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汉朝 >  郦食其:以口舌之利为刘邦谋得七十城,却命丧队友之手的悲情谋士

郦食其:以口舌之利为刘邦谋得七十城,却命丧队友之手的悲情谋士

时间:2025-10-22 15:25:28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在楚汉争霸的烽火岁月中,刘邦麾下名将如云,张良运筹帷幄,萧何稳固后方,韩信战无不胜。然而,有一位谋士却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奇谋,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便为刘邦收服齐国七十余城,其功绩甚至令“兵仙”韩信黯然失色。他便是被称为“高阳狂生”的郦食其。然而,这位以智慧与胆识著称的谋士,最终却因队友韩信的猜忌与冒进,落得被齐王烹杀的凄惨结局。他的故事,既是楚汉争霸中智谋与权力的博弈,也是人性复杂与命运无常的深刻写照。

一、狂生郦食其:从落魄门客到刘邦谋士

郦食其出身魏国,秦灭六国后家道中落,沦为陈留高阳的门吏。他自幼饱读诗书,才高八斗,却因性格狂放不羁、恃才傲物,被当地豪杰视为“狂生”。年逾六十时,他仍混迹酒肆,自诩“高阳酒徒”,看似放浪形骸,实则胸怀天下。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攻打陈留,郦食其听闻刘邦志在天下,便主动求见。当时刘邦正在洗脚,对这位衣衫褴褛的老者不屑一顾。郦食其却直言不讳:“您是想联合诸侯灭秦,还是想当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刘邦闻言大怒,却因郦食其的胆识与远见而折服,立即起身整衣,以礼相待。此后,郦食其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以“狂生”之姿,开启了他传奇的游说生涯。

二、不战而屈人之兵:七十余城归汉的奇迹

郦食其的游说才能,在楚汉战争中屡建奇功。他曾说服陈留县令投降,助刘邦不费一兵一卒拿下粮仓重镇;又以“攻成皋、夺敖仓”之策,为刘邦解决军粮危机,稳定战局。然而,他最辉煌的战绩,当属说服齐国归降。

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一带僵持不下,齐国成为双方争夺的关键。齐国幅员辽阔,拥有七十余城、二十万大军,若强攻必伤亡惨重。郦食其主动请缨,前往齐国游说齐王田广。他以刘邦的威名与项羽的背信弃义为对比,晓以利害,最终说服田广归降。齐王不仅撤销防备,还派使者向刘邦递交降书,七十余城尽归汉国。

这一壮举,堪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郦生说齐王,齐王从其计,使使归汉,齐七十余城皆属汉。”郦食其的功绩,甚至超越了韩信一年攻下五十城的战绩,成为楚汉战争中最耀眼的智谋之光。

三、功高震主:韩信的嫉妒与致命一击

然而,郦食其的辉煌,却引来了韩信的嫉妒。韩信是刘邦麾下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以“背水一战”“暗度陈仓”等战役闻名。当他得知郦食其仅凭口舌便收服齐国七十余城时,心中愤愤不平。韩信的谋士蒯通趁机进言:“将军率数万大军,一年才攻下赵国五十城;郦食其一介书生,却凭三寸不烂之舌拿下齐国七十余城。将军的功劳,岂不如一个儒生?”

这番话点燃了韩信的野心。他无视刘邦已接受齐国投降的既成事实,擅自率军夜袭齐国。齐王田广正与郦食其饮酒作乐,突闻汉军来袭,大怒之下认为是郦食其与韩信串通欺骗自己。他逼迫郦食其劝退汉军,郦食其却傲然拒绝:“干大事者不拘小节,有大德者不惧责备。我不会替你游说韩信!”田广一怒之下,将郦食其投入油锅烹杀。

郦食其的悲剧,本质上是韩信与刘邦权力博弈的牺牲品。韩信渴望通过攻齐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甚至以齐国为筹码要挟刘邦封王;而刘邦虽痛惜郦食其之死,却因需要韩信平定天下,只能隐忍不发。郦食其的智慧与忠诚,最终沦为权力斗争的炮灰。

四、历史评价:狂生之志,虽死犹荣

郦食其的死,令刘邦痛心不已。他在分封功臣时,曾感慨:“思郦食其。”尽管郦食其未被封侯,但他的功绩与精神,却深深影响了刘邦的治国理念。刘邦后来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民心向背,正是受郦食其“攻心为上”思想的影响。

后世史家对郦食其的评价极高。司马迁称他“狂生也,然其言倜傥非常”;班固则赞他“智略深微,辩才无碍”。郦食其以一介书生之身,在乱世中凭借智慧与胆识,为刘邦谋得七十余城,其功绩不亚于任何名将。然而,他的悲剧也警示后人:在权力与野心的漩涡中,忠诚与智慧有时不过是棋局中的弃子。

人物: 刘邦 韩信 分享 上一篇: 汉朝的第一美人是谁 前半生开挂后半生遭殃 下一篇: 嫡长子让位之谜:刘疆主动辞太子背后的权力博弈与生存智慧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