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是秦汉时期的一位名将,也是刘邦亲封的淮南王,但英布在跟随刘邦之前,一直都是项羽的麾下,后来背叛了项羽转而投靠了刘邦,但是最后却又背叛了刘邦,因此起兵,但是最终还是死在了刘邦的手上。那英布究竟是为何一再反叛,如果跟随项羽是因为项羽无法得人心的话,那跟随刘邦又是为什么造反了呢?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令尹薛公说“布故丽山之徒也,自制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这是当初英布造反时,刘邦手下的一个人对英布的分析和评价。英布早先只是一介平民,后来投靠了项梁,跟随着项羽反秦。在刘邦的说客下背楚归汉,成为了汉朝的淮南王。最后英布又反叛了刘邦,掀起了叛乱。为何英布这个人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主子呢?
英布这个人早先只是一个平民,虽然平民中也有有才能的,就像刘邦一样,但是这两人的目的却不一样。英布小时候看过相,看相的人告诉他,他受刑之后就会称王,这里的王只是指诸侯王那样的。于是英布就相信自己以后会称王,他的目标就是诸侯王。而刘邦虽然也是一介平民,过着贫苦的生活,还有爱喝酒,好美色等陋习,但是刘邦心里想要争取的却是和秦始皇一样的皇帝天子的地位。
从目标的层次来说,英布就显得过于鼠目寸光了些。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后分封诸侯王,项羽帐下的五大将中只有英布受封为九江王,还有封地。于是英布就死守着那一片小封国,项羽被刘邦的汉军袭击时,项羽手中兵力不足,就命令英布派兵支援。英布在九江托病不去,只是随便派了几千人去敷衍了事。后来项羽又向英布求兵,英布多番推辞,项羽暴怒,让使者来斥责英布。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英布目光短浅。
另外,从英布的出身和生长环境来看,英布也是属于那种文化程度不高的,虽然有勇但却无谋。英布一介平民,甚至还犯了罪,这样的人放到现在就是有过犯罪前科的人啊,想必曾经也不是什么好人,否则怎么会被抓起来还受了刑罚呢?英布在骊山服役的时候,结交的朋友是那些恶霸头目和豪杰英雄,这只能说明英布是一个充满武艺侠气的豪迈的性格,却不能体现英布的正直忠义。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英布不论是黑道白道都能吃透,但是他的骨子里却是更靠近黑道一些。
在骊山服役之后,英布和他在骊山交的朋友们一起当起了盗贼。虽然在乱世的情况下,有不少的百姓受苦受难,青壮年们迫于生计就可能会选择当土匪,但是除非迫不得已,有哪个善良的人是愿意当土匪,残害无辜百姓的呢?从英布选择当盗贼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出英布这个人极为自私,其他人如何,天下人如何,这些都不是他所关心的,他的目的就只是封王,获得权力和地位。
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后,英布便开始不再听命于项羽,多次置项羽的命令于不顾。项羽为何单单只封了英布这一个手下的大将呢?在《史记·黥布列传》中记载到:“陈胜之起也,布乃见番君,与其众叛秦,聚兵数千人”,后来英布带着这数千人投奔了项梁,也就是说英布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独立军事队伍的军阀,英布的队伍在最初也成为了项梁的主要的战斗力。项羽手下的龙且、季布、钟离眛等人则只是臣僚,他们手中没有独立的军队。项羽实行分封是为了平衡楚国中的权力和安抚各诸侯王,他分封的都是有独立军队的人。
不封龙且等臣僚,是要将他们紧紧握在手里。若是项羽分封了龙且等具有显赫战功的臣僚,那么本来就暗流涌动的楚国权力圈子将会更加混乱。
可是各诸侯王相继反叛,项羽不得不去压制他们。英布虽然被封了王,但是他心中畏惧项羽,想反又不敢反。刘邦就不一样了,刘邦的武力值太低,英布根本就不怕他。所以在刘邦相继解决了韩信、彭越等异姓王后,英布号称自己是为了那些开国的功臣报仇于是反叛。
英布造反之初,对他的将领们说:“皇上老了,厌恶打仗了,一定不能够亲自带兵前来,派遣将领,将领们只害怕淮阴、彭越,如今他们都死了,其余的将领没什么可怕的。”所以造反了。果真如薛公预料的,英布向东攻打荆国,荆王刘贾出逃,死在富陵。英布劫持了他所有的部队,渡过淮河攻打楚国。楚国调动军队在徐、僮之间和英布作战,楚国分兵三路,想采用相互救援的奇策。有人劝告楚将说:“英布擅长用兵打仗,百姓们一向畏惧他。况且兵法上说:‘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和敌人作战,一旦士卒危急,就会逃散。’如今兵分三路,他们只要战败我们其中的一路军队,其余的就都跑了,怎么能互相救援呢!” 楚将不听忠告。英布果然打败其中一路军队,其他两路军队都四散逃跑了。
英布的军队向西挺进,在蕲县以西的会甀和刘邦的军队相遇。英布的军队非常精锐,皇上就躲进庸城壁垒,坚守不出,见英布列阵一如项籍的军队,皇上非常厌恶他。和英布遥相望见,远远地对英布说:“何苦要造反呢?”英布说:“我想当皇帝阿!”皇上大怒,骂他,随即两军大战。英布的军队战败逃走,渡过淮河,几次停下来交战,都不顺利,和一百多人逃到长江以南。
英布原来和番县令通婚,因此,长沙哀王吴回(吴芮之孙) 派人诱骗英布,谎称和英布一同逃亡,诱骗他逃到南越,所以英布相信他,就随他到了番阳,番阳人在兹乡百姓的民宅里杀死了英布。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吕后(吕雉)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她既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统治者。关于她是否算“好人”的讨论,本质上是...
吕雉 刘邦 2025-09-22 张骞西域风云:娶妻生子的隐秘篇章与历史回响公元前138年,长安城门外,26岁的张骞手持汉节,率领百人使团踏上西行之路。这位汉代汉中郡城固人未曾想到,这场本为联合月氏共击匈奴的使命,将因匈奴的阻截演变为长...
张骞 2025-09-19 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一位传奇与争议交织的女性在中国西汉的历史长河中,汉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却又饱受争议的女性。她的一生跨越了多个朝代,见证了西汉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全过程,其身居后位长...
刘奭 2025-09-19 吕后为何不杀周昌:权力博弈中的理性抉择与人性羁绊在中国历史上,吕后以手段狠辣著称,戚夫人被做成“人彘”、赵王如意被毒杀等事件,均彰显其政治斗争中的残酷无情。然而,面对曾多次公开反对自己、甚至阻碍其诛杀赵王如意...
戚夫人 2025-09-18 田安:王莽家族的先祖血脉与历史转折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田安与王莽的关联犹如一条隐秘的线索,串联起战国末年至西汉末年的风云变幻。田安不仅是王莽的直系先祖,更是其家族从齐国贵族到新朝皇族的命运转...
王莽 2025-09-17 汉武帝征朝鲜:铁血东征与东亚格局重塑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以雷霆之势向朝鲜半岛发起远征。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不仅终结了卫满朝鲜的独立政权,更将汉朝疆域拓展至鸭绿江流域,在东亚历史上刻下深刻印记。...
刘彻 2025-09-17 班超:以胆略与智慧铸就西域传奇的东汉英豪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他以非凡的胆略、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在西域的广阔舞台上书写了属于...
班超 2025-09-16 董奉:三国医道双修的杏林始祖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动荡岁月,不仅催生了英雄辈出的政治格局,更孕育了中华医学史上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华佗、张仲景与董奉。其中,董奉的生平轨迹与三国吴国政权存在...
华佗 2025-09-16 正史中的张飞与吕布:交锋背后的权力博弈与军事较量在《三国演义》的文学渲染下,张飞与吕布的“宿敌”形象深入人心,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小沛城外百回合单挑等情节成为经典。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三国志》《后汉书》等正...
吕布 张飞 2025-09-16 蔡伦革新造纸术:从竹帛之困到纸写文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汉和帝刘肇收到一份特殊的奏章——尚方令蔡伦呈上了一批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制成的纸张。这些纸张质地轻薄、表面平滑,成本仅为传统...
刘肇 2025-09-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