常的权力交接,却因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的合谋,演变为一场颠覆帝国根基的政变。令人费解的是,作为...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30 末代秦王子婴:出身迷雾与悲歌人生子婴的出身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扑朔迷离的皇室谜团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处矛盾记载:《秦始皇本纪》称其为"二世兄子",即胡...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2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