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看电视的时候经常能听到两广总督这样的称呼,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这个两广总督究竟是个多大的官呢?一起随历史资料网小编看看吧。
在清朝的时候,两广总督是一个非常大的官。从这个意义上看,据说两广总督是占据一个地方的诸侯王。而且到清末为止,全国共有9个这样的总督,除两广总督外,还有直辖总督、两江总督、福建省浙江总督、湖广总督、陕西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和东三省总督。
两广总督兼任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和司法。同时兼任都监察院的右都御史。
两广总督管辖的广东省是清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广东省首府广州也是中国开放度最高的对外开放城市。广州13行自乾隆年间成为清朝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每年为清政府输送大量外汇。在上海成为贸易港口之前,广州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大城市。因此,两广总督当时不仅是边疆的官吏,还有肥差美差。
在清朝,如果两广总督作为王独立的话,那么两广的地区就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国和强国。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两广总督。两个广地区经济发达,但广东广西两省的省情极其复杂。广西在偏僻的地方,有大量的土匪。广东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涌向广州,很难处理和外国人的关系。另外,广东省的海盗横行。在内陆地区,民族武装和民族矛盾广泛存在。
因此,适合两广总督的人必须是皇帝的腹心和股肱。例如,清朝末期的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在任期间用铁腕肃清了两广地区的土匪,妥善处理了东南相互保护事件。而且因为当时兼任大学士的头衔,所以在清朝时代几乎没有封存可以说是正一品领土的官员。
清代高级京官,一般都有兼职,而且还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官场制度。比如大学士、军机大臣,一般都有兼职,如果是旗人,一般兼领侍卫内大臣、八旗都统、尚书、侍郎、内务府总管大臣的居多;如果是汉臣,一般都是兼尚书、侍郎以及翰林院掌院学士等,不太涉及八旗政务。
清代历史上兼职最多的就是和珅,鼎盛时期有十多个要职。此外,一些京官岗位按例都有兼职,比如内阁学士必兼礼部侍郎,但这种情况不多见,仅是少数。高级京官兼职,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加强其权威性,以达到名实相符的目的。
相对于京官,地方官兼职的就不多了,仅有总督、巡抚例有兼职,督抚以下的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府、知州、知县一类的,往往只有一个官职。
总督的兼职具体分为三种情况,每一种兼职都有不同的含义。
第一种是按惯例的兼职
按清制,从雍正朝以后,各省的总督例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巡抚例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副右都御史衔(巡抚的情况不多介绍),这类兼职大家都很熟悉,兼兵部尚书衔一是为了提高其品级并赋予掌管有限兵权,节制属下武官。
总督按照品级而言属于正二品,和各部侍郎同级,但兼了兵部尚书衔就成了从一品,直接跨入了一品大员的行列。实际上,兵部尚书衔名义大于实际,别说是各省督抚,就是正儿八经的兵部尚书,手里头也没有多少权力,和吏部、户部、礼部不可同日而语。
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其品级也是从一品和左都御史平级。这个职务是专门为总督量身定制的,京城中并没有右都御史这个岗位。
相比兵部尚书而言,右都御史的兼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因为只有兼了右都御史衔的总督,才具备从法律层面监督属下百官的职能,相比兼兵部尚书那点可怜的兵权而言,右都御史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有了监察权,就无形中加重了总督的权力,可以有效震慑属官。
第二种是兼殿阁大学士
内阁大学士是正一品,是文官的最高品级。从乾隆以后形成了三殿、三阁的制度,但实际上内阁大学士通常不设满,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人,多数情况下只有三四人,因此内阁大学士是极为尊贵的,就是很多军机大臣往往也没有跻身大学士的行列。
总督相当于现在一省最高的领导,他可以对整体的发展起到一定监督的作用。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清末新政时,改革官制,但对新设官职仍区分品级。现代我国官阶分为,部,厅 ,局 ,处 ,科几级。那么清朝的官职与现在的官职是如何对应的呢?清朝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官,本栏目详细为大家介绍。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是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最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作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他以“弑君篡权”的标...
2025-09-30 完颜亮:从宗室权臣到弑君篡位者的帝位争夺史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这位兼具政治野心与文学才华的帝王,其夺...
2025-09-30 霍成君:从宠冠六宫到冷宫自缢的悲剧人生霍成君,这位出身权臣之家的女子,曾以皇后之尊宠冠六宫,却在十二年冷宫岁月后选择自缢,其人生轨迹堪称汉朝宫廷权力斗争的缩影。她的悲剧,既是家族野心与皇权碰撞的必然...
2025-09-30 孟光:跨越历史长河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孟光这个名字承载着两种截然不同却同样深刻的人生轨迹——一位是东汉时期以“举案齐眉”闻名天下的贤妻,另一位则是三国蜀汉以耿直敢言著称的大司农。...
2025-09-30 金日磾:从匈奴王子到汉朝托孤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武帝统治的辉煌时代,一位来自匈奴的王子金日磾,以忠诚与智慧书写了跨越民族与阶层的传奇。他的一生,既是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也是汉匈关系中融合与冲突的缩影。从匈...
2025-09-30 古代后宫妃子的日常:在礼制与争斗中的生存图景古代后宫是皇权制度下的特殊场域,既承载着延续皇嗣的使命,也暗藏着权力博弈的暗流。通过历史记载与宫廷制度分析,可还原出妃子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她们的日常既非完全沉...
2025-09-30 来敏:蜀汉政坛的“长寿异数”与命运浮沉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蜀汉政权中有一位官员以九十七岁高龄跨越了整个王朝兴衰——来敏。这位出身荆楚名门的学者型官员,既是蜀汉宫廷的文化符号,也是政治博弈中的“...
2025-09-30 朱祐杬:藩王人生与死后尊荣的传奇交织在明朝两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朱祐杬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他生前仅为藩王,未曾染指皇权,却在死后被儿子追尊为皇帝,其人生轨迹与身后影响构成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篇章...
2025-09-30 韩安国:错失丞相之位的能臣与“死灰复燃”的传奇人生韩安国(?—前127年),字长孺,梁国成安县(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西汉时期以才智与政治手腕闻名的名臣。他一生历经景帝、武帝两朝,从梁国幕僚到中央御史大夫,曾以...
2025-09-30 辛宪英:名门智女的乱世传奇辛宪英(191年—269年),字宪英,出身于汉末陇西辛氏,这一家族以经学传家,世代为官,在曹魏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父辛毗是曹魏重臣,官至侍中,以刚直敢言著称,...
2025-09-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