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帽子王”的正式称谓为“大清世袭罔替亲王”,不是官衔,是一种特殊的爵位,意为世袭罔替,永远不降级。
清朝建立前期,只有随努尔哈赤起兵,立下战功的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豪格、硕塞、岳托、勒克德浑八位,胤祥、奕訢、奕譞、奕劻是在清朝中后期因功勋卓著才被册封。
铁帽子王权力大小,要视担任的官职而定,所以有的铁帽子王的后代,只是世袭了“铁帽子王”头衔和俸禄,而实际任职官位并不高,顶多只是一个衣食无忧的王爷,所以在皇帝退位这种大事上,他们不一定有发言权。
溥仪退位时,十二个“铁帽子王”分别是:
醇亲王载沣:光绪之弟,溥仪生父。溥仪继位后成为监国摄政王,是大清王最后的实际统治者,最终同意退位。
庆亲王奕劻:历任领班军机大臣、总理大臣,辛亥革命后让出内阁总理大臣职务给袁世凯,转任弼德院总裁。
奕劻收了袁世凯两百万银元的巨资贿赂,力主溥仪退位。
奕劻死后尸体都臭了,溥仪就是不降谥号,后多方说和,溥仪才给出“谬、丑、幽、厉”四个字,让奕劻家人挑。
奕劻的家人无奈只好求取摄政王载沣,溥仪极不情愿地赐了个“密”字,奕劻家里人还想讨个好听点的谥号,但溥仪表示:爱要不要!
肃亲王善耆:历任民政大臣、理藩大臣,日本特务川岛芳子就是他的女儿。
溥仪退位后,善耆把自己所有农田、森林、金矿、牧场等都抵押了出去,然后招募了大量土匪,进行军事训练,计划在辽宁组织一支军队,联合蒙古贵族千山和巴布扎布的部队一起南下,合力拿下北京,然后建立一个“包括内外蒙古、满洲三省和华北为一体”的大王国,请溥仪即位。
小日本认为这个计划不靠谱,否决了他的计划,并且不许他轻举妄动。最终善耆在穷困潦倒,深感复辟无望之下,郁郁而终。
恭亲王溥伟:奕訢之孙,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
溥伟坚持君主政权,坚决反对共和制度,组织成立宗社党,企图暗杀袁世凯。溥仪退位后,溥伟先避居京郊戒台寺,后转移到青岛,打算勾结日本人,意图在东北发起满门独立运动,最终溥伟是贫困潦倒,可怜巴巴的病死在了大连新华旅社,时年56岁。
礼亲王世铎:代善九世孙,曾任军机大臣、宗人府宗令、弼德院顾问大臣。世铎胆小、见识浅薄,曾问外国是否也下雪被传为笑谈。
郑亲王昭煦:溥仪退位时年仅十二岁,加上郑亲王端华、肃顺都在祺祥政变中获罪被杀,郑亲王世系早被边缘化,根本无人理睬。
溥仪退位后,他为了挥霍就开始变卖古玩字画、文物珠宝、各种房产和田地,直至将祖宗陵寝周围的古树、将陵寝内的石料、木材一类东西等都卖得一干二净,最后竟盗卖郑王坟内文物。
承顺郡王讷勒赫:曾任“鸟枪管理大臣”、阅兵大臣、正白旗满洲都统、禁烟大臣。
他同昭煦一样也是著名败家子,他死后,他的儿子文葵为了维持开支,将顺承郡王府以75000块现大洋,卖给了张作霖,后来张作霖入主北京,奉军的总司令部就设在顺承郡王府内。
睿亲王魁斌:曾任管宴大臣、镶白旗满洲都统、资政院议员。
豫亲王懋林:属于典型的纨绔子弟,清朝灭亡后变卖祖宅。
庄亲王载功:曾任镶黄旗蒙古都统。因其兄载勋鼓动义和团捕杀洋人,最后被赐自尽,自此庄亲王一系一蹶不振。
克勤郡王宴森:溥仪退位时年仅16岁,之后变卖祖产,一度沦落到当车夫。
怡亲王毓麒:溥仪退位时年仅十二岁,也没有什么发言权。
豫亲王端镇:溥仪退位时年仅三岁,小屁孩一个。
综上:十二个铁帽子王分为四类,奕劻坚决支持退位;善耆、溥伟坚决反对退位;载沣大局为重无力回天不得不退位;其他人如同空气。
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中,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短暂却耀眼,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董鄂妃,这位满洲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以其绝世容颜、出众才情与温...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9-16 血色江湖:五枚师太为何对方世玉痛下杀手在中国武侠文化的长河中,方世玉与五枚师太的恩怨情仇始终是民间热议的焦点。这位铜筋铁骨的少年英杰,为何会命丧于一位年逾花甲的女尼之手?这场看似突兀的死亡背后,实则...
方世玉 2025-09-15 大小和卓:叛乱烽烟中的末路悲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秋,阿富汗巴达克山境内的柴扎卜山谷,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被草草掩埋于土墙之下。大和卓波罗尼都与小和卓霍集占——这对曾煽动南疆十万部众叛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大和卓 2025-09-15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阮元:一代文宗,三朝阁老阮元(1764年2月21日—1849年11月27日),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江苏扬州仪征人,是清朝中期一位集官员、学者、教育家于一身的杰...
阮元 2025-09-15 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抉择1644年,中国历史因吴三桂的决策发生根本性转折。这位手握山海关重兵的明朝将领,在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多尔衮的夹击下,最终选择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这一决策并非...
多尔衮怎么死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9-15 傅善祥最终下场:历史迷雾中的多重镜像1856年9月2日深夜,天京东王府内火光冲天,北王韦昌辉的刀斧手在血泊中翻找着东王杨秀清的首级。这位曾以“天父下凡”掌控太平天国军政大权的领袖,最终落得身首异处...
杨秀清 傅善祥 2025-09-12 岳钟琪为何不反清:家族、现实与政治的交织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岳钟琪作为岳飞的后裔,本应是反清复明的天然旗帜,却始终对清廷忠心耿耿,甚至在面对策反时主动告密,最终在乾隆朝仍获重用。这一看似矛盾的选择,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岳飞 2025-09-12 明末熊廷弼:军事天才与政治悲剧的双重镜像在明末风雨飘摇的辽东战场上,熊廷弼以“铁血书生”的姿态横空出世,用三年时间重建辽东防线,令皇太极感叹“熊经略在,安敢南顾”。然而,这位被后世称为“唯一能扼杀后金...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2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疆域整合与伊犁将军的设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随着大小和卓兄弟的败亡,一场持续三年的叛乱在葱岭以东的南疆大地落下帷幕。这场由白山派首领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发动的叛乱,不仅考验着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小和卓 2025-09-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